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读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一定会为其中男女主人公,悲情的爱情故事而动容。

《孔雀东南飞》在开篇,就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结局(再读孔雀东南飞)(1)


曾经,我也认为他们是为爱赴死的有情人。就如同《梁祝》中,二人双双化蝶那般。

然而,当我今时今日再读《孔雀东南飞》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我在读序的时候,对其中提到的“建中年”,以及焦仲卿的官职“小吏”产生了兴趣。

建安中年时,汉献帝刘协称帝。而这个刘协就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携天子已令诸侯”的那位汉末皇帝。

结合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焦仲卿的官职只是一个小吏,我再来读《孔雀东南飞》。字里行间却发现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其实是焦仲卿一手促成的。

是焦仲卿“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刘兰芝。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在动荡的政治时期,一个官场上的小吏,只能在民与官的夹缝中生存,他没有自己的思维决断,只依赖上层官员的指示做事。

焦仲卿在面对母亲要把他的结发妻刘兰芝赶走这件事情上,虽然也试图反抗,但最终还是向权势(他的母亲)妥协,就像他在官场上向官员妥协一样。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结局(再读孔雀东南飞)(2)


你随着故事继续往下读,便会看到焦仲卿是如何一步步“杀死”了刘兰芝。

焦仲卿送走了刘兰芝,但他偏偏又给了刘兰芝一个渺茫的希望。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就是这个承诺,加速了刘兰芝的死亡。如若当时分离时,他对刘兰芝只是美好的祝福,祝愿她找到更如意的郎君,也就不会有《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篇。

我们再来看刘兰芝回到了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当刘兰芝的母亲看到,女儿自己回了娘家,很是惊讶。听女儿讲述自己并无过错,只是无端被婆婆赶了回来。出于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她十分伤心。但在诗句的结尾,这个疼爱自己女儿的母亲,也在逼迫刘兰芝改嫁。

在母亲看来,改嫁给太守的儿子是刘兰芝更好的婚姻归宿。但这却是以爱的名义在操纵着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刘兰芝身上,却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女儿着想。

而对于刘兰芝,一个被休妻回到娘家的女子,在娘家是没有地位的。当她脾气暴躁的哥哥要她改嫁时,她没有反抗的余地。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结局(再读孔雀东南飞)(3)


此时,焦仲卿又在做什么呢?

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做。在他把刘兰芝送回到娘家后,他就回去上班了。一直到他听到刘兰芝改嫁的消息才急匆匆回来。

他一回来,对刘兰芝的态度显然就是兴师问罪。而正是这一次,他与刘兰芝的交谈,直接导致了刘兰芝的死亡。

他是这样说的,“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更是对刘兰芝隐形的操控。此时此刻,刘兰芝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黄泉下相见”。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结局(再读孔雀东南飞)(4)

再看诗歌的末尾处,“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在听到刘兰芝跳水自尽的消息,他又是什么反应呢?“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焦仲卿在树下到底在想什么呢?他在徘徊什么呢?

回到诗歌的创作背景,我就有些明白了。焦仲卿的死并不完全是因为刘兰芝。如果他是为爱赴死,那当他听到刘兰芝自尽的消息后,应该是决然的跟随。然而他却在徘徊了一阵子之后,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想来也是,翻来覆去想到自己事业不起色,娶了这个么个好媳妇也没了,活着倒也没啥劲头,倒不如一死,一了百了。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结局(再读孔雀东南飞)(5)


写在结尾

经典总是常读常新。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可以让你对自己感兴趣的每一字,深入地思考,用自你的认知来解读书中的故事。这些读过的故事,也就真的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纳为己用。

如若,以后在爱情中遇见如焦仲卿般只想用爱来操控自己的人,你务必要看穿他的伪善,莫让自己陷入爱的悲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90后全职宝妈,一边阅读,一边带娃,文字给予我生活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