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在你眼中,广州最醒目的标签是什么?是美食,是粤剧,是迎春花市,还是其他?

文史学者、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周松芳指出,晚清以降,广州最醒目的标签,当非“吃在广州”莫属,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起于明代的“少不入广”,在很长时间里,远比“吃在广州”闻名。

广州无创城市有哪些(读创今日荐书从)(1)

《不妨长作岭南人》

周松芳 编

古吴轩出版社

2022年7 月

周松芳近年肆力岭南饮食文献研究,在他看来,“食在广州”名谚之兴,实是晚近以来的事,尤其是上海开埠之后,粤人逐鹿上海,大为时人侧目,“食在广州”也藉由沪上发达的传媒而肇兴,尤其是北伐胜利之后,风头一时无两,由此定格人心。

最近,由周松芳编辑的随笔集《不妨长作岭南人》出版,书中文章的选择与编排,可谓慧眼独具,寄情于史。该书集许地山、邵潭秋等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士,以不同眼光、不同角度、不同语言风格的多层次、体验式讲述,围绕广州近现代以来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的线索,呈现在历史风烟中广州人的生活状态、民风民俗、文化态度,以及永远在发展变化中的广州城市形象。

《不妨长作岭南人》由五编构成,分别为:“南国乐园”“独特民性”“无边风月”“中华之光”和“食甲天下”。周松芳介绍,本书所选文章,在关于广州宏观印象的文章之后,便首风月而次饮食。所选篇目,先按类别,再按年代先后排列。其中既有“客人”的观察,也有“土著”的体会,还有长期客居他乡的特殊体会。入选的这些文章,大多数是普通读者甚至专业研究人员所未经见或不曾注意到,更不曾被引用过,而不少还是名家之作。

“近现代以来,世事白云苍狗,广州的形象面貌,一直处在大的变化之中,如何一编在手,既见出广州的不变的特质,也见出其新变后的面貌,委实不易,然也勉力以为。本册所选文章,努力持客观公允立场,以见出那个时代广州的真实风貌。”周松芳说。

审读:谭录岗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