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红高粱》和《鼓楼外》

——开放四十年看影视剧情爱描写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文艺得以长足的发展,影视剧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情爱的描写有着截然分明的阶段性变化。

开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大家从对邓丽君的歌曲由害怕靡靡之音的危害到欣然接受,大街小巷的理发店整天播放着邓的歌曲,这是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群终生都难以忘记的。影视剧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最先掀起开放浪潮的电影当之无愧的是《庐山恋》。

庐山恋主演是什么关系?红高粱和鼓楼外(1)

《庐山恋》是一部改变了一代人爱情观和审美观的电影,它颠覆了人们三十多年来的认知。

解放初期,大家思想比较保守,人们对爱情的认知好像是见不得光,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现出来。就连谢晋导演在执导电影时,据说为了表现“吻”,也是选取了一个被脸遮挡的侧面动作,接着正面展现了一个在演员脸上事先画好的红嘴唇印,这样含蓄地表现是时代的需要,思想被束缚的结果。

可是我们看看《庐山恋》是这样破冰的:新中国以来第一部正面展示的吻戏,82分钟时长女主角换了43套衣服(从香港购买的流行服装在当时大陆可想而知是如何引起少女们的眼羡的),甚至是睡衣小花都别有情趣,更别提泳装上镜了(当时的泳装和现在影视剧中的是无法相比的)。

这部电影在当时被认为是放映次数最长,“用坏拷贝最多的”的一部电影。《庐山恋》中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是彼此爱慕的感情升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表现手法。现在从艺术角度来看,《庐山恋》也不过如此,除了上述的特点之外,没有更好的艺术成分,豆瓣得分7.6,不算很高。有人说《庐山恋》是迎合了政治需求而产生的,但是对于打破以往文艺形象,《庐山恋》确实在剧情和色彩上迎合了年轻观众的需求,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定势。

如果说黄祖模的《庐山恋》像一个扭捏的姑娘,引起人们心灵的骚动,诱发了大量荷尔蒙的分泌,那么张艺谋的《红高粱》(豆瓣评分8.4)就是花枝招展的荡妇,有许多美的地方,也有迎合西方人爱看东方口味的地方,对爱的表现就是动物版的器官的活动。

庐山恋主演是什么关系?红高粱和鼓楼外(2)

我不谈张艺谋的《红高粱》在艺术上有什么风格,什么“开辟了电影艺术的新天地”,我说的重点是对情爱描写的特点,其实我们东方人在情爱表现上是非常含蓄的,讲究的。但我们看看张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都和《红高粱》一样的表现手法:落后的文化观念下,是性的压抑与扭曲变形(这是不是西方人特喜爱看到的?)表现出来是偷偷摸摸地大胆!

九十年代的电影好像都遵守了“武戏必上房,文戏必上床”的规律,吻戏长时间啃不下来,对少男少女影响最深。这种流毒一直到新世纪的到来还没有多大的改变。

经历了野蛮洪荒般的发展后,影视文学才逐渐走上了符合东方人审美习惯的道路。

首先是感谢电视剧的发展,大批高质量的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电影对人们的吸引力(我们看看今天的电视剧,再回头看看诸如《篱笆·女人和狗》之类的,会感叹电视剧的发展是何等迅捷)。现在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大多都是电视剧,对电影越来越陌生,只有一些年轻人还比较接受影院或线上的电影观看。

电视剧不但情节曲折耐人琢磨,连情爱镜头也十分注意国人的感受,有的简直就是点到而已或象征性地显示一下,留给观众一点儿想象空间。

比如电视剧《鼓楼外》为了表示小船与大师兄于钟声的关系,两人亲吻时还是头上盖着衣服,为了表示两人一起发生了性关系,用小船呕吐的细节和医院化验单来暗示。

于钟声在陈颖家住宿,导演没有按常规来处理,而是显示陈颖用剪刀把于的衣服剪开,然后镜头一转,于钟声光着上身掩着被子。而陈颖一句:“啥都没有发生”,就说明了一切。

庐山恋主演是什么关系?红高粱和鼓楼外(3)

我认为这是电视导演在这方面高于普通电影导演的(尽管从艺术角度来看,电视的艺术性远没法和电影相比。)

其次是以贾樟柯、冯小刚等为代表的影视剧人的努力,影坛风气逐渐回正。

贾樟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名气远不如冯小刚。

冯小刚的电影立足于平民题材,表现的是小人物,他的电影如《我不是潘金莲》、《手机》等。参演由管虎执导的《老炮儿》,让人们诟病不已的是冯导贡献给观众的屁股。总体来说他们对情爱的理解是分离性的爱与性,有的是有爱无性,有的是有性无爱。

请大家观看一下冯导的电视剧《北辙南辕》,几个“白骨精”,高知、高收入的剩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性是各取所需,情也没有“直教生死相许”的感天动地。现实告诉我们,真正性爱一体的爱情是少之又少的,过日子要么是凑合,要么是坚持理想的单身。这些剧作中情爱的描写已经隐晦很多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家对影视文学也越来越熟悉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影视剧的艺术魅力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了,影视文学中情爱的描写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回归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