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五大精髓(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一)(1)

孙子兵法的五大精髓(孙子兵法的精华解读之一)(2)

前面我们在微信公众号“谋略与兵法”上面根据《六韬》解读了姜子牙的韬略,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一部更著名的经典上面。没错!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孙子兵法》,接下来一个阶段我们就这个专题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是老规矩我们并不需要准确知道孙武的意思,而是看怎么能把他部分的一些精华能够应用现在的商业社会竞争中:

计篇是整个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这里题目的计,应该是统计和计算的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首先强调军事的极端重要性,这句话的最后提出一定要明“察”。问题就来了,怎么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无曰法。”这句紧接着前面问题提出需要通过统计五个方面的内容:“道,天,地,将,法”。这里的“道”应该是组织内部上下一心做事的方法;而“天”和“地”字面意思是天气和地形,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环境,职场、商场和社会各种类型的环境;而“将”可以引申指军事或商业活动的主角,可以是你自己也有可能是其他人(你的领导,同事和下属等);而“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内部的游戏规则。

那具体统计这几个方面什么内容呢?是否有使组织内部上下一心做事的方法;是否对于不同环境的不同特点有所了解;军事或商业活动主角个人素质;组织内部的游戏规则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有无漏洞等。孙武在这段末尾得出结论:“我可以通过这几方面的统计和计算,得出这次军事(商业)活动的胜负。”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表现了孙武对于自己能力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是职业经理人向老板索取授权的过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句的关键在于“势”字,当老板听取了自己的分析,就要为其造势。而这个势怎么造?要基于“利”,通过发现有利条件,利用好积极因素,通过其来获得主动权。(具体的势,在后面会详细分析)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段的主题就是“兵以诈立”这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1.要是“兵”,也就是全面竞争,零和博弈的条件下,才能使用“诡诈”的行为方式。不然对于平时的跟人合作等方面是不利的,是难以立足的。2.使用诡诈的目的是让别人的统计和计算过程出现失误,这样以便于我方致胜措施的实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意思是实践类的活动,只能在实践中学习,不能完全借助理论模拟来实现。哪些是实践类活动呢?军事,商业和体育运动等。

最后一段再次总结庙堂计算的重要性,“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而在历史上对于庙算过程表现得最为清楚的要数要数大家曾经在中学课本上背过的“曹刿论战”。曹刿在见鲁庄公时抓住要害,只问了一句话:“何以战?”后面庄公陆续列举可以凭借的条件,曹刿依次分析和排除,最终找到该条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关于长勺之战这一经典战例,我们后面也会在“谋略与兵法”公众号中具体分析,欢迎大家关注!

(欢迎热爱历史谋略的朋友搜索moulueyubingfa 或点击右上方蓝色小字“谋略与兵法”关注。不懂谋略,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