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年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李治走完了自己56年的人生。六天后,他的儿子李显坐上了皇帝位置。可当了不到两个月皇帝的他,就被自己的母亲拉下了台。

这是唐中宗李显咎由自取,还是她母亲武则天野心太大?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个事情。

长期患病的李治离开人世的时候,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他似乎在冥冥之中想到了日后的麻烦事情,他执意留下了一个遗诏,安排了这么几件事情。一是自己死了后七天出殡,让皇太子在他的灵柩前即位。二是以后遇到决断不了的国家大事,由天后武则天拍板或者要听取她的意见。三是对于自己的陵园修建要俭约而为,不可把摊子弄得太大。四是停止建设劳民伤财的万泉宫、芳桂宫、奉天宫等等。

唐中宗为什么承认武则天(还是母亲野心大)(1)

我们看,高宗李治的第一条留言应该是说给武则天和文武大臣的,他知道那时候武则天已经拥有绝对权力,但他不能让李唐天下改弦易辙。他想,即使武则天权重如山,也不一定能改变天下的颜色。但是,他一定还心存芥蒂。

高宗的第二条留言是说给皇太子李显和裴炎等朝臣们的。李治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比不上李弘、李贤。他虽然多次给李显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李显是一个没有本事的家伙。李治比谁都清楚这一点。而李弘、李贤死了,天下只有交给李显了。他心中充满了无可奈何。675年,李治病情加重时提出了让武则天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结果,郝处俊、李义琰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些人坚持要李治守住李渊、李世民打下的大唐江山。没办法,李治一直带病执政。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并没有把这个遗诏说给武则天,他要让裴炎“受遗诏辅政。”当然李治心里也很明白,武则天是一个进宫多年,久经磨练,是一个高手,是一个很有手腕和心机的女人。他希望武则天能够辅佐儿子打理朝政,但他绝对不希望改变大唐的旗帜。

按照高宗李治的愿望,宰相裴炎操作这件事情。几天后,28岁的李显当了皇帝,把自己的母亲尊为皇太后。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实际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武则天首先调整充实了宰相班底,刘仁轨、刘景先、裴炎等等一杆子人马走上了重要岗位。武则天很是信任裴炎,并按照高宗李治的遗言,让他位居宰相之首。随后,武则天采用掺沙子的方式调整了地方配置,让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牵牛将军郭齐宗分别进驻并州、益州、荆州、扬州都督府。

可是对这个人事安排反对最为激烈的是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还有李显背后的韦氏及韦氏家族。

唐中宗为什么承认武则天(还是母亲野心大)(2)

为了尽快走出皇太后的阴影,羽毛未丰的李显竭力培养皇后家族的势力。嗣圣元年的新年刚过,李显把韦妃立为皇后,把与韦氏同门的韦弘敏塞进了宰相班子,把只有七品芝麻官待遇的老丈人韦玄贞提拔成了五品大员——豫州刺史。

这让朝臣们心里一阵阵发凉。裴炎、刘仁轨等人苦心经营了一辈子,既有丰富的参政经验,又有深厚的人际关系,突然一夜之间要与几个歪瓜裂枣同堂为官,心里很是不舒服。

李显还十分拿不住,还想立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也就说让他当上事实上的宰相。这时候,裴炎不愿意了。虽然高宗留下了让裴炎辅政的要求,可是李显极不靠谱的做法,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裴炎的反对没有引起中宗李显的回心转意,他反倒很生气地给朝臣们说,这天下是我的,我都可以把它交给韦玄贞,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侍中?

唐中宗为什么承认武则天(还是母亲野心大)(3)

这哪像一个皇帝说的话呀?裴炎一看这家伙实在是一个扶不上马的阿斗,他必须尽快给太后武则天汇报。

本来就已经很生气了,一听这话,武则天哪能允许儿子瞎折腾?

与裴炎商量之后,武则天决定废了李显。

684年(嗣圣元年)的二月初六,武则天把文武百官召集到东都洛阳乾元殿商量事情。李显煞有介事地坐在皇帝位子上,正在等待百官朝拜。突然,裴炎等一批人马闯进乾元殿,中宗李显还没有回过神来,裴炎宣布了武太后废黜李显的诏令。那时候,侍臣们立即执行了武太后的命令,把李显拉下了皇帝位子。李显在情急意乱之中大呼我有何罪,遭到了母亲武则天的厉声呵斥,并宣布他为庐陵王。

当年四月,李显被遣送到了均州(今天的湖北郧县)。

今天,我们慨叹武则天充满野心的时候,又不得不哀叹李显的咎由自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