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宋朝亡于柔弱,明朝亡于刚强,汉唐两朝刚柔并济,所以造就出汉唐盛世。明朝作为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它曾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

诚然,每个王朝的建立和灭亡都有其必然的原因,也受到过后人的争议,但都没有像明朝这般争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无非几个方面,首先明朝皇帝大多个性鲜明。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1)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少时讨过饭;明成祖朱棣夺走侄子的皇位;明武宗朱厚照爱游乐;再包括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爱炼丹的嘉靖皇帝,以及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其他皇帝几乎全都是昏君。

再者,虽然不能说明朝的政治非常黑暗,但终归是不怎么清明,因为它存在着几个非常复杂的机构,即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亦被称作两厂一卫,两厂却又被有权势的太监把持。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2)

类似于这种直属皇帝领导的特务机构,在历朝历代实属罕见。再加上庞大的文臣集团,这几股势力明争暗斗、党同伐异,在无形中消耗着明朝的国力,明朝灭亡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党争。

再一个就是清朝的刻意抹黑,众所周知,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无非都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在《明史》之外的其他史书(《明史》是清朝编写的),会发现明朝的皇帝并没有明史中说得那样昏庸,甚至比明史阐述得更合理,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画像。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3)

时至今日,在提到朱元璋的时候,我们首先就会联想到鞋拔子脸、超长下巴、肥头大耳、还有一脸的麻子,现存于世的十多种朱元璋画像,基本都是这种风格。

不过在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画像全都是假的,因为画中朱元璋所穿的衣服、根本就不是明朝服饰,其中有秦汉的,还有清朝的。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4)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分析,朱元璋的长相绝对不会太差,如果他真的是个丑男,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也不会心甘情愿把义女马秀英嫁给他。其次,朱元璋虽然没有读过书,但绝对是雄才大略、智慧过人,从他给子孙们取名的方式,便可见一斑。

作为草根出身的皇帝,必然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因此他才会费尽心机集中皇权,为了让大明江山传承下去,朱元璋甚至在子孙们的名字上做文章。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5)

《左传》有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里的五材其实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但与五行又有本质的区别,这里不详细的叙述了,五材是指构成万物的五种物质。

朱元璋认为,如果子孙的名字中,都包含着这五种物质,那么天下必定会牢牢掌控在他们的手中。细心地去研究就会发现,明朝皇室子孙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便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组合,比如朱棣这一脉的十六位皇帝。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6)

朱棣的名字中有木,朱高炽的名字中有火,朱瞻基的名字中有土,朱祁镇的名字中有金,朱见深的名字中有水。这种组合方式正好是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此类推

当然,一个王朝的兴盛与灭亡,并不是靠名字来决定的,这个举动只是说明朱元璋的心思与智慧非同寻常。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真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历史的发展规律。

明朝第16位皇帝分别是哪16位(明朝一共16位皇帝)(7)

不单单是大明王朝,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社会阶级矛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谁也更改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