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叶志虎 甘昕祎

怎么去理解文学作品当中的真和假?文学创作中,生活、想象、题材等不同的因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11月11日上午,纯文学杂志《红岩》主编刘阳在“2020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上,面对50多位来自四川的中青年作家,做了一场主题为“文学的光芒”的文学讲座。她根据自己在《红岩》杂志工作多年对文学生态的观察,结合自身的所思所感,分享了她理解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文学的光芒,并就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光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红岩读后感作文500字左右(红岩杂志主编刘阳谈写作)(1)

文学要“真”,也要“假”

“文学一定要真”,刘阳说,“文学一定要有生活的基础,包括作家的现实生活和文学生活。创作者一定要敬畏热爱真实的生活。”当然,这个“真实”不是对现实生活简单的搬运和对接,而是抱着真诚的心描绘生活,让生活升华成为文学创作。

文学必不可少要关注现实,作家要与芸芸众生站在一起同甘共苦。“时代和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创作素材,作家有责任和使命创作跟时代脉络、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作品,这直接关系到作家的创作是不是有生命力。”刘阳在讲座中提出,现在很多作家站在自我的一面,带着一种优越感,没有丰富的感情,没有悲悯之心、敬畏之心、忏悔之心,他们谈不上真正的创作,写不出优秀的作品。”

另一方面,刘阳同样认为“文学一定要假”。这个“假”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在“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地创作。文学是艺术之光,创作一定要有文学性、艺术性,才能称为一部文学作品,人物才能称其为人物形象、艺术形象。

文学还是语言的艺术,作家语言文字功夫一定要过关,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建立自身的语言体系,“独特的语言体系是没有办法模仿的。”刘阳还特别提醒道:“如果你不是天才型的作家,就不要在语言上炫技,要稳扎稳打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多加锤炼,尽可能藏拙,在自己的体系中突出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你的文字比较有音乐感、色彩感或者是画面感。”

红岩读后感作文500字左右(红岩杂志主编刘阳谈写作)(2)

刘阳在讲座中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一张体检表

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文词是有限的,文字叙述描写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读者在读一部作品时,不仅看到眼前的风光,还可以看到背后的风景。这种背后的东西是读者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读者通过作家的作品,相信看到的风光,也相信背后“假”的世界。然而,刘阳坦言自己的担忧:“我们编辑部收到很多作品,发现很多作品普遍性的问题:实有余而虚不足,想象力不够,被现实生活套住了,手脚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住了。”

在刘阳看来,创作到最后都是在拼做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一张体检表,读者一看作品就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作家的本质在作品里面暴露无遗。”刘阳在讲座最后表达自己的希冀,希望能够更多看到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