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环球网文旅特约作家 李秋红】司马迁所言:天下多(称赞)鲍叔能知人也“鲍叔知人”得从春秋典故说起,以下是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科目给出的素材: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考作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考作文(知人善任与怀才不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考作文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家 李秋红】司马迁所言:天下多(称赞)鲍叔能知人也。“鲍叔知人”得从春秋典故说起,以下是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科目给出的素材: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鲍之交以及齐桓公称霸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这是理想的明主(齐桓公)和贤臣(鲍叔牙)对待天下贤才的态度。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其实与其知人善任,身边凝聚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密不可分。其任人唯贤,故战胜了项羽。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从谏如顺流。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任用原是他敌对手下的魏征,并能听从魏征的劝谏。“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其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没有知人善任,必有怀才不遇。推及现实,一个好的领导,无论身处什么层级、管辖多大范围,绝不能仅仅拥有所谓的德才兼备就可以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知人善任的胸怀,“度量如海涵春育”。遇到明“君”实乃幸事,倘若遇到睚眦必报之小人,恐是只能“千里独徘徊”了。唐朝李白有诗名曰《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此乃李白以古讽今、寄慨抒怀的五言古诗,借以表明他理想的明主和贤臣对待天下贤才的态度,诗的主题即感慨怀才不遇。

《汉书》载,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其大意是田饶在鲁国长久未得到重用,决心离去,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鲁哀公便问他“黄鹄举”是什么意思。田饶说,鸡日复一日忠心耿耿为君主效劳,但君主却把它们煮汤吃掉,这是因为鸡就在君主近边,随时可获;而黄鹄一举千里,来到君主之侧,吃君主的食物,也并没有像鸡那样勤勤恳恳忠心效劳,反而却受到珍视,这是因为黄鹄来自远方之故。所以我要离开君主,学黄鹄高飞远去。后田饶离开鲁国,前往燕国。燕王立他为相,治燕三年,燕国太平安宁,鲁哀公为此还后悔莫及。现实不合理想,骥伏盐车、怀才却不获重用,只有远走高飞另谋出路,但是前途又会怎样呢?李白用了春秋时代田饶的旧典,含蓄地抒写了他在怀才不遇的处境中滋生的延绵不尽的惆怅,“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李白在长安的处境,跟田饶在鲁国的心情甚为相似,他在现实中体会着千年前的田饶“黄鹄举”的真意,想要离开不察贤才的庸主,去寻求实现壮志的前途。但是,田饶处于春秋时代,诸侯称霸,士子可周游列国以求遂志。而李白则是生活在统一昌盛的大唐帝国,他不可能像春秋田饶那样自由地去选择其他君主。他虽有田饶“黄鹄举”之意,但面对现实也就只能“千里独徘徊”,彷徨于前途叵测茫然之中了。至此,亦愈发理解李白才华四溢的诗句里所深刻蕴含着的无限怅然与隐匿的倔强不屈:“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李秋红,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