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黄水,天下石柱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属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东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南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重庆市丰都县,西北连重庆忠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接壤。总面积3014平方千米。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

过去五年

新建改造公路178公里,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加大农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91.16万元用于水毁恢复工作,完成黎家等2个村国土整治项目灾毁修复;整治山坪塘99口,新建新街水厂,巩固提升光明水库和临溪水厂至前进、民主管网工程等165个饮水项目。持续推动产业试点示范建设。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新街村1000亩山奈、南峰村1000群中蜂、黎家村的黄连等“一村一品”试点示范稳步发展,全镇长效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建设。形成了南峰村羊肚菌种植、民主村入股殡葬服务中心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活水源头”。目前,各村总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困境起飞、从无到有的发展新局面。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2)

2021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亿元,增长6.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16万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5万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3元,增长8.4%。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3)

今后五年

将在镇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一镇两带四点五基地”建设目标,完成“三个创建”,实现“三个翻番”。建成“一镇两带四点五基地”:“一镇”即康养美食小镇。从标准化生产、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公共品牌培育打造、市场推广营销等方面多管齐下,做大做强临溪羊肉扣碗、饼干、面条、小花生等传统美食,将临溪打造成全市闻名的康养美食小镇。“两带”即沿211国道和毛官路沿线,打造两条高水平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四点”即黎家村老场、前光村陈冲坝、花厅村大坝、南峰村楠木垭四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五基地”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优质畜牧业生产基地、优质香辛料生产基地、优质果蔬生产基地、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完成“三个创建”: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市级园林绿化城镇、市级文明乡镇。实现“三个翻番”:场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翻番,全镇综合产值翻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

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4)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5)

一、建县前隶属

石柱县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西周、春秋(前1027-前476)属巴国“南极黔涪”领

域。战国(前425-前221)先后属楚黔中地及秦黔中郡。

秦(前221-前206)县地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分(长江南岸至七曜山脉西面)属巴郡.少部分(七曜山脉东面)属黔中郡。

西汉(前206-公元8年)、王莽新朝(9-25)、东汉(25-220),县地仍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届临江县(今忠县)南境,少部属涪陵县(今彭水)北境。

三国(220-265),西界沱是蜀汉益州以长江为界,分置巴、巴东、涪陵三郡的交界地。县地届江南的涪陵郡涪陵县(今彭水)。

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十六国成(汉)(304-347)县地均属涪陵郡涪陵县。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6)

南北朝(420-589)、宋(420-479)县地改属巴郡齐(479-502)属巴郡(今重庆)临江县(今忠县)。梁(502-557)届临江郡。北周(556-581)初属临州临江郡,武帝保定初(561)属临江地分置的南都郡源阳县、建德四年(575)属南都郡源阳县改名的怀德郡武宁县(治今万县武陵镇)。

隋(581-618)县地均属临州武宁县。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7)

二、南宾县

唐(618-907)武德二年(619)武宁县改属浦州,同年分浦州之武宁县西界地置南宾县(今石柱),隶临州(今忠县),为石柱建县之始。

五代十国(907-960)前蜀(908-925)后蜀(934-965)循唐制南宾县隶忠州唐末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南宾县处在前蜀、后蜀与楚、南平(荆南)接壤争夺的地带,政事难行。

北宋(960-1127)南宋(112-129)元(121-1368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

循唐制.置南宾县·隶属忠州。

三、石砫安抚司、石砫军民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马定虎奉诏入川,征服当地土著,受封石砫安抚使,在南宾县水车坝(今石柱县悦来乡古城坝),设立军事机构石砫安抚司,节制九溪十八峒。

元初在南宾县地设立石砫军民府,不久升石砫军民安抚司。元末,明玉珍据蜀,建立夏政权(1362-1371),改为石砫安抚司。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8)

四、石砫土司

明(1368-1644)洪武四年(1371)平定四川后土酋马克用归降”((读史方组纪要)券七十三)洪武七年(1374)遣子付德入朝贡方物。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石砫宣抚司,搜克用宣抚使,世袭其职:同年·克用奉调征讨九溪十八峒,采土兵离境,苗兵联结散毛峒,突袭南宾,占了县城烧了官舍,杀了县佐,克用闻警回师,苗兵撤走,从此克用由水车坝迁入南宾县城今狮子坝·建立宣抚司署。

洪武十四年(1381)撤销南宾县,部分县地并入丰都县,编为南宾里,其余县地归石硅宣抚司管辖,编为三里十甲,隶属重庆卫。自此石砫宣抚司始理民事,统掌行政、军事之权,成为一个政区。嘉靖四十二年(1563),石砫宣抚司由重庆卫改隶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石砫女宣抚使秦良玉勤王,平乱有功,由宣抚司升为宣慰司,

清(1644-1911)顺治十六年(1659),石砫宣慰使马万年归附,仍授石砫宣慰使,隶川东道夔州府。乾隆六年(1741)后石砫宣慰司由菱州军民府同知兼转。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9)

五、石砫直隶厅

乾隆十七年(1752),石砫宜慰使马孔昭因事革职。乾隆十八年(1753)由云安厂蒙州军军府同知移驻代管。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二十八日由移驻代管改置石砫厅,收缴了土司印信,实行改土归流,仍隶菱州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九月二十八日,升为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明令“宣慰使改授土通判,不许干预民事”。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0)

六、石砫县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元年(1912)一月十日(辛亥年冬月二十二日),石砫厅捕役领班、袍哥大爷李瑞庭接掌了石砫厅印,自立石砫厅军政府。二月十四日(辛亥年腊月二十七日),忠州军政府第三营攻入厅城,李瑞庭的军政府垮台三月,设置石砫厅知事公署.隶川东道。

民国二年(1913),改石砫厅为石砫县,设石砫县知事公署。民国十九年(1930)改石砫县知事公署为石砫县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石砫县改隶四川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酉阳。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一月一日,石砫县改隶四川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万县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1)

七、石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9日石砫县城解放,20日建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成立县临时人民政府。

1950年1月5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川东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置后,隶属四川省涪陵专区。

1955年9月27日,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未变。1959年6月16日,国务院批准石砫县改为石柱县。

1968年10月21日,县人民委员会改为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1日,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县人民政府。

1983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石柱为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土家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涪陵地区行政公署。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2)

石枉县辖境

新中国建立后,石柱县辖境有以下调整:

1952年6月25日,万其上复兴乡的新生人和,黄龙江家双河共5个村,划归石村

县西沱乡.

1952年9月23日忠县中兴乡、黎王乡全部划归石柱县;石柱县坡口乡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村及第九村的一个组,划归忠县磨子乡。

1952年,丰都县属关张沟(民国三十一年划归石柱县未交),在土地改革后,划归石村县,今属五斗乡平安村。

至此,石柱县形成了今辖境。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3)

1949年11月19日石柱县解放,接管了国民党政权。全县计4个区,1个镇、32个乡。329个保,3500个甲,40106户223252人19501月,先后正式成立乡、镇人民政府,保甲未改,行政区划如下:

一区驻南宾镇,辖1镇6乡92保975甲;

二区驻三星伴月,辖7乡70保717甲

三区驻石家坝,辖9乡101保1184甲

四区驻桥头坝,辖10乡66保624甲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4)

1950年4月,将全县4个区划为7个区,区人民政府故为区公所。全县计1个镇、32个乡、325个保,2811个甲,58527户,285553人。行政区划如下;一区,驻南宾镇,辖1个镇15个乡:南宾镇、大河乡、双庆乡、大歇乡、沙谷乡、凤凰乡;二区,驻下路坝,辖5个乡下路乡、三星乡、大柏乡、湖海乡、三汇乡;三区,驻石家坝,辖5个乡:石家乡、悦来乡、临溪乡、黄水乡、鱼池乡;四区,驻桥头坝,辖5个乡:桥头乡、中益乡、三益乡、官田乡、龙沙乡;五区,驻马武坝,辖4个乡,马武乡、黄鹤乡、洗新乡、都会乡;六区,驻西界沱,辖3个乡:西沱乡、沿溪乡、坡口乡;七区,驻沙子关,辖5个乡:沙子乡、湖镇乡、栗新乡、金铃乡、蚕溪乡.

1950年10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段),改甲为组。

1951年10月,划出一区所属南宾镇,撤镇改设城关区,直辖12个段,6个村。

1952年5月20日,划出三区的悦来乡、鱼池乡,四区的龙沙乡,并将一区大歇乡的

六、七村划归龙沙乡,共3个乡、增设第八区,区公所驻悦来场。

1952年6月25日,万县上复兴乡的新生、人和、黄龙、江家、双河共5个村,划归西沱乡。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5)

1952年9月23日,忠县中兴乡、黎王乡共24个村,划归石柱县,属六区管辖。坡口乡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村及第九村的一个组,划归忠县磨子乡,同时,撤销西沱乡,将西界沱场划出增设西沦镇,辖3个段,隶属六区;其余各村并入中兴乡。

1952年调整行政区划后,计9个段,74471户,313422人。行政区划如下城关区,驻南宾,辖12个段,6个村;一区,驻大歇塘、辖5个乡:大歇乡、双庆乡、沙谷乡、凤凰乡、大河乡;二区,驻下路坝.辖5个乡:下路乡、大柏乡、三星乡、湖海乡、三汇乡;三区·驻石家坝·辖3个乡:石家乡、临溪乡、黄水乡四区·驻桥头坝,辖4个乡:桥头乡、三益乡、中益乡、官田乡;五区,驻马武坝.辖4个乡:马武乡、黄鹤乡、洗新乡、都会乡;六区,驻西界沱、辖1个镇、4个乡:西沱镇、沿溪乡、坡口乡、中兴乡、黎王乡;七区,驻沙子关、辖5个乡:沙子乡、金铃乡、湖镇乡、栗新乡、蚕溪乡、八区·驻悦来场,辖3个乡:悦来乡、龙沙乡、鱼池乡。

1953年1月18日撤销城关区.改设城关镇,辖12个段,直属县领导。同时,划出一区的大河乡、双庆乡,并划出二区三汇乡的一部分和下路乡十五村的一部分,与原城关区所属的6个村合并,新成立华峰乡,共3个乡,增设第九区,区公所驻大河乡古坟堡。

1953年2月,进行民主建政,划分小乡,将全县2个镇、33个乡,15个段、344个村,改划成2个镇、53个乡,15个段、433个村,行政区划如下:

城关镇,直属县领导、转12个段。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6)

一区,驻大歇塘·辖5个乡,33个村:大歌乡,驻大歇塘,辖6个村;沙谷乡、驻大河坝,精14个村;凤凰乡,驻穿心店,辖5个村;杨柳乡,驻杨柳池,辖4个村;干柏乡,驻千柏树。辖4个村。

二区.驻下路坝,辖7个乡.66个村:下路乡,驻下路坝,辖13个村:大柏乡,驻大柏树辖12个村;三星乡,驻三星伴月,辖9个村;湖海乡、驻三根树,辖10个村;三汇乡、驻三汇场,辖8个村;天泉乡,驻天泉寺,辖6个村;六塘乡,驻六塘坝,辖8个村。

三区,驻石家坝,辖8个乡、67个村:石家乡·驻石家坝、辖9个村;临溪乡、驻冠头场辖11个村;黄水乡·驻黄水坝,辖5个村;河嘴乡、驻河嘴场,辖9个村:万胜乡·驻万胜坝辖6个村;双河乡·驻双河口·辖9个村;黎家乡,驻黎家坝,辖9个村;王家乡,驻王家坝,辖9个村。

四区,驻桥头坝,辖4个乡.28个村:桥头乡,驻桥头坝,转13个村;三益乡,驻三教寺,辖3个村;中益乡·驻中坝场·辖7个村;官田乡,驻官田坝,辖5个村。

五区,驻马武坝,辖7个乡,54个村:马武乡,驻马武坝,辖10个村;黄鹤乡.驻黄鹤坝,辖9个村;洗新乡,驻洗脚溪,辖7个村;都会乡、驻双流坝,辖7个村;新场乡、驻新场、辖7个村;漆辽乡·驻漆辽坝、辖7个村;木坪乡·驻中岭,辖7个村。

六区·驻西沱镇,辖1个镇、7个乡,3个段、72个村:西沱镇.辖3个段;沿溪乡.驻沿溪场,辖9个村:坡口乡,驻坡口场辖11个村;中兴乡、驻中兴场,辖15个村黎场乡驻黎场,辖11个村;王场乡,驻王场,辖9个村;石溪乡,驻石溪场,辖8个村;椒村乡驻斗口转9个村。

七区,驻沙子关.辖7个乡,48个村:沙子乡,驻沙子关,辖8个村;金铃乡、驻金铃坝,辖7个村;栗新乡·驻竹林湾.辖5个村;蚕溪乡、驻蚕溪场,辖10个村;湖镇乡驻湖镇.辖7个村;水田乡,驻马颈子,辖5个村;太平乡,驻张家祠堂·辖6个村。

八区,驻悦来场,辖5个乡,30个村:悦来乡,驻悦来场,辖9个村;龙沙乡,驻油榨房,辖6个村;鱼池乡,驻鱼池坝,辖6个村;大沙乡,驻大沙坝·辖5个村;长岭乡,驻新场、辖4个村。

九区,驻大河乡古坟堡,辖3个乡.35个村:大河乡.驻大河嘴,辖12个村;双庆乡,驻双庆场,辖11个村;华峰乡,驻华峰祠,辖12个村。

1953年5月至12月,石柱分两批进行第一次普选再次划分小乡。全县由2个镇、53乡,15个段、433个村,划为2个镇、103个乡.13个居民委员会、678个村。行政区划如下:

城关镇,直属县领导,辖10个居民委员会。

一区,驻大歇塘,辖9个乡:大歇乡(驻大歇塘)、沙谷乡(驻大河坝)、凤凰乡(驻穿心店)、杨柳乡(驻杨柳池)、干柏乡(驻千柏树)、灯盏乡(驻灯盏窝)、水佛乡(驻水佛宫)、流水乡(驻倒流水)、高庙乡(驻高庙)。

二区,驻下路坝·辖14个乡:下路乡(驻下路坝)、大柏乡(驻大柏树)、三星乡(驻三星伴月)、湖海乡(驻湖海场)、三汇乡(驻三汇场)、天泉乡(驻天泉寺)、六塘乡(驻六塘坝)、五斗乡(驻五斗坝)、下塘乡(驻龚家坝)、山坪乡(驻土好坪)、谭堡乡(驻高嘴子)、白鹿乡(驻白鹿寺)、金彰乡(驻兴隆场)、三树乡(驻赵家店)。

三区,驻石家坝,辖13个乡:石家乡(驻石家坝)、临溪乡(驻冠头场)、黄水乡(驻黄水坝)、河嘴乡(驻河嘴场)、万胜乡(驻万胜坝)、双河乡(驻双河口)、黎家乡(驻黎家坝)、王家乡(驻王家坝)、陈家乡(驻陈家坝)、枫木乡(驻枫木台)、洋洞乡(驻洋洞坪)、兴隆乡(驻兴隆坝)、芭蕉乡(驻芭蕉滩)。

四区,驻桥关坝,辖8个乡:桥头乡(驻桥头坝)、三益乡(驻三教寺),中益乡(驻中坝场)、官田乡(驻官田坝)、长沙乡(驻赵家坪)、田坂乡(驻洞塘)、野鹤乡(驻野鹤溪)、盐井乡(驻隔岩洞)。

五区.驻马武坝·辖13个乡:马武乡(驻马武坝)、黄鹤乡(驻黄鹤坝)、洗新乡(驻洗脚溪)、都会乡(驻双流坝)、新场乡(驻新场)、漆辽乡(驻漆辽坝)、木坪乡(驻中岭)、柳家乡

(驻柳家坡)、滥泥乡(胜滥泥坝)、漆树乡(驻漆树坪)、龙潭乡(驻龙潭河)、箱子乡(注箱子石)、石流乡(驻石流坝)。

六区.驻西沱镇.辖1个镇、14个乡:西沱镇(辖3个居民委员会)、沿溪乡(驻沿溪场)、坡口乡(驻坡口场)、中兴乡(驻水溪)、黎场乡(驻黎场)、王场乡(驻王场)、石溪乡(驻

石溪场)、椒村乡(驻斗口)、深溪乡(驻深溪场)、瑞应乡(驻瑞应寺)、松树乡(驻松树岭)、新生乡(驻汤家坝)、水磨乡(驻太平垭口)万朝乡(驻万朝)石坊乡(驻石坊寺)。

七区,驻沙子关,辖14个乡:沙子乡(驻沙子关)、金铃乡(驻金铃坝)、栗新乡(驻竹林湾)、忝溪乡(驻拳溪场)、湖镇乡(驻湖镇)、水田乡(驻马颈子),太平乡(驻张家柌堂)、龙塘乡(驻龙塘坝)、龙门乡(驻龙门溪)、香水乡(驻香水坝)、谭家乡(驻谭家湾)、冷水乡(驻冷水溪)万寿乡(驻高塝子)、楼店乡(驻雄店场)。

八区,驻悦来场,辖10个乡:悦来乡(驻悦来场)、鱼池乡(驻鱼池坝)、龙沙乡(驻油槐房)、大沙乡(驻大沙坝)、长岭乡(驻新场)、玉兴乡(驻玉兴场)、中台乡(驻中台)、高桥乡(驻罗家坝),楠木乡(驻楠木塘)白江乡(驻白江坝)。

九区,驻大河乡古坟堡,辖8个乡:大河乡(驻大河嘴)、双庆乡(驻双庆场)、华峰乡(驻华峰祠)、凉风乡(驻垭口)、河坝乡(驻河坝场)、八角乡(驻后坪)、永和乡(驻王家园)、三合乡(驻黄瓜屋基).

1955年2月12日,撤销第九区,所属三合、水和两乡划归四区·大河、凉风、华峰、河坝、八角、双庆6个乡划归一区。

1955年10月25日,改区以序数命名为地名命名。一区改称大歇区,二区改称下路区,三区改称石家区,四区改称桥头区,五区改称马武区,六区改称西沱区,七区改称沙子区.八区改称悦来区,

1955年12月2日,撤销下路区所届下路、天泉、三树、大柏、三星、白鹿、湖海、金彰、谭堡9个乡划归大歇区,五斗、三汇、六塘、山坪、下塘5个乡划归马武区。

1956年11月至12月,石柱进行第二次普选,橄井小乡,成立乡、镇人民委员会,全县由2个镇、103个乡,并为2个镇.59个乡。行政区划如下: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7)

城关镇,直属县领导,辖10个居民委员会。

大欧区,辖12个乡:大欧乡、灯盏乡、凤凰乡、大河乡、双庆乡、华峰乡、河坝乡、下路乡、天泉乡、三树乡、大柏乡、三星乡。

石家区,辖9个乡:石家乡、黎家乡、临溪乡、河嘴乡、黄水乡、双河乡、万胜乡、王家乡、洋洞乡。

桥头区,辖6个乡:桥头乡、三益乡、官田乡、中益乡、盐井乡、三永乡。

马武区,辖12个乡:马武乡、石流乡、洗新乡、新场乡、木坪乡、都会乡、滥泥乡、五斗乡、三汇乡、六塘乡、黄鹤乡、漆辽乡。

西沱区,辖1个镇、6个乡:西沱镇(辖3个居民委员会)、中兴乡、黎场乡、王场乡、沿溪乡、坡口乡、万朝乡。

沙子区.辖8个乡:沙子乡、湖镇乡、冷水乡、金铃乡、蚕溪乡、水田乡、栗新乡、香水乡。悦来区,辖6个乡:悦来乡、龙沙乡、鱼池乡、长岭乡、楠木乡、大沙乡。

1957年3月21日,划出大歇区的下路、大柏、三星、三树、天泉5乡,马武区的五斗,三汇、六塘3乡,恢复下路区,区公所驻下路坝。

1958年9月27日,全县实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一般以乡为基础建立人民公社,村适当调整改为管理区,下设生产队、小队(也称连、排)。下路乡、大柏乡、天泉乡合并成立下路人民公社。西沱镇并归中兴乡,成立中兴人民公社,黄水乡改建为国营黄水农场。楠木乡并进长岭乡的改良、长兴、桂花、石井、双河5个村,改建为国营大风堡农场。长岭乡其余5个村并归悦来人民公社,滥泥乡改名为万宝人民公社。10月1日,全县各公社、农场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全县计8个区,1个镇,54个人民公社,2个农场,463个管理区(大队)8个居民委员会。行政区划如下:

城关镇,直属县领导,辖5个居民委员会。

大歇区,辖华丰、双庆、灯盏、河坝、大歇、凤凰、大河7个公社。下路区,辖三星、三树、五斗、六塘、三汇、下路6个公社。

石家区,辖洋洞、黎家、双河、万胜、石家、临溪、河嘴、王家8个公社。桥头区,辖桥头、三永、三益、中益、盐井、官田6个公社。

马武区辖马武、木坪、漆、黄、万宝、都会、石流、新场、洗新9个公社

西沱区,辖中兴(含3个居民委员会)、王场、黎场、沿溪、坡口、万朝6个公社。沙子区,辖沙子、蚕溪、栗新、水田、金铃、香水、湖镇、冷水8个公社。悦来区,辖悦来、鱼池、龙沙、大沙4个公社。黄水农场,直属涪陵专署领导,县里代管。大风堡农场,直属县领导,

1959年7月1日,双河公社并进万胜公社四五区队,改建为国营双河农场;冷水公社与湖镇公社合并,改建为国营冷水农场;洋洞公社和万胜公社一、二、三区队并归国营黄水农场。改建后,全县8个区,1个镇,49个公社,4个农场。4个农场和城关镇直属县领导。

1960年7月,华丰公社和光大队的黎明、和光、中坝(蔬菜)3个生产队划归城关镇,与原有的3个蔬菜生产队合并,成立蔬菜农场。

1961年1月,下路公社分为下路公社、大柏公社、天泉公社5月,撤销4个农场,恢复为6个公社:撇黄水农场,建立黄水公社、洋洞公社;撒大风堡农场,建立楠木公社;撤双河农场,建立双河公社;撤冷水农场,建立冷水公社、湖镇公社。5月25日,增设黄水区,驻黄水坝,辖黄水、洋洞、楠木、双河、冷水5个公社,42个大队,149个生产队.湖镇公社划归沙子区领导,辖4个大队,18个生产队。7月,划入城关镇的黎明、和光、中坝3生产队归还华丰公社。9月25日,石家区公所由石家公社迁到临溪公社。

1962年3月26日分大歇公社增设干柏公社,分蚕溪公社增设港店公社,三永公社分为三合公社、永和公社。6月,中兴公社划出3个居民委员会,恢复西沱镇,仍属西沱区领导。8月,华丰公社中坝生产队划归城关镇,与原3个蔬菜生产队合并成立蔬菜生产社。

经过调整,至1962年底,全县成为9个区,2个镇、60个公社8个居民委员会.498个大队,70972户,252858人。行政区划如下:

城关镇,直届县领导,辖5个居民委员会,1个蔬菜生产社。

大歇区,辖8个公社:大歇、干柏、华丰、双庆、灯盏、河坝、凤凰、大河公社。下路区,辖8个公社:下路、大柏、天泉、三星、三树、五斗、六塘、三汇公社。石家区、辖5个公社:石家、王家、黎家、临溪、河嘴公社。

桥头区.辖7个公社:桥头、三合、永和、三益、中益、盐井、官田公社。

马武区.辖9个公社:马武、石流、木坪、洗新、万宝、新场、漆辽、都会、黄鹤公社。

西沱区,辖1个镇、6个公社:西沱镇(辖3个居民委员会)及中兴、黎场、王场、沿溪、坡口、万朝公社。

沙子区.辖8个公社:沙子、栗新、湖镇、金铃、水田、蚕溪、楼店、香水公社。悦来区.辖4个公社:悦来、龙沙、大沙、鱼池公社。

黄水区,辖5个公社:黄水、楠木、双河、洋洞、冷水公社。1964年10月,中兴公社新建大队划归西沱镇。

1966年2月,华丰公社黎明、和光生产队划归城关镇,成立红卫生产大队。

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中,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瘫痪1968年10月,从县到大队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1日,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分别恢复区公所、公社和大队管理委员会、镇人民政府。同日,城关镇改为南宾镇;石家区改名临溪区,马武区改名马武坝区;三合公社改名三店公社.楠木公社改名东木坪公社,大柏公社改名金彰公社,新场公社改名新乐公社,水田公社改名金竹公社,双河公杜改名枫木公社,并将以序数命名的大队改用地名命名。

1983年11月25日,公社改为乡.设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1983年12月2日,干柏公社并入大歇公社改为大歇乡,驻大歇塘;香水公社并入金铃公社.改为金铃乡,驻金铃坝;大沙公社并入龙沙公社,改为龙沙乡,驻油榨房;盐井公社并入中益公社,改为中益乡·驻中坝场;撤中兴公社、并入西沱镇。

1984年5月16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大歇区改名南宾区辖南宾镇,区公所驻南宾镇,撒销桥头区,将所属三店乡、永和乡划归南宾区;桥头乡、三益乡划归悦来区;中益乡、官田乡划归沙子区:临溪区石家乡划归黄水区。6月22日,决定南宾镇仍直属县领导。

1985年底,全县为8个区,2个镇、55个乡,8个居民委员会、499个村,100587户,428645人,行政区划如下:

南宾镇·直属县领导,辖5个居民委员会,以及红卫大队和蔬菜生产社。

南宾区,驻南宾镇城北路辖9个乡,83个村:大歇乡,驻大歇塘,辅18个村;凤凰乡驻狮子堡·辖9个村;双庆乡,驻渡船口、辖10个村;华丰乡,驻华丰祠,辖10个村;大河乡、驻大河嘴.辖5个村;河坝乡·驻河坝场.辖4个村;灯盏乡.驻灯盏窝、辖12个村三店乡驻碾盘店,辖7个村;永和乡,驻哭儿塘,辖8个村。

下路区,驻下路坝,辖8个乡.68个村:下路乡.驻下路坝,辖12个村;金彰乡,驻沙浩辖9个村:天泉乡,驻土堡寨,辖6个村;三星乡,驻三星伴月,辖9个村;五斗乡,驻五斗坝,辖7个村;三树乡,驻赵家店,辖9个村;六塘乡.驻六塘坝,辖7个村:三汇乡·驻三汇场、辖9个村。

临溪区,驻冠头场,辖4个乡,49个村:临溪乡.驻冠头场,辖18个村;河嘴乡,驻河嘴场,辖13个村:王家乡,驻王家坝,辖11个村;黎家乡,骈黎家坝,辖7个村。

马武坝区,驻马武坝,辖9个乡,55个村:马武乡.驻马武坝,辖9个村:木坪乡,驻马湾石,辖6个村;都会乡,驻双流坝,辅3个村;万宝乡,驻滥泥坝、辅4个村;石流乡、驻新场,辖5个村;洗新乡,驻洗脚溪,辖10个村;漆辽乡驻干河沟,辖5个村:黄鹤乡·驻黄鹤坝,辖5个村,新乐乡,驻榜上,辖8个村。

西沱区,驻西界沦,辖1个镇、5个乡,3个居民委员会、78个村:西沱镇、驻西界泥、精

3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黎场乡·驻黎场辖11个村;王场乡、驻王场,辖17个村;沿溪乡、驻沿溪场,辖12个村;坡口乡、驻坡口场,辖12个村;万朝乡,驻万朝.辖11个村。

沙子区.驻沙子关,辖9个乡.55个村:沙子乡,驻沙子关,辖6个村;湖镇乡,驻湖镇辖5个村:官田乡,驻宫田坝,辖6个村;中益乡,驻中坝场,辖9个村;金竹乡·驻马颈子。辖4个村;栗新乡.驻干家牌,辖6个村;金铃乡,驻金铃坝,辖7个村;蚕溪乡.驻高塝子,辖7个村:楼店乡,驻港店场,辖5个村。

悦来区,驻悦来场,辖5个乡.60个村:悦来乡驻悦来场,辖14村;鱼池乡.驻鱼池坝辖10个村;龙沙乡,驻油榨房,辖16个村;桥头乡,驻桥头坝.辖16个村;三益乡,驻三教寺,辖4个村。

黄水区,驻黄水坝.转6个乡,51个村:黄水乡,驻黄水坝,辎6个村;石家乡,驻石家坝,辖9个村:东木坪乡,驻大地坪、辖10个村;洋洞乡、驻三台坪,辖4个村;枫木乡.驻双河口,辖14个村;冷水乡,驻冷水溪,辖8个村。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8)

1988年属黔江地区。

1997年随黔江地区改属重庆直辖市管辖;同年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代管石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5个自治县。

2000年6月,撤销黔江开发区,石柱县改由重庆市直管。

1996年,全县面积3013平方千米,人口约47.8万人。辖4镇50乡。县政府驻南宾镇。

1999年3月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1999]42号)批复同意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凤凰乡政府驻地由磨盘村迁移至高岗院村,并将大歇乡高岗院村划归凤凰乡管辖。

2000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辖南宾、西沱、临溪、黄水4个镇和大歇、凤凰、灯盏、华丰、双庆、河坝、大河、三店、永和、下路、金彰、天泉、三树、三星、五斗、三汇、六塘、王家、河嘴、黎家、马武、黄鹤、洗新、新乐、漆辽、木坪、都会、万宝、石流、中兴、王场、黎场、沿溪、坡口、万朝、沙子、栗新、金竹、金岭、湖镇、卷店、蚕溪、中益、官田、悦来、鱼池、龙沙、桥头、三益、东木坪、冷水、枫木、洋洞、石家54个乡。

重庆石柱未来发展规划(崛起之路重庆石柱)(19)

2001年7月2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1〕127号)批复同意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将58个乡镇调整为32个乡镇,其中撤销撤销南宾、西沱、黄水、临溪4个镇及大歇、凤凰、灯盏、华丰、双庆、大河、三店、永和、河坝、下路、金彰、三树、三星、五斗、三汇、六塘、天泉、马武、石流、木坪、都会、万宝、黄鹤、漆辽、沙子、蚕溪、卷店、栗新、湖镇、官田、中益、东木坪、洋洞、冷水、悦来、龙沙、鱼池、黎家、中兴、王场、沿溪、坡口、万朝等43个乡,保留枫木、河嘴、洗新、新乐、金铃、金竹、石家、桥头、三益、王家、黎场11个乡,新设12个镇、9个乡。大歇、三河、三星、万朝等4个乡建镇条件暂不成熟,仍维持乡建制。调整后,全县辖12个镇、20个乡:南宾镇、西沱镇、下路镇、悦崃镇、临溪镇、黄水镇、马武镇、沙子镇、王场镇、沿溪镇、龙沙镇、渔池镇、大歇乡、三河乡、万朝乡、黎场乡、三星乡、六塘乡、桥头乡、三益乡、王家乡、河嘴乡、石家乡、冷水乡、枫木乡、中益乡、洗新乡、黄鹤乡、龙潭乡、新乐乡、金铃乡、金竹乡。

2002年7月3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2〕123号)批复同意将木坪乡更名为龙潭乡。2002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51.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6万人。辖12个镇、20个乡,11个居委会、496个村委会。

2004年9月28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4〕243号)批复同意冷水乡政府驻地由冷水溪迁移至菜子坝。

2009年12月30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9〕198号)批复同意撤销三河乡、桥头乡、万朝乡、大歇乡、冷水乡,设立三河镇、桥头镇、万朝镇、大歇镇、冷水镇。此次调整后,石柱县辖17个镇、15个乡:南宾镇、西沱镇、下路镇、悦崃镇、临溪镇、黄水镇、马武镇、沙子镇、王场镇、沿溪镇、龙沙镇、渔池镇、三河镇、桥头镇、万朝镇、大歇镇、冷水镇、黎场乡、三星乡、六塘乡、三益乡、王家乡、河嘴乡、石家乡、枫木乡、中益乡、洗新乡、黄鹤乡、龙潭乡、新乐乡、金铃乡、金竹乡。县政府驻南宾镇。

2013年11月12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3〕88号)批复同意撤销黄鹤乡,设立黄鹤镇。调整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辖临溪、黄水、南宾、西沱、悦崃、龙沙、鱼池、下路、沿溪、沙子、马武、王场、三河、桥头、万朝、大歇、冷水、黄鹤18个镇和三星、六塘、王家、河嘴、洗新、新乐、龙潭、黎场、金竹、金岭、中益、三益、枫木、石家14个乡。

2015年10月10日,市政府(渝府〔2015〕49号)批复同意石柱县撤销南宾镇、下路镇,设立南宾街道、万安街道、下路街道。南宾街道辖原南宾镇新开路、老街、横街、正街、红井、城东、双庆、红星8个社区和城北、勇飞、河坝、黄鹤、梁峰5个村,街道办事处驻五一路9号(原南宾镇人民政府驻地);万安街道辖原南宾镇较场坝、下街、红卫、华丰、城南5个社区和灯盏、沙谷、龙坪、黄鹿、宝坪5个村,街道办事处驻城南路1号(原县财政局驻地);下路街道辖原下路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建镇街1号(原下路镇人民政府驻地)。调整后,石柱县辖3个街道、16个镇、14个乡。

2016年11月21日,重庆市政府撤销石柱县枫木乡,设立枫木镇。

2021年县辖西沱、黄水、悦崃、临溪、马武、沙子、王场、沿溪、龙沙、鱼池、三河、大歇、桥头、万朝、冷水、黄鹤、枫木等17个镇,黎场、三星、六塘、三益、王家、河嘴、石家、中益、洗新、龙潭、新乐、金铃、金竹等13个乡,南宾、万安、下路3个街道,204个村、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84个村民小组、179个社区居民小组。

参考资料:重庆地方志,重庆石柱县人民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