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答题状态是这10天中考备考的关键,考试前的准备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发挥,今天将介绍一些考试的方法技巧和攻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考最后几天如何复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最后几天如何复习(中考前除了看书复习)

中考最后几天如何复习

中考临近,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答题状态是这10天中考备考的关键,考试前的准备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发挥,今天将介绍一些考试的方法技巧和攻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表现为考生对考试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中考备考的最后阶段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和心理暗示

志愿填报确认后,有些家长和同学会出现“后悔”心态:志愿“冲”得太高了,压力使得信心动摇;志愿提交后,才找到也许更合适的方案......无论如何,志愿填报不能反悔,在最后10天,大家要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和心理暗示,调整好情绪。中考录取采取梯度投档,大家的志愿填报方案应该都是恰当的,无论发挥得如何,都有对应的/想去的学校可以保底,这样心态就会好很多。

2. 增加愉快考试的情绪

要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次数多未必是坏事。

中考复习,虽然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太看重分数,不以成败论英雄,应当爱好广泛,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枯燥"的复习也就会有许多乐趣的体会。要放松紧绷的神经,这样,参加中考就会得心应手。

3. 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考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多半是由于平时的付出没有好的结果,而陷入激动状态,长时间心里不能平静形成的。

我们要通过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情绪,使积极的心态面对中考。包括客观分析面前的事实,不让自己产生激动的情绪,这样才能使本来就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笑对困难,易成大事。

4.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教训的重要方法就是分析失败的原因。首先考虑它是怎样引起的?基础不牢、反应迟钝、急躁心理、身体不适、外界干扰、信息不足……

同学们对过去失败要做正确的总结,要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去掉不必要的担忧、摆脱失败干扰,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实际并列起来,总结经验教训,势必走上成功之路。

5.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在日常的高考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

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图片

二、掌握实用的考场经验

目前中考物化和政史采取合考不合卷的考试形式,这需要我们把握好试卷结构,同时根据自己不同科目的竞技水平做有效的时间分配。

当然,完整地做过几套题积累必要的经验和感觉也非常重要。希望下面的几点考场经验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首先要看清试题说明的要求,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心中有数,便于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要注意是否有缺页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各科的时间安排,应按分数比值作相应的分配,当然在实际考试中还要灵活掌握,不要把考试时间卡得太紧,每一科计划的时间都应留有5分钟左右的弹性时间,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因超时而带来的紧张感。如果某一个学科题目较难或者某一学科的分数的比值稍微多一点时间也就应该多一点。要把平时每次考试都当成实际的演练,找到自己理综考试时间分配的合理方案。

2. 缜密审题,扣题做答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一个题目,一定要花必要的时间(约做本题10%左右)看清题目、弄清题意。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比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等,然后根据要求,抓住重点,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

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特别是"逆向题"中的关键词,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等等。审题不认真也会造成大量失分。

3. 先易后难,从容作答

一般来说,遇到一个题目,若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舍车保帅,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

中考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对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4. 易不轻视,难不畏惧

在考场中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试题比较简单或者比较适合自己的胃口而特兴奋,此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要知道在你感到比较简单的同时,也可能大多数考生均有此感,那就意味着谁细心谁就能得高分。有时看起来特别容易、熟悉的题要是改变了关键词或条件,也易出错。

另一种情况是看到试题难度比较大,则应注意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试题对所有的考生都一样,你觉得难,别人也绝对不会感到轻松,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沉着地思考,谁就能得高分。

要静下心来,采用基本方法,按部就班地审题、作图、深入分析,有些看似困难的题就能迎刃而解。特别是信息题,信息量大,文字长,要善于抓住提炼有用信息,这些题目大都属于"高起点,低落点",所用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比较简单。比如2017年全国I卷第18题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这类问题,看似很难,但是一旦明白是考查电磁阻尼,问题便迎刃而解。

考场上切记:"题易人人易,我不大意;题难人人难,我不畏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