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共济失调吗?共济失调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共济失调是一种对人体有着极大危害的一类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共济失调的危害的重视。共济失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导致患者逐渐失去自主能力,下面就对共济失调的几大症状做一下介绍:

共济失调的症状是应该用什么办法(史上最全的关于共济失调的几大症状)(1)


1、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由于周围神经疾病、脊健后索病变、丘脑病变及顶叶病变所致。患者有深感觉障碍,如关节运动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共济失调征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有明显障碍,闭目难立征阳性。步行时,足向前抛,足跟用力着地,常以目视地面,患者每向前迈出一步都出现摇晃,失去平衡,不能自行控制,肌张力与脱反射均减弱。由于病变不同,还有相应的体征。


2、前庭性共济失调:

躯干方面病变特点是当站立或步行时躯体向病侧倾斜,摇晃不稳,沿直线行走时更明显,常伴有眩晕和眼震,头位改变时对其有一定影响,四肢共济运动大多正常。视觉可以纠正,因而睁眼时症状减轻。病变越近内耳迷路,症状越重。前庭功能试验如内耳变温试验或旋转试验反应减退或消失。常伴听力障碍。常见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和脑干病变。


3、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病变者表现为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者表现为病变同侧肢体性共济失调。躯干性共济失调下肢障碍重,坐位、站立时摇摆不定,双脚分开距离较大,上下身动作不协调,方向不定,向前后、左右倾倒,犹如醉汉步态,语言呈吟诗样。


4、大脑性共济失调:

主要发生于额叶、濒叶、顶叶、枕叶、拼服体等部位病变时。额叶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如同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比较轻,在站立或步行时出现,少见闭目难立征、辨距不良、运动迟缓、眼球震颤等症,强直性反射明显,常伴有触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以及病理反射、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5、肢体性共济失调:

肢体性共济失调又称运动性共济失调。坐位时不发生明显的摇晃,站立时双脚分开,步行时呈醉汉步态.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时,病侧出现指0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肌张力低下,IN反射减弱或消失,轮替动作失常,意向性震颤,书写障碍,反击征,爆发式语言.吞咽障碍等.病变影响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时可有眼震。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皆不稳。


除上述症状外,共济失调的常见表现有的还会出现视神经萎缩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眼睑下垂,有的有痴呆等智力障碍,或癫痫样阵挛,偏执倾向;有的有心脏病、心脏扩大,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心动过速;有的肢体偶有闪电样疼痛或麻木,但常无客观浅感觉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