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秋季开学没多少时日了。

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的上学操心了,尤其是就读小学而且上学期成绩倒数几名的孩子,以及下半年的9月以后生日的幼儿园孩子,他们将面临着留级还是不留级的现实选择。

留级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面子的事,而应该是成长中的一个出路。

究竟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永远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

我们在这里按下不表,先来了解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澳大利亚籍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的经历。

学渣7年考倒数第一逆袭成学霸(孩子留级也能成第一)(1)

黄教授的祖辈是从中国广东潮州去到南洋谋生的那一批人,天生就具备了先辈遗传下来的勤劳聪明的基因。

他在马来西亚出生,在家里7个孩子中,他排名老七,也就是满崽。

读小学的时候,他刚开始也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成绩当然也就不怎么好。

于是,他留级了两次。

也许是他学了几遍同样的内容后,找到了熟能生巧的感觉,加上他也碍于“留级生”的羞愧,到了第三次,他开始在学习中得到了掌握知识后的鼓励与成就感,由此找到了自信。

有一回,他的某科目成绩考到了全班第一,他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越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以后,他一举摆脱学渣的阴影,完美转身为一名积极进取的学霸,先后进入五星级卓越学校的槟城韩江中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学习,最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正是得益于留级时多重复多遍地了解学科和知识,他逐渐对陌生的领域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从求学时代到后来的治学、研究,他一直保持着广泛的兴趣,在经济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宇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学渣7年考倒数第一逆袭成学霸(孩子留级也能成第一)(2)

他在经济学上做出了世界级水平的贡献,与人合作开创性地发展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如今这位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已经成为在世界顶级经济学杂志 (Top 10) 发表论文最多、且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华裔经济学家。

从黄有光的故事来看,留级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一旦人们引导得好,也会催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绽放出炫彩的成才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