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9日一连两晚,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莞市文化馆和洪梅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2022年东莞市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惠民演出之“鼓舞声声、展望未来” 晚会和少儿粤剧曲艺专场晚会在洪梅镇轮番上演。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1)

此次活动演出的主角不仅有众多优秀文艺代表,更有本土的洪梅青少年、市民家长,他们一同登上“家门口”的舞台,联手带来“一出好戏”。线下观众看得兴致盎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线上网友不停刷屏,为“云享”文化大餐打call。据统计,线上直播观看喝彩达5.3万人次。

节目形式多样,丰富基层生活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2)

身着古典汉服,梳着高高的发髻,曼妙的舞姿,将国韵之姿展现得淋漓尽致……10月28日晚,由洪梅青少年带来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拉开了“鼓舞声声、展望未来” 晚会的帷幕。此次演出倾情演绎了10余个精彩节目,涵盖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多个舞种,既有群舞也有独舞,表演形式多样,富有创意,为观众带来一场舞蹈盛宴。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3)

在少儿粤剧曲艺专场晚会中,《洛水梦会》《虞姬》《红豆相思》等经典作品轮番上演,悠扬的唱腔、精彩的演出赢得戏迷阵阵掌声。

当晚,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陈映荷带来原创经典粤曲作品《莞邑新歌》,为粤剧演出助兴添彩,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4)

“演出很精彩,没想到小朋友都这么厉害,动作、神情等细节拿捏很稳,声情并茂,把粤剧演绎得非常好,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来观看表演的沈女士说。

线上线下畅享“文化大餐”

本次演出通过“线上 线下”双线模式为广大市民开启“云上之约”,让更多人足不出户畅享文化盛宴。

在“文化洪梅”微信号直播看到,众多观众在线上积极互动、转发点赞,直呼“过足戏瘾”。“工作忙没能去现场,在线上也能观看,确实很惠民。”有观众说。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5)

据不完全统计,两场演出共受到5.3万人次观看喝彩,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百姓生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与满意率。接下来,洪梅将深耕宣传文化土壤,努力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生产与共享并重,丰富文化资源信息,探索构建文化资源的传输共享机制,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家门口”的大舞台,群众登台“当主角”

建在“家门口”的舞台,自然由市民群众当“主角”。记者注意到,在这两场演出活动中,由洪梅镇青少年组成的演艺团队多次登上舞台,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6)

当晚,《虞姬》节目让观众印象深刻,其饰演者——洪梅少儿粤剧班成员凌静是土生土长的洪梅人,今年只有12岁,从小受本地粤剧文化以及家庭文化影响,二年级就开始练习粤剧,至今饰演过七八个不同角色。

“在家乡的舞台表演,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欢,非常的开心和满足。”凌静说,粤剧让她认识了更多朋友,不仅收获了快乐,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未来想当一名粤剧演员,让更多人了解粤剧文化。”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7)

孩子登台表演,家长也“不甘示弱”。市民谭先生作为家长代表登台,与花旦同台搭戏,演绎粤剧《帝花女》,赢得满堂掌声。“我女儿是粤剧进校园的学生,目前已经在广东省粤剧学院学习四年了,受女儿的影响,自己也慢慢地喜欢上粤剧。”谭先生表示,洪梅镇在传承与保护粤剧文化发展不错,希望有关部门继续给予支持,培养好下一代,把粤剧这个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洪梅少儿粤剧班导师唐沛文介绍,本次晚会邀请粤剧名家以及组织新旧学员一起进行专场演出,通过一带一的方式将粤剧文化由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以此潜移默化传承粤剧文化,也希望通过这次表演,让大家更加坚定走粤剧表演之路,为洪梅粤剧发展做贡献。

洪泽区文艺演出活动(家门口的大舞台)(8)

近年来,洪梅镇积极与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等团队粤剧进村社区、进校园、进文化馆,开展粤剧培养项目及粤剧培训课程,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让青少年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粤剧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发展。

【撰文】夏颖燕 张仕婷

【通讯员】洪梅宣

【作者】 夏颖燕;张仕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