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义先生著旧体诗词集《借月唱晚》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年9月28日《甘肃日报》“阅读”版刊登拙文给予推荐。

端午感兴文天祥诗词注音版(盛世歌咏伴诗香)(1)

盛世歌咏伴诗香

——魏义旧体诗词集《借月唱晚》读后

张平生

手捧魏义先生新著旧体诗词集《借月唱晚》,仿佛在月色如练的静谧夜晚,倾听一位老报人用古典诗章形式的咏唱,令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生活的绚烂。

魏义先生,人皆称魏公。其根柢发于陇中旱塬,英华灿于陇上报苑。性惠质实,真率儒雅。曩时供职于省级党报近四十春秋,采写各类新闻作品浩如星海。在其祖父的熏陶下,从小就背诵古诗词。读高中时,承蒙语文老师、著名诗人夏羊先生的悉心教诲和点拨,对文学的兴趣日趋浓厚。后来在西北师范大学函授部中文系受教五年,比较系统地阅读文学典籍和传统诗词,奠定了文学创作之基。在新闻编采之余,抽暇撰写了一批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

魏义自言,对传统的旧体诗词,虽喜诵读,心向往之,惮于严格规范的格律,却不敢妄叩诗门,以至延宕于知天命之年后,方才“诗思初萌”,沉醉“学步”,并乐此不疲。油然而生“晚岁不知老将至,又踏层峰望眼开”的惬意。于是闲暇寄情于文翰书画诗章,广阅博闻,识见独具,砚耕亦勤。咀华萃英,每成词章。多年前曾有《探珠集》刊行。退休后闲居“借月轩”,常于朝暾夕晖,观兰山烟岚,听大河涛声;春红秋紫,夏云冬雪;忘情山水,向往林泉;眼前之景,幻化意象;心物交融,每有所寄,辄成诗句。月色如练,书斋静谧,霜鬓染翰,集腋成裘,遂成宏编矣。取书名《借月唱晚》,新著出版,渐博美誉,此乃盛事矣!

端午感兴文天祥诗词注音版(盛世歌咏伴诗香)(2)

2021年9月28日《甘肃日报》“阅读”版刊登拙文给予推荐。

盖诗词者,言情怀志之具也。其在魏义先生,倘有所见,偶有所感,诗情萌发,炼字造句,发乎情,言其衷,讽其事。聊抒胸臆,咏世化人。兴观群怨,其功昭昭也。

对于寓居了五十年的兰州,魏义每游必有诗。“垂柳婀娜滴清响,修竹青翠依云根”(《雨中登山》)“碧树绿茵着玉妆,青峰翠苑雕冰颜”(《谷雨骤雪》);每行陇上,抑或海外游踪,必有诗。“九天青女散繁霙,百里幽峡烁晶莹”(《宕昌官鹅沟观雪景》);“蓬莱流霞耀三岛,泾河喷珠洌千泉”(《重上崆峒山》);“城垣残堡流古韵,珊瑚扇贝色斑斓”(《张掖丹霞咏》)。萍踪所到,大好河山、名胜风物,总能激发他的诗情。特别是他写亲情、桑梓、故旧的一些诗,至为亲切,比比皆是。“儿时攀树摘榆钱,母唤乳名牵挂肠”(《春日忆往》);“短剧天籁传妙曲,泥土植根野花发”(《敬赠四叔》)。“土豆稀疏一线望,聊可充饥度荒年。忽闻垄埂传人声,讵料偷芋某老汉。负载沉重难起身,羞愧嗫嚅腿抖颤。父亲恻隐即饶恕,扶翁背芋到田边。”(《灾年一背篼洋芋》)灾荒年月,一背篼洋芋,可救全家性命于旦夕。当年家父对那个老汉家人病残困境的恻隐宽厚,让魏义终生铭记,流注于笔端,让人唏嘘落泪。魏义有不少诗写祖父母、母亲、父亲等亲情,读来感人至深。有儿时的温馨:“爷爷讲神话,嫦娥舞广寒。奶奶发糖果,众孙绕膝欢。父亲巧烹调,美味薄酒筵。慈母烙甜饼,香气溢庭院。”也有当年的艰难:“世事难料为农夫,劬劳犁田伴星辰……野菜谷糠度灾年,饥肠空腹酸水吞。”更有亲恩难报的兴叹:“寸草难报三春晖,望断白云泣湿衫。”也不乏抒写他们那辈人独特经历的诗篇,“不堪回首老三届,擦肩高考垂泪别。下乡方晓务农苦,栉风沐雨面似铁。”(《忆知青下乡·一》)还有个人的情感回忆,体谅妻子当年的辛勤:“拂晓越岭劳执教,正午下山烹菜饭。”世事纷呈,诗情萌动于字里行间。

端午感兴文天祥诗词注音版(盛世歌咏伴诗香)(3)

魏义有八首诗写他的老师诗翁夏羊,“霜影秋光逐逝波,八秩诗翁策杖吟。病骨老鹤九皋鸣,清声玉振悠悠心。”读诗如晤面,仿佛又看到了诗翁夏羊清癯的面庞,孜孜不倦的“杏坛执教劳瘁身”。 从20世纪40年代到兰州解放前夕,当时在兰州上大学的夏羊,刀丛觅诗,抨击黑暗,发表了大量呼唤“时代的春天”的进步诗篇。夏羊在解放后发表了千首歌咏盛世的美律新诗。魏义在定西中学读书时,承蒙夏羊多年教诲,至今念兹在兹。

魏义先生做人处世智慧有容,著文作诗真情洒脱;大步流星走路,豪放潇洒喝酒。其性情全然表现在他的诗章里。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 读《借月唱晚》,当可感知作者在咏物言事、缘事抒情方面营构的妙境。值得一提的是,他吟咏梅、兰、竹、菊、松、荷、水仙等词章,当是其追求浩然正气,崇尚君子之风的写照。行文至此,情不能己,因作一律,赞魏义《借月唱晚》刊行:

彩霓霞云巧手裁,梅兰借月浅深开。

稻粱须待兰台走,岁月多情华发摧。

大步流星常洒脱,闲吟对酒自悠哉。

清秋唱晚斜阳景,化作诗章寄素怀。

辛丑仲秋于二爨堂


端午感兴文天祥诗词注音版(盛世歌咏伴诗香)(4)

张平生,別署二爨堂

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

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常务理事

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甘肃张芝书法院特聘教授

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书法)专家评委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黄河诗社社长、《黄河诗阵》主编

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书法评论兼善,尤以独具风格的“二爨”书体立足书坛,活化了“二爨”的当代创作形态。近年创作、撰写的大量书法作品、书法评论文章及格律诗,刊载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杂志、《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书法赏评》《大众书法》《诗词家》《甘肃诗词》及《黄鹤诗苑》《诗话春秋》《今日头条》等报刊、网络媒体。

二爨堂链接

张平生:黄河之滨

张平生:契文玄象

“小爨”临习

张平生戊戌秋诗辑

文化地图中的书法亮点

南中谒“二爨”

当代“书法功臣”马积森

王清洲的色彩与墨象

王正强艺术人生的价值坐标

胸中丘壑 笔底烟岚

张平生戊戌秋冬诗辑

二爨堂拜年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