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DP概述

首部格式

tcp与udp的典型应用(UDP协议概述TCPVS)(1)

图1

UDP和TCP一样都使用IP作为网络层协议,TCP数据报被封装在一个IP数据包内。由于UDP不象TCP一样提供可靠的传输,因此UDP的报文格式相对而言较简单。

整个UDP首部有如下标识:

二、TCP VS UDP

tcp与udp的典型应用(UDP协议概述TCPVS)(2)

图2

IP packet

tcp与udp的典型应用(UDP协议概述TCPVS)(3)

网络层收到传输层的TCP数据段后会再加上网络层IP头部信息。普通的IP头部固定长度为20个字节(不包含IP选项字段)。

IP报文头主要由以下字段组成:报文长度是指头部占32比特字的个数,包括任何选项。由于它是一个4比特字段,24=16,除掉全0项共有15个有效值比特字段,其中最大值也为15,表示头部占15个32比特。因此32*15/8=60字节,头部最长为60字节。

版本号(Version)字段标明了IP协议的版本号,目前的协议版本号为4。下一代IP协议的版本号为6。8比特的服务类型(TOS,Type of Service)字段包括一个3比特的优先权字段(COS,Class of Service),4比特TOS字段和1比特未用位。4比特TOS分别代表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总长度(Total length)是整个IP数据报长度,包括数据部分。由于该字段长16比特,所以IP数据报最长可达65535字节。尽管可以传送一个长达65535字节的IP数据报,但是大多数的链路层都会对它进行分片。而且,主机也要求不能接收超过576字节的数据报。UDP限制用户数据报长度为512字节,小于576字节。而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实现(特别是那些支持网络文件系统NFS的实现)允许超过8192字节的IP数据报。标识符(Identification)字段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包。通常每发送一份报文它的值就会加1。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字段设置了数据包可以经过的路由器数目。一旦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就会减1,当该字段值为0时,数据包将被丢弃。协议字段确定在数据包内传送的上层协议,和端口号类似,IP协议用协议号区分上层协议。TCP协议的协议号为6,UDP协议的协议号为17。报头校验和(Head checksum)字段计算IP头部的校验和,检查报文头部的完整性。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字段标识数据包的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IP地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