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25年—220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一、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建立者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二、汉明帝刘庄——开创明章之治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建武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帝制度。刘庄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73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刘庄将佛教引进中国,使其开始在中国流行。 刘庄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章帝刘炟在位时期,被称为“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75年),刘庄在雒阳东宫前殿逝世,年四十八,在位十九年。
三、汉章帝刘炟——东汉史上最宽厚的皇帝
刘炟(57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14年。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继位为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此时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其统治与汉明帝共称“明章之治”。但过于放纵外戚,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章和二年(88年),刘炟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一岁。
四、汉和帝刘肇——有政治抱负却早死
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
五、汉殇帝刘隆——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刘隆当皇帝因为年幼,由皇太后邓绥临朝听政。
六、汉安帝刘祜——降伏车师 高句丽投降汉朝
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
七、汉婴帝刘懿——“不是皇帝”的皇帝
刘懿(?―125年),东汉前少帝,济北惠王刘寿之子,东汉第七任皇帝(正史不单独为其列传,故一般不认为他是正统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把持国政,在其兄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刘懿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刘懿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八、汉顺帝刘保——宦官所立皇帝
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即汉顺帝(125年—144年在位),汉安帝刘祜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建康元年(144年)刘保去世,终年三十岁。
九、汉冲帝刘炳——1岁继承大统
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即汉冲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永憙元年,汉冲帝去世,年仅两岁。
十、汉质帝刘缵——又一短命皇帝
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即汉质帝(145年—146年在位),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1年。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幼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外戚权臣梁冀拥立刘缵为帝,承汉顺帝嗣,改元本初。刘缵因不满梁冀的飞扬跋扈,在一次朝会中,曾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将军也”,因为引起梁冀的忌恨。本初元年(146年)闰六月,便被梁冀毒死。
十一、汉桓帝刘志——诛灭粱冀 掌握皇权
刘志(132年—167年),即汉桓帝(146~167年在位),东汉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146),汉质帝驾崩,刘志被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由于宦官肆虐,残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166),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由于国家财政匮乏,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刘志本人爱好佛事,荒淫游乐无度,宫女多达五六千人。永康元年(167)刘志去世。
十二、汉灵帝刘宏——爆发黄巾起义
刘宏(157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
十三、汉少帝刘辩——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
刘辩(176年-190年)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
十四、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东汉最后一任皇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州郡割据,群雄并起,武装混战,三分天下,改朝换代,曹魏称帝,大汉王朝——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