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奇女子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之公孙九娘)(1)

聊斋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批判性的书, 如果读者仅仅看到的是它的鬼怪、狐仙等奇幻的故事,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看到他的奇幻的话,那它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400个左右的故事中,哪个故事社会批判性最强、历史高度最高,石君认为非《公孙九娘》莫属。因为此故事,无论在八七版的《聊斋》电视剧,还是《聊斋志异》原著,都是让石君倍感压抑愤怒。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

聊斋奇女子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之公孙九娘)(2)

故事一开始就描绘了以于七为首的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杀戮的惨景。碧血满地.白骨撑天,数百名含冤而死的便埋葬在这乱坟野岗之问。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场的。

秀才没有忘却无辜遭难的亲友,来此祭奠,也在这里意外地遭逢到一个鬼村。居住在鬼村——莱霞里的鬼无一不是善良的。秀才的外甥女虽孤苦伶仃。但依然怀念诸多亲友,“遍问妗姑”;朱生也是“故人之念,耿耿不去心”:老媪怜孤惜寡;公孙老夫人和蔼可亲。至于九娘更是依依惜人,殷殷规劝秀才。人鬼路殊,君亦不宜久滞”.善良之意,发自肺腑。就是这样一些善良的人们,却惨遭杀戮,而且是一日之间,屠杀数百.以至于“济城工肆,材木一空”,因赶制棺材,把树木都砍尽!

聊斋奇女子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之公孙九娘)(3)

在鬼村里.他们和人问一样,相邻而居.婚嫁往来。他们对生活是热爱的。他们向往着人间那样的天伦之乐。秀才甥女的尸骨未迁回家园时,她怨恨;秀才来祭奠,她感激:九娘一再嘱咐的是“归葬墓侧”.使魂魄有所依栖。这些都说明了这一点。作者把九娘的出场写得十分生动。她一上场就是。遴掩入”,见有生人,“转身欲遁”。勉强留下后.听人赞扬,是“微哂”。一听到有关婚事的玩笑,“笑奔出.日;‘婢子颠疯作也!”一个活脱脱的娇羞少女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天真活泼的少女却成了荒坟乱冢新翘。“新婚”应该说是故事中的一幕重场戏。虽然也写了酒宴,华烛等等,但是.不仅对笼罩在故事之中的的凄惨气氛没有丝毫冲淡,反而使其更为浓郁。惨不忍思的往事,呜呜咽咽的哭声.哀怨凄侧的诗句,哪里像是新婚?这一切都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他们罹难的浩叹。

在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又和故事的开始一样,把秀才置身于“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呜”的背景之中,让九娘依然是一‘个“独行丘墓问”的孤魂哀鬼出现在秀才面前.从而使人物沉浸在更浓的悲剧性的氛围之中,曲折地表达出了无辜者终于含冤奠白的结局。

聊斋奇女子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之公孙九娘)(4)

这是一个不同一般的人鬼之恋的故事。整个故事是在一个阴惨惨、悲切切的背景下展开,在一个惨惨、悲切切的气氛中结束。

顺治十八年(1661年),山东莱州栖霞于乐吾(即于七)举兵抗清,于七反清起义只是明末清初,大大小小起义中不起眼的一个,如不是读到《聊斋》之中的《公孙九娘》这个故事,石君还真不知道有这个一个死亡数百人的山东莱州地区的农民起义。自从1644年,满族入关建立清王直至清朝灭亡,汉人反清复明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南明王朝建立,吴三桂反清,天地会、白莲教反清复明,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孙中山建立同盟会并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汉人的反清活动延续二百多年。清朝早期(顺治、康熙两朝),为了巩固统治,对汉人采取异常残忍的高压统治,特别强迫汉人剃头易服,更是让汉人反抗此起彼伏为反抗的高潮。康熙之后随着反清主力的消灭,以及清王朝采取的怀柔政策,汉人反抗进入低谷,直至清朝后期。据后来统计,在清朝前期(康熙时期,汉人反抗基本被镇压)多达数百万汉人被屠杀,正如后来书中所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聊斋奇女子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之公孙九娘)(5)

聊斋的作者蒲松龄恰好出生于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他出生于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死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离于七起义的栖霞相隔不是很远,青年时期的蒲松龄对于此事肯定有所耳闻,并在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于七一案,使清廷得到了清剿口实,借机将许多虽未参加起义,但对清廷心怀贰心的官吏、读书人,残加诛灭。莱阳进士、大诗人宋琬也被诬陷,下狱三年。在这场围剿中,无数善良百姓,成了牺牲品。对于这场惨剧,蒲松龄只用了八个字:“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便画出了一幅阴森恐怖、惨不忍睹的图画。这是对满清统治者的愤怒控诉,字挟风雷,声如金石。可比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蒲松龄生活在文网森严的时代,自然多所顾忌,然而能在这篇故事中对死难者的惨遭杀戮表示怨与愤,并通过阴阳两界之间凄美爱情故事,批判至暗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难能可贵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