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背唐诗,多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并不能体会诗的美。现在再读这首诗,透过诗人的眼去看窗外的柳树,垂下的柳条好像绿色的丝带,细嫩的柳叶并不是自己生长的,是调皮的春风像剪刀一样,一点一点裁剪出来的。多丰富的想象力啊,好像不是春天带来了春风,而是春风吹过,才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的诗(咏柳贺知章古诗分享)(1)

  •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 妆:装饰,打扮。

  •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 裁:裁剪。

  • 似:如同,好像。

  • 贺知章咏柳的诗(咏柳贺知章古诗分享)(2)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贺知章咏柳的诗(咏柳贺知章古诗分享)(3)

    背景简述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贺知章咏柳的诗(咏柳贺知章古诗分享)(4)

    贺知章是唐朝非常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存世不多,但流传甚广。贺知章与大部分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不同,他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状元,年少成名,一生旷达潇洒。他当过礼部侍郎和工部侍郎,唐玄宗当皇帝时,也非常赏识他。直到八十多岁,贺知章才致仕回乡,写下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戳中了不少游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