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则新闻,与每个影迷息息相关——
豆瓣被罚了。
豆瓣不是第一次被罚了,每隔一阵就会爆出相关的新闻。
罚款、整改、关停评论、封禁小组……
而早有对豆瓣不满的网友,呼吁封杀。
今年事态进一步升级,豆瓣被处罚次数达20次,多次顶格处罚。
这累计高达900万的处罚金额,让网友们意识到了严重性——
豆瓣要完了?
支持豆瓣的网友们,连夜进行了一波「野性消费」。
纷纷购买周边产品。
一场「抢救豆瓣」行动正在展开。
说到底,因为豆瓣是中文社交网络中无可替代的存在。
尤其对影迷来说,它的意义实在重大。
曾经的豆瓣,是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小众趣味的自留地。
而曾经的豆瓣电影,是中文互联网最好的电影社区。
很多人看一部电影前,都会习惯性地打开豆瓣查看分数。
数据显示,全国主流媒体的电影资料、评分、评价有80%都引自豆瓣电影。
为什么?
评分的相对公正性。
国内电影评分网站中,只有豆瓣能对标烂番茄、IMDB。
原因在于,豆瓣初衷就是一个纯粹的书、影、音交流平台。
最初的用户,也是一小撮单纯的文艺爱好者。
正如豆瓣官方简介所写:
「媒体让老少咸宜的大片无处不在,对只适合一群人的东西却显得力不从心。……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曾经的豆瓣社区,虽然用户的鉴赏水平和审美偏好各有不同。
但基本都能够在评论区理性讨论。
就拿249万人打出9.7分的《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最热门的几篇影评中。
既有零门槛直抒胸臆的观后感;
也有相对专业的文本分析;
还有自行翻译、带有科普性质的幕后花絮。
就算是颇为「刺眼」的一星差评,也没有挨骂。
反而激起了热烈的讨论。
正如评论所说的,在豆瓣「不管文字功底如何,思想深度如何,每个小人物对任何事物都有权利拥有她的感受。」
配套的豆瓣电影TOP250榜单、豆瓣鑫像奖评选、年度观影报告……
共同构建起了乌托邦一般的电影社区。
豆瓣电影成功接过了BBS的接力棒,延续了中文电影评论生态。
也捧出了很多影评人,乃至导演。
8.8分的纪录片《四个春天》导演就是一位「豆红」。
他的豆瓣相册里,还留有这一影片的重要起源:「《四个春天》与豆瓣有着特殊的缘分。」
这都确立了豆瓣在影视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让影迷有归属感,乐于在豆瓣发表观点。
也让普通观众渐渐建立了对豆瓣评分的信赖。
不仅如此,豆瓣还是一个有温度的社区。
有豆友给一部不存在的电影《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创建了条目。
他极尽艺术爱好者之所长,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
「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
「融梗」电影《公民凯恩》情节,将卡夫卡、加缪和杜尚都随手糅入剧情。
后来,这部不存在的电影,在豆瓣收获了2457人想看,207人看过。
以及若干脑洞大开的评论。
堪称大型行为艺术现场。
这是影迷之间心照不宣的恶作剧。
而这,在其他网站是不可能发生的。
以及各种温暖的细节。
去世影人、豆友的页面上,有献花的温情选项。
年度观影报告,不仅给出观影数量,还打造了很多情境。
比如说深夜的观影记录时,会被特别显示。
在疫情期间,影院关门。
这些日子里的观影记录,也被特意归类,成为一种独特的纪念。
此外,曾经的豆瓣小组,也极具多元化和包容性。
它以爱好导向,涵盖了文娱、生活、消费、文化的方方面面。
聚集了很多小众趣味,甚至是稀奇古怪的习惯。
不仅有极简小组,也有反极简小组。
有下厨房小组(同名APP的雏形),还有炸厨房小组。
甚至是排便障碍的豆友,都能与12480个人报团取暖。
总之,不管你有多奇怪冷门的癖好,都能在豆瓣找到同好。
在这里没有人是「怪人」,特立独行也能够被尊重欣赏。
随着豆友越来越多,豆瓣早已在方方面面出圈。
激发了影视创作的灵感。
《失恋三十三天》改编自豆瓣神贴。
作者原本是分享真人真事,结果因为讨论声高涨,变为日更的小说。
最后被导演发掘,买下改编权,意外成为票房爆款。
《和陌生人说话》第四季取材于「抠门女性联合会小组」。
「5年内抠出两套房」的奇闻引发很多人关注。
组员的消费观也在全网引发很多讨论。
还有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一篇采访《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衍生自豆瓣海德格尔小组的一篇求助帖:
「我是农民工,请问要如何才能入读大学?」
令我们看到了求知的可贵。
但这样的豆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变化在豆瓣电影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开分标准飘忽不定。
有的作品,3千多条评价就开分。
但有的,1万多评价,还没有评分。
有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国产剧普遍开分晚。
尤其是很多一上线就口碑扑街的。
在热播过程中,基本都处于锁分状态。
此外,短评区对评论进行了部分隐藏。
无法查阅所有用户的评价。
对此,平台给出的回应是为了「防止水军」。
被折叠的评价都属于「与影片无关」或「包含人身攻击」的内容。
没有具体的折叠标准,就让一些观点隐身。
可以说有悖平台秉持公平的初衷。
很多豆友对「反水军」的观点不买账。
认为是片方为屏蔽负面观点,动了手脚。
还有,评论区恶意打分现象泛滥成灾。
饭圈的暗斗严重侵扰着豆瓣的评分生态。
很多条目都成了对家撕逼的战场。
粉丝为了账号的权重,还特意养号,为很多没有看过的作品打分。
2020年末,一本新书就因此突然涌进大量评论。
结果被图书编辑发现,这些评论都驴头不对马嘴。
他极为不满地控诉了这一行为。
更为严重的是,水军刷分已经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不少豆友曝出,有人私聊自己做水军,收钱打差评。
此外,还有为了宣泄情绪恶意刷分的现象。
比如曾被官媒盖章的烂片《抗日奇侠》。
在东京奥运期间,民族热情高昂时,居然被一拥而入打了五星。
一夜之间,从3.4分涨到了6.7分。
而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评分则从9.3跌到了8.7。
这些都无疑对豆瓣电影的公信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而权威性的评分系统,原本是豆瓣的立身之本。
从「精神家园」到「乌烟瘴气之地」。
豆瓣的口碑一落千丈。
变化的根源,和众多娱乐八卦小组脱不了干系。
最为著名的鹅组,最初以「消解明星光环」为主张。
内容犀利尖刻,毫不留情,也因此多次被搬运到其他平台。
日积月累,影响力已经可匹敌曾经的天涯。
渐渐地,也引起了粉丝、明星团队、甚至是明星本人的关注。
杨迪作为资深组员,就经常被拿来调侃。
但更为负面的影响是,明星经纪公司为了维护形象,难免伸出资本之手。
粉丝为了维护偶像声誉,也暗中窥伺。
以至于,鹅组账号也明码标价被倒卖。
随着饭圈入侵、资本介入。
小组内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
造谣、诬陷的帖子不在少数。
常常连带豆瓣被多位明星告上法庭。
毋庸置疑,小组带来了流量,用户数量激增。
但这也让豆瓣变了味。
豆瓣审核越来越严,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观点表达。
氛围也越来越有戾气,什么话题都能吵起来。
其他版块也受到严重波及,到处可见偏激、极端的骂战。
诗人北岛在豆瓣分享了一首诗歌。
结果因为曾与余秀华的争执,被网友集体围攻。
71岁的他不堪其忧,关了评论区。
结果造成,不仅仅是非豆瓣用户不满。
豆瓣内部也生出矛盾。
书影音用户觉得小组乌烟瘴气、毫无营养。
应该让豆瓣回归书影音的初心。
而小组用户则觉得书影音用户是「遗老」,拉垮了豆瓣。
互相都想割席。
其实,在很多组员心中,很多娱乐小组算得上一个致力于为社会不公正现象发声的良好平台。
比如鹅组,在疫情期间监督湖北红十字会、收集求助渠道。
还关注春蕾计划出现的劫女济男的问题。
这些都远超出了娱乐范围,涉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
而今小组存在的问题。
比如非黑即白的舆论环境,饭圈当道,资本为王等。
其实都与互联网整体舆论环境密不可分。
很多小组作为娱乐八卦的聚集地,也不可避免地折射了这些问题。
造成了不良后果,连带关联板块深受其害。
如今,豆瓣回归纯粹的唯一方法,恐怕就是与娱乐小组割席。
但不可否认,小组已成豆瓣最重要的流量来源和破圈的关键。
对此,阿北曾经说过:
「最理想的是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之间不矛盾。」
可流量与初心,终究难以兼得。
无论如何,身为影迷,鱼叔还是愿意看到豆瓣活下去。
犹记得十年前阿北写下:
「豆瓣是想帮人发现真实生活里的好东西。」
的确,曾经的豆瓣做到了。
它让我们在主流之外,发现被埋没的宝藏。
在庸常生活中,点亮热爱的「火花」。
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己。
豆瓣让我们不断去发现,那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价值。
诚然豆瓣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是最具价值的中文互联网之一。
希望豆瓣能够走出困境。
中文互联网,需要豆瓣这样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