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例题】关于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面80%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0%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是一片陆地
C.无论把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的分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地区却是一片汪洋。无论把地球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答案: C
考点2:大陆、岛屿、半岛(1)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是半岛。
(2)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世界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易错易混】大洲和大陆的区别:大洲和大陆是不同的,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大洲包括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
【例题】关于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属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半岛
B.b:海峡
C.c:岛屿
D.d:群岛
解析: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故a表示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b表示的是海湾,不是海峡;c是面积较小的陆地,表示的是岛屿;d是许多岛屿的集合,表示的是群岛。
答案:B
考点3: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特点七大洲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可用字头简记法加强记忆,简记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如下表所示)可通过几何简图法(如图)强化记忆。
联想记忆七大洲轮廓:
【例题】下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图中P处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位于非洲以东,根据相对位置可判断是印度洋。
答案:C
考点4:重要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极洲和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对世界各大洲的分界线的掌握,应该通过读图、填图加强练习,强化记忆。
【例题】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乙为(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图中甲大洲和丙大洲的分界线为( )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解析:第(1)题,这是一种竖版的世界地图,从图的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乙为北美洲。第(2)题,图中甲是亚洲,丙是非洲,因此甲大洲和丙大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答案:(1)B
(2)D
考点5:海陆变迁(1)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种: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过程
①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②提出依据: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线的吻合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几种古老生物的相近性。
【例题】读世界地图,图中A大陆东部和B大陆西部轮廓几乎完全吻合,这说明( )
A.地球上现在的海陆分布是由大陆漂移而形成
B.地球上现在的海陆分布是地壳张裂而形成
C.海陆分布是固定的,这种吻合纯属偶然
D.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A、B两大陆为同一块陆地
解析: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答案: A
考点6:板块理论及应用(1)板块构造学说
①全球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主要内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2)根据六大板块示意图,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运动方向,结合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新大洋将会出现。
②地中海将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两大板块做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彼此靠近,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做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被迫抬升,亚欧板块南部边缘地带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④英国地震很少——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⑤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⑥我国西藏地热资源丰富——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⑦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大西洋面积将不断扩大。
【易错易混】
①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②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大部分、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
③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并不一定全部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如南美洲的一段就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例题】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解析:(1)实验中,海绵类似大陆,在加热作用下向两侧分离,这一实验现象模拟的是板块张裂运动。(2)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迫使青藏高原向上抬起,造成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是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红海处于裂谷带,不断扩张;太平洋位于多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不断缩小。
答案:(1)A
(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