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高招还是贱招,
能赢的就是好招。
——《正义的算法》
文丨旧故麻袋
∨
暌违荧幕已久的陈柏霖终于“杀”回来了,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眼里只有“程又青”的“李大仁”,那个在《我可能不会爱你》里偷偷暗恋了程又青十多年的李大仁。
从《蓝色大门》中的阳光男孩张士豪,到《观音山》中的迷茫青年丁波,从《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深情男人李大仁,到《后会无期》中的邋遢老师江河,陈柏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角色演绎,事实也证明了陈柏霖的确是那种“天赋型选手”,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十分出彩的演绎。
这一次,他突破舒适圈,再一次尝试新的板块,在《正义的算法》里饰演一个信奉“金钱至上”,看着贱痞,实则内心充满正义感的“毒舌律师”刘浪。
刘浪这个角色人如其名,性格有点“浪”,嘴巴有点“贱”,不仅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得理不饶人、讲话直接、尖酸刻薄,还经常在法庭上大放厥词。在正经人眼里,他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来不管什么正义,我只在乎当事人的最佳利益”。
虽然《正义的算法》是一部台剧,但实际上它的表现形式更像是一部日剧,表情浮夸,这就是为什么它的框架虽然只是一部律政剧,看起来却和日剧《胜利即正义》如此相似,因为陈柏霖饰演的刘浪,人设和古美门太相似,而郭雪芙饰演的菜鸟律师林小颜和真知子的人设太相似,唯一的不相似的地方是在第一集就出现的可爱萌娃刘良良。
也就是因为这个“不定项”,《正义的算法》被赋予了更多有意思的看点,比如刘浪和刘良良之间的“父子养成”,为该剧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正义的算法》被诟病最多的是前两集,无聊的剧情,夸张的演绎,念白式的台词,劝退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若不是后来听了朋友的建议,坚持看下去,也不知道后面的剧情竟然会变得这么香。所以还没看剧的朋友们,熬过前两集,你就能看到一部真正的律政职场剧。
两集一个案件,短小精悍,每个案件都聚焦当下最热门的社会问题,能从案件中窥见现实生活里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就拿前两个案子来说:“果冻案”聚焦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劳工案”聚焦的是弱势群体权益问题。
《正义的算法》最大的优点是抓住了律政剧的精髓,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件事情的“真相”都是非黑即白,有时候律师能做到的就是保证弱势的那一方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
刘浪和林小颜的人物性格都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原则性,人物形象立得住。
刘浪是一位知名精英律师,出门就是西装套组,爱钱、自负、利益至上。
林小颜是一枚新人公益律师,顶着一个泡面头,戴着一副笨拙的眼镜,单纯、热心、正义至上。
林小颜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爱打抱不平,一心追求心中终极的正义。刘浪精于算计,算钱、算人、算心,也算法律,他追求的正义是为委托人计算出最优解,求得令他们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也许你会片面的以为刘浪不配做一名律师,因为他内心没有“正义感”,但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最能让人信服的结果,也就是他用他的方式在“维护正义”。
在刘浪眼里法律是一把标尺,用法律去计算,才能让正义得到最优解。像林小颜那样横冲直撞的追求正义,有时候反而会把事情弄巧成拙。
“果冻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刘浪作为黑心企业的代理律师,奉行一切以委托人利益至上的原则,反倒能让林小颜的委托得到应得的赔偿,给孩子救命。
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律师,机缘巧合,对手变战友,两人既要为了共同目的“不得不”合作,又因为观念和立场的不同而产生大大小小的冲突,“黄金搭档 欢喜冤家”组合模式,他们之间始终都留有一个严肃的议题,那就是:何为正义?
林小颜所在的聚信律师事务所,不在乎诉讼费的多少,专门做公益案件,帮扶弱势群体,追求正义。但她们却只能挤在杂乱无章的办公室,为钱发愁,更多时候,她们是被动的一方,是弱势的一方,也是经常输掉官司的那一方,正义在她们的手里“一文不值”。
而刘浪,虽然利益至上,但并非毫无底线,他一门心思想要成为律所的合伙人,奈何老板只拿他当工具人,他有善良的底色,随着剧情推进,他也被林小颜的理想派所感染,作为务实派的代表,他这样的人物成长路径更真实,而且用利用法律的漏洞来赢得正义,也不失为一种“帅气”啊!
当然说是律政剧,但实际上它的轻松喜剧风格会更胜一筹,一部分是来自萌娃刘良良和叱咤律政界刘浪的日常相处,一部分是来自整体的剧情风格,案件虽然会沉重,但导演适时会用喜剧来化解这种沉痛,搞笑的同时不乏深思,虽有弊端,但利大于弊,我个人反倒不喜欢煽情细分,这样喜剧化处理也不错。
总的来说,《正义的算法》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电视剧。剧情中的事件和人物没有片面的好坏、对错之分,而是侧重于在一个个案件中追寻关于正义的“算法”。
最后提一下,《正义的算法》由迪士尼 和B站联合出品,没想到吧,竟然是“双厨狂喜”。或许它不是出彩的一部作品,但它足够耳目一新,它有温暖的底色、也有紧张的对弈、还有轻松的氛围,在观剧同时还能获取些许思辨与启发,如果你恰好最近剧荒,这部剧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