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交易就在此前一天,知名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演讲这一活动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教育、深圳企联、同心俱乐部等联合主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甲醇自热制氢设备布置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甲醇自热制氢设备布置图(甲醇可能是最好的储氢运氢载体)

甲醇自热制氢设备布置图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交易。

就在此前一天,知名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演讲。这一活动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教育、深圳企联、同心俱乐部等联合主办。

刘科十几年前曾在美国研发氢能燃料电池,回国前任GE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在UTC等著名跨国公司任职,曾担任总部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国际著名催化剂公司Topsoe公司副总裁。回国后,刘科先后任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技术官、神华研究院副院长,现在南方科技大学任职。

刘科指出,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电动车,但为何并未战胜燃油车?一方面是能量密度和基础设施的问题,液体燃料的能量密度高,液体能源陆上可以通过管路输送,海上可以非常便宜地进行跨海输送,而且人类已建成遍布全球各地的液体燃料加注设施;另一方面是量产成本与污染的问题,电池中使用的重金属(镍、钴、铅、镉等)易造成生态污染,而电池回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刘科认为,氢能优势明显,发电效率高,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排放为水蒸气,而且大规模量产后燃料电池成本能降下来。

但同时,氢能存在储氢运氢成本高、安全隐患大、基础设施投资高昂等问题。氢能汽车为何尚未实现产业化?刘科指出,最根本的原因是氢气不适合于作为大众你我共有的能源载体。尽管制氢容易,但储氢、运氢有难度。

他继而提出,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甲醇可以从煤、天然气来制备。中国现在甲醇产能全世界最高,大概8000多万吨,按吨位来讲接近汽油1/4的量。另外,页岩气革命让世界发现了100多年用不完的天然气,意味着将有100多年用不完的甲醇。未来也可以用太阳能制甲醇,这样生产的甲醇就完全是绿色甲醇。

当前,甲醇加注站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示范成功,现有加油站通过简单改造也即可完成,储运基本成熟;醇水溶液的储运,相当于储运64wt%的酒精,相关技术更为成熟;同时,地下停车场也可以自行搭建甲醇氢能发电系统,无需电网扩容,就可以实时发电,供给充电桩电力。

对于氢的储存运输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团队就采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进行储存。2018年,李灿团队与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携手组建的“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落地兰州新区,2020年1月,这一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该项目采用10MW光伏电解水制氢,绿氢与从化工企业收集来的二氧化碳进而合成甲醇。

刘科认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甲醇,然后做分布式的发电,可以使用甲醇氢能分布式能源替代一切使用柴油机的场景,与光伏、风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形成多能互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