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锡剧简称锡剧,起源于常州地区,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声腔,还是语言,包括服饰表演等,都具有鲜明的常州地域特色。
常锡剧因长期根植于常州农村,乡土气息非常浓郁,剧目大众化特质鲜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民俗性、观赏性等方面,都体现了自身特有的价值。常锡剧的起源和发展为研究江南戏曲史,对于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常锡剧原本是源自清代常州府武进县的民间曲艺滩簧调,常州滩簧调大约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尚无具体名称,清代乾隆年间的常州籍探花,有“江右三大家”之誉的赵翼曾撰文言及。
常武地区于近现代发现过数块清代官方“永禁滩簧”的石碑,时间较早的为清道光年间,这是在吴方言地区最早期的官方禁滩簧碑记,其他地方均未见有早于常武地区的严禁滩簧碑记及相关史料记载。这足以佐证滩簧起源于常武地区。
常锡剧的起源时间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常锡剧形成于清朝中晚期,到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于常州府地区。
它最初源自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东乡人务农时唱的一种民间小调,即常州地区的叙事山歌“东乡调”,后来又在融合了宣卷、唱春、采茶调和南词、滩簧等曲艺再加上吸收外地的山歌小调,逐渐发展而成。
常州自南北朝起,就有山歌流行,清代更以常州南门德安桥山歌著名。江南水乡,船工昼夜行舟,善用山歌解闷;农民田间劳作,善用山歌解乏。山歌有单口和对口之分,歌词短则四句,长则十句八句,内容由简到繁,直至发展为人物与故事相结合,变为一种名“说唱”的艺术形式。后结合“艳段”形式,要求“全以故事,各求滑稽,唱念通编”。
当时,常州东乡有人吸收了民间舞蹈,以说唱山歌和舞蹈动作相结合,在村头开始搭台演出一些民间故事,这就是早期的常州“摊簧”,但当时还没正式命名。(武进东乡是指什么地方呢?就是历史上的常州地区安尚乡东部,北至五牧余巷,南至戴溪桥,洛阳镇东部紧靠无锡县的地方,即现在的常州市横林镇区域。)
今天的横林镇古时称“槐滩”,是“滩簧"的发源地。横林自古是常州城东政治文化集市贸易之中心,宋代史能之所撰方志《咸淳毗陵志》中晋陵县地图已有横林市,运河南属安尚乡,运河北属政成乡,俗称武进东乡,武进由于是府廓县,所以又俗称上县。
武进东乡紧靠无锡县西乡,无锡县对于武进而言,俗称下县,仅一河之隔。朝廷在横林设务(收税机构)驻营配兵三名(维持治安) 。横林大石拱桥称“中吴桥”,横林地处太湖之滨,经济富庶,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正是这吴侬文化,小桥流水,鱼米之乡蕴育了滩簧的悠雅圆润、柔情似水的曲调。
元代是我国杂剧鼎盛的时期。程御史将赵孟頻引见给元世祖,赵孟頻善工诗文、画,是书法大家。随程御史赴北京见元朝皇帝的横林西盖赵孟堙,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子孙,是宋太祖长子燕王赵德昭嫡系子孙。从此宋朝皇帝赵氏后裔文人声名鹊起,在武进东乡称“天潢派”。
元朝时曾重建横林中吴大桥,由赵氏后裔赵由俊斥资,赵由俊门下弟子贾鲁在朝任户部侍郎。重建横林中吴大桥改名为“潢林大桥”,字为大书法家赵孟顓所书。天潢派文人写常州道情、宣卷、春卷、杂剧、剧本,又将南方民间小曲、北曲、散曲,取其精华韵律,创“潢”调,剧名定“滩潢”。滩者槐滩之滩也,潢者天潢之潢横林之潢也,后来民族乐器笛箫等是竹子做的,其他剧种的簧字都是竹字头,故为簧调。天潢派的文化人创立了“滩潢”的曲名。
明代是昆曲、传奇剧的时代,常州及横林的文化名人剧作家,创作了一批代表中国古代戏曲最高水平的传世之作。元代的杂剧作家,《绣襦记》的作者就是横林余巷的薛近兖,他是薛应旅之子,万历二十二年中进士(1509年) ,官至云南布政,他著有《绣襦记》传奇4卷,取材于唐代白行简的小说《李娃传》,讲述常州刺史子郑元和与风尘女李亚仙的爱情故事。此剧刊印后,搬演者甚多,后来有许多剧种都对其进行过改编演出。其中以昆剧最为著名,现有存明代套印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本和陈继儒评的二卷《六合同春》本。
清代是常州滩簧向小同台发展的时期。由于清政府维护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统治,将滩簧定位“淫戏”禁演(附阳湖县禁演滩簧的石碑现尚存),加上封建宗法社会唱戏艺人政治地位极低,划为三教九流中的下三流,将艺伶与乞丐、娼妓划在一起。所以上层的文化名人很少有人与唱戏艺人为伍。写明史、清史、通史的编撰,都没有专栏写地方文艺,更是没有人提及滩簧。
地方剧种滩簧禁演是禁不了的,清代的阳湖县东乡,滩簧戏进入向小同台发展期。开始唱滩簧是用几张板凳门板一搁,二个人一把胡琴,唱宣卷、春卷、滩簧。至清乾隆年间,滩簧发展至小同台阶段,即搭草台板演戏。
每个节场上都有戏班子搭草台板戏台唱滩簧,有的节场"碰双台”(二个戏班同时开台演戏)。横林镇历史上有90多个祠堂(其中横林有63只祠堂,崔桥有30只祠堂) , 如遇续谱修祠庆典,都要请班子唱滩簧。
清代乾隆年间,恩科大举,武进东乡出了二个进士,其一就是天潢派后裔赵翼,相传他原本考取状元,乾隆帝为政治上的平衡,当时陕西省未出过状元,于是将本是第三名探花的王杰与赵翼对调,此举使赵翼更是名声大振,成为乾隆诗词三大家。另一位同榜进士是沈浚,与赵翼为同乡好友。
赵翼生于清雍正五年(1723年) ,乾隆十五年(1750年) ,他离开武进东乡去天津,乾隆三十七年,赵翼回乡省亲,发现家乡出现“里俗戏剧”,颇有感触,曾写诗记述:“焰段流传本不经,村伶演作绕梁音;老夫胸有书千卷,翻让童奴博古今。"这是常州滩簧在历史上的唯一最早的文字记录依据。 嘉庆十六年(1811年) ,已经辞官告老还乡的赵翼,与老伴同游小芳山庙会,写下了《三月十八日镡桥门首同看小芳山香会经过》一诗,记述他在庙会看“滩簧”春台小戏时的情景:“熙熙人共乐春台,二老相随笑口开。不比帷车避新妇,听他看煞子瞻来。”赵翼辞官还乡,在武进东乡戴溪桥干圻头卖田开鱼池,农耕养鱼,东乡望族修谱慕名请其书序、修祠书匾额。东乡唱滩簧,请祖宗看戏,可见当时的滩簧已经非常盛行了。
洪亮吉也有诗作:“传来新调唱摊簧,分半吴姫束急装。八角鼓完三弄笛,十番弦索一齐忙。”
清嘉庆年间,这些上台的说唱演出被统称“滩簧”,文人则沿用明代对地方小戏称其为"花鼓”。剧目已发展到多出全本戏,有《陆遇春》、《借黄糠》、《拔兰花》、《庵堂相会》等。清道光初年,已有人抽出一二折剧情演出,称作“出头戏”。道光中叶,开始进茶馆坐唱(清唱),并有女演员登台,人称“滩簧妇”。
经过前后十年左右严禁,摊簧在常州府城郊几乎绝迹。但摊簧很快在周边区域流传开来,最先跟着唱滩簧的是无锡县民众,因为无锡县西乡与阳湖县东乡也就是隔条河,从地理上讲挨着最近,这就逐渐形成了阳湖、武进摊簧和无锡摊簧。 仅无锡县西乡与阳湖县交界处,偶有一生一旦临时组合,白天藏于村民家,晚上在村头秘密演出仅三个角色的出头戏,艺人称之为“对子戏”。
太平天国时期,约于咸丰十年左右,常州府武进县牛塘桥沈家弄高家村村童高林福,受私塾教师白秋鸿影响,投奔常州府宜兴县周奎大学艺,艺成携师传戏曲脚本返乡。白秋鸿结合脚本,根据常州乡谈口音,制定十八个半单元韵部(脚),并重编《庵堂相会》、《借茶》、《朱小天》等18个对子戏的词章,使之一韵到底,以与18个韵部一一相对应、作为常演剧目和教材。此后40年,高林福先后收徒十人,至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余桂良、王盘林两大分支。此时的摊簧在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舞蹈步法,及创“扯四角”等独有的表演形式,俗称“花鼓摊簧”。清光绪初年,还是常常有艺人躲到城郊去演出。
至清代光绪十二年以后,从业艺人渐多,陆续新增一批多角剧目。有《卖妹成来》、《白马记》、《纱裙记》、《剪舌记》等,以及反映同治初年清军攻陷常州城区时《老少换妻》等53种全本戏,有四五个角色到八九个角色不等,称为“大、小同场戏。”约在光绪二十六年,有人在常州城郊木匠街、西仓桥等荒地上,从黄昏到天亮彻夜演出,称为“两头红”。此时也常有人潜进城内的府城隍庙东广场作深夜演出。
清光绪三十年,高林福关门弟子常州府阳湖县湖塘镇人王嘉大,与白三和尚合作,春节起在常州府桥头邵宅演出。王嘉大演旦角,开始梳头、戴首饰、施脂粉、穿绣花裙板,改变传统的普通农妇打扮。王嘉大承上启下,是第一个把“彩扮”后的摊簧搬上了舞台的摊簧艺人,“彩扮”后的摊簧更加贴切剧中人的身份。他先后在常州城内私家厅堂,辗转连演四个多月,一时间被誉为“满天红”。期间曾在阳湖县衙后堂,为家眷演出《借黄糠》。后被武进县衙抓住,杖打五十,逐出城,禁止再演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沪宁铁路通车,孙玉翠见常州城仍然无法演出,只得组班去上海北门一带茶馆演唱,自此大批艺人纷纷去上海谋生。
民国元年(1912年),阳湖县并入武进县。民囯二年(1913年)10月21日,武进县署发布《严禁摊簧布告》,违者派警察捉拿。但常州城内的成全巷、孙府弄等私家后院,仍相继搭台设座,公开出售门票。民国四年(1915年)12日7日,《武进报》社论《说摊簧》,对摊簧内容提出改革建议。民国五年(1916年)11月起武进县署连续发布《整饬民风》文告,城内又几乎禁绝。当时有王桂福、曹顺庆、刘祥林、张麻子、王狗大等,坚持在火车站龙头房一带演出,一批艺人则去上海寻求发展。邻县人也跟帮上,最后都进了上海大世界。
民国八年(1919年)周甫毅、孙玉翠联合组班,请王嘉大用幕表形式,据坊间小说参考常州道情、常州宣卷的长篇曲目,创大型戏,于农历七月一日起,在上海小世界游艺场四楼演出,半年内创作《乌金记》、《珍珠塔》、《双珠凤》、《玉连环(李翠英)》等十种,每种连续演四五天不等。同时角色行当开始分立,生行分小生、老生、丑等,旦行分闺门旦、老旦、风骚旦(含丑旦)。在声腔上也随行当发展而发展,王嘉大与琴师谈凤笙合作创老旦专用调(反弓簧调),周甫毅创“连环句式”为小生专用腔。自此各班竞相上演幕表制大型剧目,称作“大同场戏。”
民国十年(1921年)王嘉大在同乡的帮助下,在上海漕家渡建造了上海第一家专门演唱摊簧的“三民戏院”,其又将常州道情和宣卷演唱的《十五贯》等曲目改编成滩簧演出,在上海轰动一时。同年,在上海各大报纸广告中,首先正式启用“常州文戏”剧种名。常州文戏流传到上海后,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流行于沪宁沿线以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很多比较知名的剧种,都是在这种滩簧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王嘉大 名满申城,他成为了把常州滩簧生华成常锡剧(锡剧)的真正创始人。王嘉大对滩簧的改革、创新起了开拓性的作用,是常锡剧当之无愧的“鼻祖”。他在73岁高龄时,任江苏省常锡剧协会筹委会主任,坚持主办了4期专业及业余剧团骨干训练班和常锡剧艺校,培养了一大批常锡剧新秀,不少人后来成为名角,如王兰英,王彬彬,梅兰珍,吴雅童等。
民国初期,国内行政区域发生改变,常州府和国内其它府治一样已不存在,无锡县也已单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的艺人纷纷返回家乡。常州艺人周甫毅的徒弟李如祥,在王嘉大建造的三民戏院的桌围上首次用“常锡文戏”名称,此后约定把“常州文戏”改成“常锡文戏”。
这里也成为后来历史上第一个专演常锡文戏的戏院,使常锡文戏在上海盛极一时。当时常州新建的乾元市场,也有两个剧场用包帐制专演常锡文戏。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常州沦陷。当时有擅长演李翠英一角著称的女演员周翠珍为免凌辱,自杀身亡。丑角张乾大创作揭露日军暴行的唱段,用《西湖栏杆》小调,在每日演出前加唱。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滞留在上海的七班联合义演《三看御妹》,支援抗日,并相约成立“常锡文戏研究会”,内地各班均为团体会员。此后梅金海在常州广化桥堍开设常锡文戏专用剧场“广化戏院”,这是第一个场班合一的剧场。长期在城内及城郊演出的班社有沈阿焕、郑桂芬的合班等17个。
抗日战争胜利,常锡文戏又拓宽戏路,演出时事剧《褚凤娣》等,西装旗袍戏《秋海棠》、《啼笑因缘》等,清装连台本戏《血滴子》等,移植文明戏的清装戏有《山东马永贞》、《张汶祥刺马》等。至1949年班社已发展到20多个,流行区域已遍及江浙、沪两省一市。 1949年前后,常州以演出常锡文戏为主的剧场有西区大戏院等7个,分布在市中心及东、北、西、城厢。长期演出的剧团有联谊、国华等10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1年组建新华实验常锡剧团,作为贯彻文艺方针政策和戏改工作的实验基地。1952 年起,剧团陆续调进新文艺工作者以充实艺术工作力量,改幕表制为剧本制,创立正规的导演制。同年夏,苏南行署举办常锡剧艺人讲习班,结业后有15个剧团分归江苏15个县领导。同时组织市内流散艺人,组成清唱组,在茶馆演唱。1953年华东文化部批准常州新华、无锡首先、苏南先声(江苏省锡剧团前身)等3个常锡剧团,为“民营公助”剧团。3月,常州市文化科请老艺人王嘉大,着手挖掘传统对子戏38个,其中《庵堂相会》由王嘉大、吴兆祥按原样演出。
当时常州新建的乾元市场,也有两个剧场用包帐制专演常锡文戏。
1955年,因为某位无锡县籍的中央大领导的原因,由江苏省文化局发文,常锡剧在名称上被简化称为“锡剧”。由此以后,常锡剧逐渐被后来人误认为是起源于无锡的地方戏。
1955年5月,为丰富上演剧目,着手整理第一个大型传统戏《双珠风》,由常州市锡剧团整理成排演本排演,在乐曲、布景、服装、灯光等方面,作继承与创新的实验。
同年,市文化处办理剧团登记,有同心锡剧团、民艺锡剧团在常州进行登记,同心锡剧团后并入常州市锡剧团,成为二团。民艺锡剧团移交东台,成为东台县锡剧团。1957年江苏省常锡剧协会成立,王嘉大任会长。1958年成立常州戏剧专科学校设锡剧科。1959年6月成立全民所有制常州专区锡剧院。1961年复名常州市锡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锡剧得到逐步发展,常州市锡剧团演职员也受到过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据相关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代,仅武进县地区就有专业、业余剧团50多个,创作大戏、小戏近200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常锡剧又被视作封、资、修的代言人遭到批判,剧团解散,演职员下放,服装道具被视作“四旧”销毁。著名艺人被视作“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文化大革命”10年,常锡剧遭受重创。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专业剧团恢复建制,民间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常锡剧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电影《双推磨》
常锡剧起源自常武地区,并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普及传播!从目前保留下的一些影像,音频资料可鉴,演员的吴语唱腔念白均为常武方言,因为早期常锡剧艺人多为常武人士,如早期的王嘉大,后继的王彬彬,梅兰珍等等,常锡剧展开影响本由常武艺人于上海组班排演剧目宣传开来,民国初期常州文戏有名挑班的多为常武艺人,滩簧发展为常州文戏到常锡剧,常武艺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常锡剧之名直至二十世纪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常锡剧之名一直延用,这个是有史料物证的事实。
常锡剧是吴语地域内产生的特色文艺,具有极强的地方文化特色,常锡剧之名本来是符合共享理念的名称,却被强冠以锡剧之称,令人混淆视听,因此必须正本清源,恢复常锡剧之名,才是真正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