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钓鱼,永远是我们钓鱼人不变的流程,不过,不少钓友在打了窝后,不知道如何判断鱼儿是不是进窝了,特别是钓大鱼的时候,因为不知道鱼儿有没有进窝,而放松了警惕,导致发生跑鱼的惨剧,可以说是痛彻心扉了。因此,懂得观察鱼儿是否进窝非常关键,而如何判断,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1、试窝
一般在我们打窝时,讲究一个试窝,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少量的饵料,比如鸽子蛋大小的饵料先小规模的试窝,因为是野钓,所以如果有条件咱们可以同时打3~5把手竿,分别按伞状打出去,这样利于我们多个窝点同时诱鱼,同时量也不大,比较经济实惠,一般情况下只要有鱼群进窝,浮漂就会摆动,同时会有极小的鱼泡不间断但是无规律的浮起,如果没有鱼泡则会有鱼花是不是泛起,这些都是试窝后,如果鱼群进窝后的表现。
2、水面翻花
很多钓友,特别是新手,由于钓鱼的次数不多,经验积累的少,对于水面反应的鱼情判断有所欠缺的。其实,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水面的波纹还是能提供很重要的鱼情信息的。这个“波纹”指的就是鱼翻花,也就是鱼花。比如说发现水面有水波纹交织、水花翻动或是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这些现象说明钓点周边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在搅动水面,要知道水体自己是不可能出现搅动的。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尝试区分是不是目标鱼造成的了。不同的鱼类造成的“波纹”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不过,总的来说当发现水面附近有水体搅动而出现“波纹”了,就一定是鱼儿进窝了,此时钓手该做的就是提起精神,准备战斗!
3、察看水的混浊度和水草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汇集的中央大多水色会相对混浊一些。首先相对混浊的水体,会保证水底光线较弱,鱼类能够较好的荫蔽本身,不会被掠食者捕杀。其次是由于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普通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选择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混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证。有时我们野钓中会选择有水生植物的周边作为钓点,这也就是“钓鱼钓草”的缘由。水中有比拟密集的水生植物时,鱼类藏身其中,既是一种自我维护的屏障。同时水生植物有极强的光协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普通来说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中央,鱼类的可食用的美食也是最多的。当我们选择有水草、水葫芦、浮萍以至是树枝等杂物等钓点做钓时,鱼类游动时会使得这些植物晃动,我们能够经过察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别钓点四周能否有鱼。
4、鱼津和浮漂动作
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被称为鱼津。通过观察鱼津,钓友也可以判断窝中有没有鱼。所以首先钓友需要区分鱼津和地津。地津是水底淤泥、沉积物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它会导致水底缺氧和鱼类起伏,地津气泡大小不等,露出水面后容易破裂,位置也相对固定。而相比较来说,鱼津自身含有鱼类的粘液,通常大小均匀,对于地气不言破裂,位置也不固定。垂钓时,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津,钓友们就得做好准备了。当浮漂出现动作之后,我们需要迅速地区分是小杂鱼闹窝还是目标鱼上钩。小杂鱼闹窝的时候,浮漂会出现上浮下顿感,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漂相,当浮漂出现标准的顿感动作时,这就说明我们的目标鱼出现啦!
大鱼进窝最明显的特征是原本不断的小鱼咬钩突然停止,静静的,这时,只要是判断饵料的黏度和硬度没问题,就不要忙着看钩上饵料的情况,防止惊走大鱼。最后,再判断大鱼的种类,采用相应的对策,主动的出击,把握好机会,做到有的放矢,就会有好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