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天,给人的感觉是朝气,是希望,是万物复苏,是生机勃勃。春天,是冬眠的动物苏醒的季节,是枯黄的野草“吹又生”的季节,是北方冰封的河水带着融化的冰块缓缓流动的季节,是南方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季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寂静的春天”是多么可怕,在蕾切尔·卡森的笔下所描绘的“春天”大概就是我们害怕看到的寂静。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保护环境(环境破坏的终极受害者仍然是人类)(1)

《寂静的春天》是环境类专业导师推荐的必读书单中的一本,虽然说是一本环保科普读物,但是它有别于长篇冗杂的科学论文、实验佐证,摆数据、得结论,作者用她极具魅力的语言,将DDT极其过度使用所产生的危害,生动展示给读者,使其对全社会及全球产生环保问题的极大讨论和重大关注。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作者最初想描述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过度使用,对地球及人类产生的危害这一命题,而更深层次地进入到了人类环境恶化及产生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高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保护环境(环境破坏的终极受害者仍然是人类)(2)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人类对大自然的畏惧,到工业革命的到来,发达国家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想要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逐渐显现出来。科技让诸多事物有了更便捷、更快速的解决方法,不仅有书中提到的DDT的出现,让杀虫剂中的化学物品进入食物链,对动物产生极大危害,使得诸多动物出现了死亡甚至灭绝;还有诸如海上石油开采及运输,原油的泄露和运输中的意外,石油污染物使得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改变鱼类的洄游路线;人类活动产生的含氯化合物进入大气层,使得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保护环境(环境破坏的终极受害者仍然是人类)(3)

但是,人们只想着进步,努力,改造自然,未曾想过,在你过度使用DDT的时候,化学物质已经进入食物链,作为食物链的顶端,人类必然会深受其害;石油污染物不仅伤害的是海洋生物,人类的饮食、出行何尝不会受到影响;臭氧空洞变大,让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增大,人类患皮肤癌的人数进一步增加。虽然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失,部分国家提出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但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给全球带来极大的危害和不可逆转的伤痛。

世间万物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冠疫情的爆发,东非的蝗灾,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北美洲的龙卷风和暴风雪,国内的暴雨,沙漠里的洪灾,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的上涨……这些种种灾难和极端天气现象,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示。如果我们继续肆意妄为,迎接我们的恐怕不仅是“寂静的春天”,还有人类的灭绝、地球上的世界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