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佟南方为什么与奶奶的心理距离很近,与父母很远?

标题3:文丽与佟志的第二个孩子,那么有出息,其原因何在?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1)

在《金婚》里,佟志和文丽的第二个孩子,叫佟南方,从一生下来,文丽因为一看她是个女孩,当时的反应,就像是要疯了似的,非得以为医生把孩子给她抱错了,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她生的,她认为自己生的就是个男孩。

这用现在的眼光和思维看来,当时的文丽这种反应,非常可笑,生男孩就那么伟大吗,生女孩就那么不受欢迎吗,男女都没什么区别,都得抚养,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可爱。无论男女,都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啊。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2)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妇女们以生男孩为荣的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了深刻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和习惯性看法里,深受过去旧社会许多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细细想来,难道每个女人自己做了母亲,自己就不是女人了吗。

看到在医院文丽的那种对佟南方是一个女孩的强烈抵触反应,真心觉得这个孩子,比较让人心疼,还在襁褓之中时,就被自己的母亲这样排斥,竟然还不如她的父亲能够接受她,抱抱她呢。

再加上佟南方出生的年代,正好是难以吃饱饭的时期,满足温饱上,那时还比较困难,这多了一张嘴,又要想办法上户口,又要想办法抚养他们俩的第二个孩子,简直是触头极了。

这要是男孩,他们还可以支撑着思想上的力量,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抚养,可,这是个女孩,从心理上,他们就不太想抚养,虽然也有点舍不得的情感在内,但最终,佟志和文丽,还是做了送走南方的决定,他们把佟南方送到四川奶奶家,由佟志的母亲先抚养着这个孩子,日后他们再想办法接南方回北京。

这一晃就是7年过去了,到了南方应该上学的年龄了。

于是,佟志和文丽去火车站把南方接了回来,回到了他们自己在北京的家,这个家,才是南方真正的家,可是,小小的南方,却对这个家和这个家的父母及姐妹及一切,都感到非常陌生,甚至还有点怕自己的母亲,从小南方的眼神里,能够看出来,南方和母亲的心理距离很远,外在距离也不近。

她尤其记住奶奶告诉她的,她妈妈特别爱干净,进门就要洗手。于是,在文丽给小南方洗手的时候,南方就说出了这个认知,是奶奶告诉她的,不然妈妈就会不高兴。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3)

小南方

当时,还是说着一口四川话的南方,被两个姐妹,很是笑话呢。姐姐佟燕妮,妹妹佟多多,虽然是她的亲姐妹,并且是一个父母所生,但,她们之间,短期内,还并不亲近,并不熟悉。因为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在她们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她们本来应该很亲的姐妹关系,比较生疏。

而作为三个孩子的父母佟志和文丽,他们俩需要的是对孩子们的耐心引导和不断的与孩子多交流,多了解孩子幼小的心灵和思想,尤其是对南方。

因为,这对父母比较有文化,基本上对孩子们还是比较有耐心的,对孩子们的教育,还是比较注重多读书多学习的。

三个姐妹里,后来,大家发现,只有佟南方,在学习读书这件事情上是最出色的,最肯学的,南方经常都移动地方,就在那一直学啊学,她一学起习来就连饭都吃得非常快,尤其是在学英语的时候,南方总是在家里那并不宽敞的屋子里,来回踱步地读着英语单词和英语课文,并用手指数着,反复加深记忆。

南方这样投入学习读书的样子,那是太让人喜欢了,凡是真正读书学习的人,都是非常喜爱剧中的佟南方的学习精神的。

连从小宠爱着南方的奶奶,和他们一起来北京住的时候,都说:“南方,起来活动活动,别老一个劲儿的学了,太累了,你来到厨房帮奶奶摘摘菜,洗洗菜的,换换脑子再学”。

相对而言,南方的姐姐和妹妹就太相反了,她们从来不爱学习,尤其是大姐,在青春期的时候,天天就想着什么恋爱啊,结婚啊这些,奶奶也是有些看不惯佟燕妮这样。

从小,南方就和奶奶说心里话多,和自己父母很少说心里话。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4)

在做事情上,南方从小就非常严谨,从学习读书这件事情上,就能够看出来南方做事非常认真投入,非常有毅力,有决心,而且,还懂得让着妹妹,宽容姐姐小时候对她的攻击和嫉妒。

因为,南方刚刚来到这个家庭里的时候,文丽对她非常好,总是给她买学习文具,新书包,新衣服,总是特别多地给予她精神温暖和照顾,说白了就是客气多,照顾这个孩子的感受多了些。无形之中,文丽就顾不上像以前那样对大女儿佟燕妮的亲切关怀和宠爱了,而且,燕妮也逐渐更长大了,是家里最大的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忽视了燕妮的感受。

有一次出去玩儿,燕妮和小朋友们在井水周围一起玩刺水的游戏,小南方过来了,燕妮,直接用那个水龙头朝向小小的南方刺了起来,老实又没有防犯意识的南方,就站在那里,让姐姐刺水,那都是冷水,当然,这一刺,后来南方就感冒了,而且还是比较严重的感冒,就住院了。

当时,小小的南方,自己跑回了家里,急促地敲着门,喊着妈妈开门。文丽一开门,就看到浑身湿透了的小南方,可怜地站在门口,求救的样子,文丽一把就抱过来这个孩子在自己的怀里,眼睛的泪水的打转儿,询问着南方这到底是怎么弄的?

南方说:“是姐姐用冷水刺的”。泪水,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地从文丽的眼眶里,夺眶而出,层层流泄的泪水像是小小的瀑布一样,布满了她的脸庞。

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不心疼自己亲生孩子的,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这个细节,就充分体现着文丽对小南方的爱是内心的深刻愧疚,再加上当时的情况,让人非常怜惜心疼。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5)

南方上大学时,回家的一次

文丽在医院的病床旁边,紧紧地拿着南方的小手儿,心疼的目光看着眼前自己的这个孩子,从小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这个女儿,刚来北京,就受了这样的罪,心疼极了,听到小南方嘴里还不断地喊着:“妈妈,妈妈......”的时候,她的心已经碎了一地,说明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是多么需要母亲一直在身边的陪伴而长大呀。可是,在南方小时候的成长过程里,文丽这个母亲缺席了。

多想时光倒流回去,她再也不会选择把这个孩子送到四川婆婆家抚养了,弥补南方小时候的那个成长过程,重新来一遍,但那是不可能的,时间只会往前走,南方也只会一天天长大。

回到南方做事和学习那样严谨的好习惯上来看,就很容易让观众想到一个问题,奶奶养大的孩子与这对父母养大的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并且,这对父母还是有文化的,而奶奶是没有读过书的。

为什么呢?

首先,一个孩子,从小跟着谁长大,那么,在脾气性格和做事方式上,就肯定随谁。

剧中,南方的奶奶,虽然没有文化,但奶奶却是一个做起事来非常认真,严格和投入的人,她是这样的一种性格,要求严格。奶奶带大了南方,南方自然在性格和做事上,就与奶奶的风格非常相近了。

剧中的奶奶,对她自己的那几个女儿的教育,就是在打扫家里的卫生,非常严谨上开始的,在那个时代里,嫁出去的女儿,如果在婚后被婆婆看着是满意的,那就基本上出于女人婚后,都很勤劳,经常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主要原因,其次,就是会做饭,满足男人的胃口。

其次,孩子从思想上的认知,也是与抚养他们的大人的思想和认知分不开的。大人灌输给孩子们的思想和认识是怎样的,行为是怎样的,孩子们从小就看在眼里,受着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行为感染力。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6)

南方高考前,奶奶让她适当休息一会儿再学习

因为,孩子生下来,基本上,都是跟着父母长大的,所以父母的言行和一切,差不多都是在对自己孩子成长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好坏感染力和影响的。

当然,也有每个孩子自身的一些天生就具备的东西,比如:才能,爱好。

南方长大之后,还经常抱怨母亲文丽从她小的时候,就总是拒之她于门外的感受,从小就不要她,没有享受过和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母亲对孩子的亲切感和在自己母亲身边长大的那种正常的成长过程。

这不能怪孩子,因为确实是家长的错误,因为思想的偏激造成的,也是时代因素。

总之,倒不回去了,只能向前看,作为父母,没有一对父母是对自己亲生孩子虐待的本意。

金婚南方最后领养了一个女孩(让我们继续聊聊金婚里)(7)

最终,孩子与父母都是很亲的

作为孩子,要学会感恩,毕竟,父母生养了你们,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了繁华精彩而又美丽多姿的这个世界。

2023年3月8日

文若雨

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