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第十一诊室”创始人,原妇产科医生

丑话说在前头:「月子中心」是一种伪需求。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简单来讲,基于传统观念下的「坐月子」而衍生出来的服务与消费大多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有种种原因支持这些产业不断发展,然而因为其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无法成立,最终也会被大多数人意识到其背后的真相,最后变成昙花一现的产业。

你肯定会说:明明月子中心越开越多,各种档次都人满为患,不仅很多女明星产后会去住,就连普通人也会去住……怎么可能是伪需求呢?

我们来一步一步讨论这整个行业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月子中心」?

1. 产后恢复

避开「坐月子」这个词,选择用「产后恢复」来表达大多数人的需求,至少这个词看起来还算是业界比较认同的观念。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讲,恢复的核心是三个方面:

①休息: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来让自己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舒适的休息环境、空间以及平稳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月子中心费用套餐价目表

4. 炫耀

这是很少一部分产妇的心理,因为可以炫耀一下家人对自己功劳的认可以及家人在自己身上的消费,这对于产妇来讲非常重要。

月子中心陷阱有哪些(揭秘月子中心行业真相)(1)

月子中心陷阱有哪些(揭秘月子中心行业真相)(2)

月子中心环境和月子餐

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人,但是月子中心的确满足了她们的需求,从晒出来的房间设置、月子餐以及各种优美的环境等来看,都可以说令人艳羡。

虽然在专业人员看来这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的一套,只不过确实有人吃这一套。

月子中心的主要卖点

由于上面这些原因所催生出来的「月子中心」已经是每年高达2000亿的产业了,但是如果你看了上面的那些内容,就知道「月子中心」主要卖的是空间、专业服务以及心理满足,下面来具体说说:

1. 空间

很多人放着家里熟悉的环境不住,反而选择月子中心的环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只要在家里你就不只是纯粹的「产妇」,你还是妻子、妈妈、女儿、儿媳妇……这一系列身份都压在你身上,其实挺累的,还不如住在月子中心,踏踏实实当个纯粹的「产妇」。

空间可以满足对角色的聚焦,这是很多产妇所期望的,虽然在家里不是实现不了,但是相比较而言,月子中心从一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可以轻松满足这个需求,毕竟对于很多年轻夫妇来说,生完孩子不让长辈插手实在太难了。

2. 专业服务

这部分可以分为产妇服务和婴儿服务,从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GB/T33855-2017)来看,这个领域之前基本上是无监管的状态,因为出现了种种事故和乱象之后才有了这样一个《通用要求》,其中对专业服务人员有明确的要求:

①技能人员应该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

②技能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

③技能人员需要每年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后才能继续从事相关工作。

④技能人员应具备紧急救护基础知识。

短短四句话背后隐含的是各种无证上岗、带病工作、陈旧观念、紧急事故处理不当等一系列问题的频发。

从跟从业人员沟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相关资质的,就算取得了资质,也都是在机构的暗箱操作下拿到的,毕竟那些资质的监管并不严格。

与此同时,整个专业服务里充斥着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操作,举例来讲:

骨盆修复:这个项目在月子中心备受欢迎,然而真相是绝大多数人自己可以恢复,恢复不了的需要骨科医生来操作,那些所谓的骨盆修复最终导致骨折、骨盆错位的风险增加。

盆底修复:这个项目也是产妇们很在意的项目,还是那个道理,那些可以自己恢复的,自主进行凯格尔运动两个月就可以恢复,那些恢复不了的就需要专业妇产科医生来处理了,靠月子中心没戏。

婴儿护理:这是月子中心的大项目,然而由于人员专业性欠缺,导致婴儿在月子中心感染肺炎的概率增加,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清洁操作不规范,儿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达标所致。

月子中心陷阱有哪些(揭秘月子中心行业真相)(3)

▲图片来源:微博

还有各种基于传统「坐月子」的一系列操作,比如捂月子、催乳、排残奶等,基本上不是导致高热惊厥,就是引起乳腺炎……更关键的是,这些操作背后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更没有专业培训指导。

3. 心理满足

月子中心在针对产妇及产妇家庭的「心理满足」方面是下足了功夫。从环境、设施、人员统一服饰、分区域清洁到体贴入微的服务、精致可口的月子餐等,这些表面的、可见的地方都给足了面子,方便产妇和家人随时拍照,方方面面都能满足家庭的需求,就算没有家人该有的陪伴和共同面对也没关系。

当然这里还有各种带有噱头和欺骗的附加项目,比如提供婴儿写真服务、产妇私处美白服务等,这些基本就是糊弄人了。反正只要花钱就是好。

……

讲了这么多,你们肯定会说:你说了这么多,最后大家还是会选择去月子中心的!

是的,讲这些并不是让那些本来就要去的人改变主意,是希望通过分析,让你看到那些「伪需求」是如何逐步成为「刚需」的……尤其是这个只有咱们才有的「月子文化」。

本文首发于第十一诊室(微信ID:ConsultingRoom_1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第十一诊室由专业医生团队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可靠的女性健康知识与服务。

本文编辑:王楠

部门主任:杨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