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人生》是作家路遥的成名作。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生》火遍全国,一些人认为《人生》是路遥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路遥坚信,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正是因为这样,他开始了长达6年的艰辛跋涉,最终创作出了长达百万字、感动亿万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
到2020年,这本代表作家路遥文学最高峰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已经出版30年了。
调查显示,在改革开放40年灿若繁星的文学作品中,对青年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作品依然是《平凡的世界》。
01.创作源于生活,感人始于真实读过路遥小说的人都能体会到,路遥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小说中的故事,尤其是爱情故事十分的真实,让人感觉到仿佛就是自己亲身体验一般。
路遥曾说过,他写过的小说都是他自己精神上一个不断描绘建构起来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也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过的,有独特感受的,他写起来的时候仿佛是自己是真真实实地去感受的,并不是一场镜花水月。
路遥是一个情感特别浓郁的人,他笔下的人物也常自带容易动情的情感特质,而路遥的情感浓郁有相当于一部分源于他坎何不易的人生经历。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家里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家十口,全靠身高只有1.5米的父亲来挑起重担,生活极其贫困,经常揭不开锅。
为了生存,7岁时,路遥被过继给了伯父王玉德,寄人篱下的求学生涯和饥饿的经历,苦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
所以,路遥一生都抱着强烈的摆脱贫困、“往上爬”的野心,也包括对待他的爱情和婚姻。
厚夫在《路遥传》中说:“路遥从来不掩饰他追求妻子林达时赤裸裸的野心与功利。”
路遥年轻时,当时有一批上山下乡的女知青来到他们村,路遥当时就毫不掩饰地跟人说:“北京知青来了不久,我心里就有种预感:我未来的女朋友就在她们中间。”
很多人听了都十分惊异,这在当时是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不自量力的陕北后生在口出狂言。
然而路遥却做到了,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他先找了第一个女知青当女朋友,结果被人家摆了一道,骗了路遥的招工名额回城之后立马跑了,再也不搭理路遥了,路遥只好把目标换成林达了。
路遥好友海波回忆路遥当年的情景:“有一次,他谈到自己的婚姻,说还得找一个北京知青。我说:‘还是找一个本地人比较稳妥,知根知底,有挑有捡。’他一听生气了,反问我说:‘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见我尴尬,他又说:‘一个人要做成点事,就得设计自己,先得确定目标。目标一设定,就要集中精力去努力,与此无关的都得牺牲。想样样都如意,结果一样也不能如意。”
由此看来,路遥是一位相当理智并有着超常自控能力的人,他在恋爱与婚姻中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
事实上,当林达成为路遥的未婚妻后,她为路遥付出了很多。
路遥和妻子林达
作为与路遥、林达一起在延川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多年的两人的共同朋友海波,对他们从恋爱到步入婚姻殿堂,再到后来的出现裂痕,有个明确的认识,他回忆说:
我认为路遥和林达的不愉快,主要责任在路遥,而不在林达。
当年作为未婚妻时,林达为路遥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路遥最困难的时候和他订婚,为了供路遥上大学,使出了所有的力气;婚后甘当陪衬,勤勉地维持着这个小家庭;路遥去世后,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理解,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沉默。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林达的支持,路遥不会有如此成就;如果有,也会付出更多艰辛。林达提出离婚,但路遥坚决不同意。弟弟王天乐鼓动路遥,要他不要再维持那个有名无实的家庭了,找一个陕北女孩,不识字最好,专门做饭,照顾他的生活。但是路遥却因女儿的问题,放弃了这次机会……
在好友海波看来,路遥就是个“负心汉”,其实路遥却有点冤。这也是他鲜明而独特的个性使然。
要做人上人,是路遥作为作家的野心。
这野心不仅表现在他对待婚姻的功利目的性,更加在于为写作几乎癫狂的态度上。
在我看来,路遥很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虽然不至于像克兰德一样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抛家弃子,但是本身有一个温暖家庭的路遥,为了创造出高于《人生》的下一个巅峰,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庭并投入到“青灯黄卷”式的清苦写作人生,而这让他变成了失去家人关心和温暖的可怜人。
满地都是六便士,路遥偏要去追逐月亮。
在去世前三个月,路遥在病床前很不情愿地签了离婚协议书。
路遥的整个生命历程都匮乏温情,因为缺乏,所以渴望。这也是为什么路遥笔下的大部分人物都充满了朴素和善良的特质,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这“善良”,给他原本冷峻的人生以温情的体验,鼓励他战胜人生的苦难与孤独。
02.《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有人认为爱情只关乎两个人的情感,但其实爱情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历史长河发展中人民群众精神内涵的浓缩。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从孙家三兄妹不同的爱情模式,不同结局的爱情故事出发,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表现了作者对大时代下人物命运变化和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1、爱情是一种奢侈——孙少安和田润叶
在《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安是双水村中一个贫苦家庭的大儿子,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
而与他相爱的田润叶,则来自一个干部家庭。他们两人之间除了性格的不同,从家庭出生,生活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都存在着天差地别,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仿佛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种身份上的差异在当时那个年代仿佛一个巨大的鸿沟,无形中让孙少安在心理上有一种胆怯和自卑。这种胆怯和自卑,让他拒绝了田润叶对他的表白。田润叶是一个大大方方又大胆直接的女孩,当她喜欢上孙少安时,就直接写信告诉孙少安,她喜欢上了他。
在这种直接而又纯粹的告白面前,孙少安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但这种幸福的感觉却十分短暂,因为他看到自己与田润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它的背后甚至是两个不同阶层的鸿沟跨越。
孙少安认为爱情应该考虑门当户对,在这种双方身份,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爱情里,他缺乏勇气和底气。田润叶则与他完全不同,她认为爱情只需要两个人相爱,并不需要看重门当户对。
这种爱情观也是一种突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在那个时代下,幸福爱情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侈。
- 2、爱情是一场悲剧——孙少平与田晓霞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也受限于身份地位,和田晓霞之间门不当户不对。但二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性格特色就是敢于追求,自尊自强,敢作敢为。
但从作者来看,现实里这种身份地位鸿沟会让双方因为现实原因不在一起。因为田晓霞的死亡而给看似美好的结局埋下了悲剧色彩,这段难忘的爱情只能成为他心中的一段回忆。
- 3、爱情需要奋斗——孙兰香与吴仲平
与前两个哥哥的爱情结局相比,妹妹孙兰香的爱情结局就比较幸运。
从孙家三兄妹的爱情来看,爱情的美好结局并不仅仅是靠两个人的志同道合,趣味相投,两个人是否能走得长远,能够拥有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局也是与两个人背后的家庭,社会地位息息相关。
爱情中的双方在现实中会有着不同的人生起点,而通过两个人的不同努力,他们未来能够走到了终点,可能也是有着不同的地位。
这本小说中不同爱情的结局,也给我们揭露了一个现象,这就是现实,没有平白无故的丑小鸭变白天鹅。
在爱情中起点比较低的另一方,如果想要赢着自己人生上的胜利,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才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
03.理想与现实撞击下的温情底色纵观路遥的小说,无论是《人生》还是《平凡的世界》,在路遥所描绘的爱情中,总体现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纠葛,他所讲述的男女主人公结局大多都是令人心酸的悲剧:
固然,“有情人难成眷属”不失为一种悲剧,而只有丈夫或者妻子没有爱人的“物质婚姻”更是足以撼动人心的悲剧。
造成这悲剧的源头就是在理想与现实撞击下艰难的抉择,路遥的“不平凡”之处在于:无论现实爱情还是理想爱情,也无论哪种爱情模式,都必须同时存在对温情的诉求以及温情的被满足,这是路遥生命创伤的呼唤,也是路遥生命体验的独白。
路遥小说中的人物或借由爱情所带给人的温情与美好,生发出对于艰难生活的美好体验,或感受到亲情给他们内心带来的感动与力量,而敢于对生活之苦与命运之艰发出挑战,这都体现出路遥对于温情的认可与迷恋。
由温情生发出好感再过渡到爱情的情感模式,是路遥的小说中人物最为普遍的感情套路。
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爱情的生发,有一个情节至关重要,即晓霞因心疼少平,而给他悄悄送去新被子。
这床被子的意义非常,因为这床被子,“少平一下子忘情地扑倒在地铺上,把脸深深地埋进被子里,流着泪久久地吸吮着那股芬芳的香味……”
一床被子就让孙少平有这样强烈的情绪波动,可想而知:孙少平的内心多么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情,而晓霞恰巧给了他,所以他对田晓霞的感情不再只是像对待一个他欣赏的同学那样,而是冲破友情的界线,开始走向更深层次的感激与依恋。
境界相投、趣味相似不足以成就少平与晓霞的爱情,这样的角色少平所热爱的阅读同样可以担当,问题在于晓霞不仅仅可以和他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还真心实意地关怀他、体贴他,使他在孤苦无依、异常艰辛的黄原城体会着一份来自于异性关爱与温情,这才是少平与晓霞爱情生发的关键触点。
无独有偶,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润生与郝红梅爱情的产生同样如此,为什么年纪轻轻、单身未娶的田润生会那样执着地爱上带着孩子的郝红梅呢?
这不是常人能理解的爱情模式。
润生爱上红梅是“他大方地和她一块包饺子”开始,“包饺子”是一个多么具有情感温度的行为,在传统中国人眼中,“包饺子”、“吃饺子”寓意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安宁幸福。
而田润生常年与他姐夫李向前奔波在大马路上,除了李向前,唯一的伴侣也就那辆没有人情温度的大货车。
这样一个长期缺乏家庭温暖与女性关怀的男人,看到一个女性在她家里这样为他“包饺子”,然后两人一起吃饺子、聊天,田润生的心里如何不有所触动?
离开红梅家回到原西城,他“就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绪走到街上一个私人开的小饭铺里……一个人慢慢喝起来……这是他第一次破例喝酒”,这样反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在郝红梅家的短暂停留给田润生心理的冲击之大。
而后来田润生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去到郝红梅家,并且总吃完一顿饭再走,路遥对此有清晰的交代:“他在这孔贫寒的窑洞里,那么多地体验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温暖。是的。温暖。心灵的温暖……一旦他坐在这个热炕头上,他就不想再离开这里了!”
正是郝红梅给予田润生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宁,使得田润生彻底沦陷在这种温情的情感体验中,再也不想离开郝红梅。
至此,由最初对温情的渴望转而变成爱情的自然生发,这与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爱情模式,都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即爱情的生发首先源于温情。
令人向往的爱情的生发,体现出路遥对于温情的迷恋,这“温情”既是他克服苦难、战胜命运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他笔下人物的重要精神之源。
04.路遥还通过爱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尽管为我们讲了很多平凡人的爱情,但却给人们展现最有活力的人生,除了平凡的爱情中铺垫着温情的底色,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路遥还通过爱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在人们年轻迷惘的岁月里,它告诉人们许多关于生活的真谛。
在路遥笔下,爱情只是作为其笔下青年男女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插曲而存在的,路遥则仅仅是为了表达人生奋斗的主题而写爱情。
正如路遥所说: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磨难。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
整部小说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对生活对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坚强信念才是生命真正的内涵。
人生的价值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