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 记者/孙晓静 谭筱 实习记者/吴洁

又是一年盛夏时,青少年“防溺水”成了热点话题。

发放防溺水手环,收看防溺水教育片,开展暑期游泳课程培训……我市为加强学生防溺水教育,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一“夏”防护线。

小手环有大作用

“我认真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坚决做到六不准……”在荷塘区星光小学、红旗路小学、荷塘小学等学校,同学们右手握拳进行防溺水宣誓。活动现场,学校安全员老师为学生佩戴安全提示手环,并讲解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记者注意到,这条绿色的小手环上,可以用记号笔写下日期。神奇的是,如果遇水或是在水中浸泡超过一分钟,手环表面的图案会部分或全部自动消失。

“方便家长监控,一旦孩子私下去玩水,便会出现提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私泳提示手环是市委市政府为有效遏制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手环每盒100条,须佩戴100天,家长或监护人可通过及时检查手环图案是否完好,以监督孩子在远离监护视线时是否玩水或私泳。

他表示,希望通过督促重点人群(小学五年级至高二男生)每日佩戴,将监护人防溺水监护责任落到实处,以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游泳课程让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除了发放防私泳提示手环,我市不少学校将学游泳与防溺水有机结合,助力孩子掌握游泳技能,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7月1日,在市二中附小游泳馆内,免费游泳课程正在火热进行。学生们在泳池中训练憋气、蛙泳泳姿。学生们通过男女分班、小班教学的特色形式,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认真学习摆臂等基本动作,逐渐掌握基本要领并不断实践。

防溺水知识讲座暨实践演练活动(发放防溺水手环)(1)

▲市二中附小的学生在游泳训练中。记者/孙晓静 摄

“这是我第一次学游泳,站在游泳池边很紧张。同学们的鼓励,教练的指导,让我放松了心情。”小玲在课后开心地说。

据了解,该课程是该校开设的体育特色课程之一,目的是“不出校门就能让孩子们学游泳”,目前在五年级开展,全年级7个班共373名学生参与其中。

校方表示,在校学游泳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还能有助于班级团结向上。除了专业有序的课程教学,泳池内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让孩子们“学中乐”、“乐中学”。

同样,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荷塘外国语学校也开设为期五天的暑假游泳夏令营,通过聘请专业游泳教练团队,为孩子们进行防溺水知识培训及游泳教学。

游泳教育试点方兴未艾

“除了理论上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外,更多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游泳技能技巧,熟知水性。”荷塘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夏迎春建议,把游泳作为一项求生技能让孩子学会,提高孩子水中自救能力。同时教育孩子,不轻易下水,不贸然救人,不去未知水域。

据悉,开展游泳教育试点是我市加强防溺水教育又一大举措。

首批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学校为天元区天台小学、凿石小学,第二批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学校为天元区尚格小学、太阳宫小学、滨江小学、二中附二小、银海小学、二中附小、建宁小学、白鹤小学、泰山小学、北师大株洲附属学校、芦淞区何家坳小学、石峰区先锋小学、杉木塘小学。

首批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为天元区湘水湾游泳馆。

第二批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为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游泳馆、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馆游泳健身中心、株洲市二中附小游泳馆。

安全小贴士

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未成年人不擅自下水施救。

水边玩耍“三不”:不在河边、湖边、工地水塘等附近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湖中、池塘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拔水草等。

安全“三要”:要非常警惕和学会辨识自己身边有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要学会游泳技能;要掌握在水中自救自护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来源:株洲晚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