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二十四节气都有什么(二十四节气究竟是哪二十四个)(1)

节气产生于我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反映了农时季节,在农村是家喻户晓。随着中国古历外传,节气也广为流传。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是相间排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运动的位置来决定的。那二十四节气究竟是哪二十四个呢?

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称为”气“,逢双的为中气,称为“气”,合起来就是节气,现在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阴历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也就是各月都有一定的中气,比如正月的中气为雨水,二月的中气为春分等。依次类推,节气与节气之间或中气与中气之间,平均相隔30.4368日,而一个朔月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阴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渐推移,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就不在月中了,而移到了月末,那么下一个月很可能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下一个节气了,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被作为该农历年的闰月。

我们知道,节气是属于阳历的范畴,因为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来制定的。在公历里,每月各有一个节气与一个中气,上半年节气总在每月的6日左右,中气总在21日左右,下半年的节气总在每月8日左右,中气总是在23日是左右,一般最多相差一两天,所以很容易记忆,在我国的民间还流传着有“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记住这二十四节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