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飞最近重看一部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电影:“惊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这是一部非常写实又节奏明快的冷战电影,值得推介其中,电影中的甘迺迪总统说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浅谈孙子兵法中的战术三原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孙子兵法中的战术三原则
文|邓飞
最近重看一部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电影:“惊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这是一部非常写实又节奏明快的冷战电影,值得推介。其中,电影中的甘迺迪总统说道:
“What is it that Sun Tzu says? A war is a moral contest and they're won in the temples before they're ever fought.
孙子说什么了?战争是道德较量,从开战之前,他们就在庙堂中决定了胜负。”
非常纳闷,《孙子兵法》里面真有这么一句?
笔者估计,电影编剧是把《孙子兵法》中的“计篇第一”提及“故经之以五事”中的“道”,当成Moral contest;把“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中的“庙”,当成temples了。
这个误读实在太大了!
《孙子兵法。计篇第一》中的“经之以五事”,是指在战前对战争的胜算作五个方面的估计分析,其中排第一位的是“道”。但这个“道”,并不是指战争的道德性,并不是判断战争是否属于正义之战。
道,孙子的定义非常清晰,毫不抽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也就是说,令民众与君主想法一致,从而为君主不计生死危险地参战。这纯粹是一种对上下是否齐心一致的客观分析,并不涉及正义不义的道德判断。
要知道,上下一心并不等于一定是正义之战。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可是上下一心要打清朝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场正义之战,反而充分反映日本社会的军国主义特性。
孙子兵法的“道”,单纯指君臣是否同一应战而已,与正义不义的道德性并无必然关系。上下一心,也可以是不义之战,例如甲午中的日本,上下同一,一致想要击败清朝中国,割占中国领土和朝鲜半岛。
正义之战,也未必能上下同心,例如南宋北伐,收复国土,这是正义之战,却没有得到南方臣民们普遍支持,偏安一隅是主流民意!
因此,孙子兵法中的“道”,更多是指士气morale,而不是指道德性morality。
至于“庙算”,是指出征前,朝廷君臣在祖庙内进行的战前胜算评估。庙,是指祖庙、宗庙;算,是指评估得算筹,一种古代朴素的量化方法工具,所以这里的“算”是名词,不是作动词“计算”。把“庙”译成Temple可以,但绝不等同西方古代的宗教神喻式预测。
虽然在春秋时代,各方诸侯在出征之前,也会在朝廷或者宗庙上进行占卜(龟卜和易卜),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但从孙子看来,对道(是否上下一心)、天(是否占据天时)、地(是否占据地利)、将(是否有良将)、法(是否有法度)等五个方面,作敌我双方的客观优劣比较,比诉诸求神问卜,来得更加重要。《孙子兵法。用间篇第十三》中用一句:不可取于鬼神。
最后,《孙子兵法》有一句名言:“兵者,诡道也。”也就是说,军事,是一门讲究以诡计来误导对手的学问。这听着好像很有道理,但又好像是一句“阿妈原来是女人”的永恒正确的废话。如何理解呢?下回讲讲。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本人所属,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