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是很多做财务人员的事业目标,努力多年,还不就是想当当这财务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领略一下高处的风采。

但正可谓非一般的岗位就要承担非一般的压力,CFO看上去风光无限,同样有着他自己的苦恼。

从知名人士以及我接触的CFO们的情况来看,我觉得CFO最终是有4种结局,我们从最好的结局开始讲起。

cfo客观评分(最好的是共同进退)(1)

第1种结局:共同进退

所谓的共同进退,是指与公司、与CEO共进退。能够拥有这种结局的财务总监并不多见。如果要举例子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马云帝国的CFO蔡崇信先生。

蔡崇信是马云背后的男人,在阿里巴巴的初创期,蔡崇信能够毅然放弃他在香港的高薪工作,跟随马云创业,可以说当时肯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之后蔡崇信一直在帮助马云,扶持阿里巴巴,一步一步做大,到后面去美国上市。不少人认为,对阿里巴巴来说,蔡崇信的作用可能比马云还要大。

cfo客观评分(最好的是共同进退)(2)

不过很少有像蔡崇信这样顶尖的人才加入到一家初创企业的,因为这与他的能力不匹配,投资回报的风险太大。

当然,也有不是初创期加入企业,同样做得很好的。比如说搜狐的CFO余楚媛,她是在2004年加入搜狐出任CFO的,她在财会、投资银行领域拥有19年的工作经验,加入搜狐前,是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合伙人,加入搜狐时她42岁,她被誉为是搜狐CEO张朝阳的“军师”,她在搜狐干到了2016年,离职退休。

第2种结局:煎熬度日

因为CFO是公司高层,而且掌管了公司的财政大权,又被誉为是CEO的左膀右臂,打交道的大都是高层,如果不能协调好高层之间的关系,CFO是很难当的,用煎熬度日形容不为过。

也举一个例子,拿SOHO曾经的财务总监唐正茂来说吧,她在加入SOHO之前,在纽约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部工作,并拥有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一个人。

cfo客观评分(最好的是共同进退)(3)

那为什么说她的结局是煎熬度日呢?因为在她在SOHO的CFO岗位上履职3年半后辞职了,而且在她辞职前就有消息说她迟早要离开,能做到3年半就不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SOHO中国的CFO实在不好干。张欣和潘石屹两人携手经营SOHO中国,两人在企业内部的权利也是此消彼长。而CFO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平衡好这两人的关系,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甚至说技巧已经不管用,一般人都干不来的。

第3种结局:干完就走

这种结局的CFO,往往是企业带着问题来寻找解决的人的。最为典型的,是要上市的公司。

因为原先的财务人员,尤其是一直跟随公司成长的财务人员,由于一直在公司里,尽管对公司很熟悉,但是对上市的要求、规范可能并熟悉,这个时候,企业就有动力去外面寻找一位懂上市操作的CFO来主持公司的财务工作。

cfo客观评分(最好的是共同进退)(4)

而等到公司完成上市了,这类CFO可能就会开始离职,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也拿到了奖励、股票或期权,可以继续寻找下一家了。

如果可以上市成功,拿到承诺的报酬,这样的结局对CFO来说也是比较好的。

第4种结局:同流合污

这种结局是最惨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结局,CFO往往跟随企业买单,买的什么单?违法违规的单,最终结果可能就是进去了。

比如说有一些老板无知者无畏,叫公司的CFO去开假发票,或者买假发票,最后查处的话,CFO作为高管,一般都跑不了。

cfo客观评分(最好的是共同进退)(5)

举一个公开的例子,中航油原财务总监林中山被判刑2年,为什么被判刑,有两件事,一件是中航油当年炒期货亏损1.9亿美元,林中山作为CFO,明知半年度业绩报告中没有披露这一重要事项,却同意发布。第二件事,是与公司的前总裁陈久霖串通,欺骗德意志银行,从德意志银行获得1.1亿美元转入中航油,意图弥补炒期货的亏空。

看了CFO的这4种结局,你知道了CFO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尤其是在当上CFO后,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一定要知道底线在哪里。而对于要找工作的CFO们,更要慎重选择公司和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