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多年,带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纺织洼地,一跃成为中国纺织业的第六大板块,并且在六大板块中份额超过五分之一,获得国家长丝面料产业园、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金字招牌,实现年产聚酯纺丝50万吨、化纤长丝面料和印染布20亿米、服装5亿件,形成“聚酯-切片-纺丝-加弹-织造-染整-成衣”的一条龙纺织产业链,并以绿色高端纺织产业集聚为主导,构建泗阳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缆、家居建材等产业多元化集群发展新格局,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建设省内全域一体化的“成绩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江浙沪一体化吴江的未来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江浙沪一体化吴江的未来发展(江苏苏州吴江以)

江浙沪一体化吴江的未来发展

短短十多年,带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纺织洼地,一跃成为中国纺织业的第六大板块,并且在六大板块中份额超过五分之一,获得国家长丝面料产业园、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金字招牌,实现年产聚酯纺丝50万吨、化纤长丝面料和印染布20亿米、服装5亿件,形成“聚酯-切片-纺丝-加弹-织造-染整-成衣”的一条龙纺织产业链,并以绿色高端纺织产业集聚为主导,构建泗阳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缆、家居建材等产业多元化集群发展新格局,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建设省内全域一体化的“成绩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建成效初显

2008年以来,吴江在“南北共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纺织业优势,紧密结合泗阳资源禀赋,聚力打造以纺织业为主的“吴江(泗阳)工业园”。目前,园区累计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28个,总投资565亿元,解决就业人口近5万人。吴江转移落户泗阳企业46家,投资全部在亿元以上,总投资超360亿元,其中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9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8个。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8.2亿元,完成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并在全省45家南北共建园区综合考评中连续7年获评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南北共建、产业转移的亮点。

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双赢发展

建园初期,吴江就明确提出“要把吴江(泗阳)工业园作为吴江产业转移的一个基地,吴江产业升级的一条出路”,因此,两地之间的合作,既有吴江对泗阳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更有两地间资本的合作、项目的转移,逐渐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园区承载、社会各界全面参与的南北合作交流态势。特别是在省内全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园区的建设便成为吴江雄厚的产业优势与泗阳土地、用工、环境等优势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有效载体。

筑巢引凤,规划先行。按照“集约精致、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原则,园区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工业区详细规划以及排水、电力、环保等专业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大力推动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两地政府已出资建成了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及浙江路、苏州大道等七纵七横道路框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园区面积也扩大到17.8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力快速提升。

深化合作,全面共建。吴江、泗阳两地政府每三年签订一次《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南北挂钩合作协议》,两地党政领导每年互访考察,并就南北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共建等多个事项进行商讨,形成合作意见。12年来,两地累计交流近60次,吴江先后选派输送十几名优秀干部到共建园区和扶贫一线挂职,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泗阳也选派年轻干部来吴江挂职锻炼。除了常态化的互访交流、干部挂职、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基础合作外,两地还积极探索合作新层次,不断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旅游、电商和金融等领域延伸,实现两地乡镇之间、部门之间、商会之间全方位的对口交流。

统筹谋划,应势而动。共建工业园,重点在项目,关键在产业。吴江泗阳工业园从有利于对接苏南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长远考量,统筹谋划产业转移和项目招引,努力在泗阳形成“吴江板块”。一是产业转移、分工协同、联动发展。为切实推动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发挥吴江、泗阳各自优势,构建两地产业耦合、分工协作的良性共生循环体系,吴江积极引导企业把泗阳作为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地。吴江转移的46家入园企业,都是有规模、技术含量高、绿色环保、符合泗阳产业特色的成长型企业,并非传统的淘汰产业转移和简单地原样搬建,而是设备、技术、管理等全方位的再升级,与吴江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科技研发与成功转化配套,分工协作、联动发展。二是共同招商、信息共享、招大引强。吴江以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全力推动泗阳打造先进制造业产能集聚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向园区引导落户。得知某上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计划投资扩产新材料项目,出于园区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吴江第一时间与泗阳沟通协商,经双方不懈的努力和洽谈,项目成功落户园区,总投资20亿元,占地369亩,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建筑新材料30亿元,纳税2亿元以上,成为泗阳重特大龙头项目之一。三是积极引导、战略布局、抢抓先机。吴江现有18家主板上市公司和54家“新三板”上市公司,部分企业因产业战略布局,需要在长三角区域新建大型项目。吴江与泗阳共同努力,积极与企业沟通研究,在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成功将上市企业招引布局泗阳。现全球最先进的年产300万吨差别化功能纤维及50万吨再生纤维项目成功落户,总投资超180亿元,用地约3500亩,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万余个,将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为园区构建新兴绿色纺织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并带动泗阳打造全国最大的家纺面料基地、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针织产业集聚区。随着吴江最大的纺织项目落户泗阳,恒天、中林等央企纷纷来到泗阳投资,产生“一只燕子带来一群燕子”的效应。

构筑“飞地”新框架,谱写全域一体化新篇章

吴江充分考虑与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衔接,创新探索南北产业转移新路径,依托共建园区的平台,发挥吴江和泗阳各自优势,探索合作推进新一轮“飞地经济”,更好地推进省域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为此,吴江与泗阳于2019年8月签订了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合作协议。

经过半年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6月29号,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成功启动,为南北合作搭建全新的载体。

作为两地深入合作的新产物,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区规划范围12.8平方公里,由双方协商制定园区空间及产业规划,共同探索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并研究建立“公司 基地”发展模式,吴江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泗阳重点建设产业基地,实行跨界统筹联动发展。园区将围绕绿色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等“2 1”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构建泗阳城西南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底,园区工业销售突破400亿元,实现五年再造一个县域工业经济总量目标,为未来泗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截至目前,在吴江泗阳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已启动建设4.56平方公里,债券融资15亿元,投入园区道路交通、水电管网、供汽、供热、污水处理、邻里中心、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并于今年上半年新招引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240.48亿元,其中吴江重特大龙头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全面投产后可实现销售280亿元,纳税超10亿元。

从“区中园”的工业项目入园到“飞地经济”植入,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跨空间进行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标志着两地合作广度、深度进一步升级,开启了一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这既能为吴江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及战略产业分工布局提供空间与可能,又有助于为泗阳带去管理、人才、技术、资金,以及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推动其加快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体系,进而实现两地产业耦合、资源互补、协调发展、全面共赢,在新一轮区域合作与竞争的赛场上跑出更好成绩,为省内全域一体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