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玩过好玩的游戏有很多,而放风筝绝对是最好玩的游戏之一吧?

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放过风筝吧?

说来还挺难为情的,因为我小时候就没有放过风筝,说到这里还挺为自己的童年感到遗憾的。

直到去年蹭着小朋友的童年,我的人生中才第一次放风筝......而且曾多次尝试,风筝都没有飞起来过......一直很羡慕那些能把风筝放到天上去的人。

今天,趁着周末天气好,又再次带着小朋友来了!

看过很多影视剧里都说:要把风筝飞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跑!

也一直把这句话当成了真理,所以每次来放风筝,都是拉着风筝线一个劲地往前跑,结果却总是失败。偶尔遇到风大一点,风筝却是能在空中多待一会儿,可是,这个方法把自己累得半死,风筝在空中最多也撑不过10秒,就会掉下来。

也一度怀疑这样的方法到底对不对?可是想起电影里男女主人公跑得那么欢乐,风筝也飞得那么高,也就打消了质疑。

但是每次来公园放风筝,看到把风筝放得高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的能飞起来的几乎没看见,这些老人家总不可能跑着放吧?而且,风筝飞那么高,也不见他们跑啊,反而是那么悠闲地坐在那。

由此可见,能把风筝放飞靠得必定是智慧,而不是奔跑

电影里那些浪漫地奔跑,其实只是为了渲染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甜蜜,跟风筝能不能飞起来没什么太大关系!

终于把风筝放飞起来了(终于把风筝放飞起来了)(1)

风筝,不是这么放滴

只是这个道理,我今天才明白过来,所以一开始也还是傻傻地跑着放,结果毫无疑问还是失败了。直到亲眼看着一位大爷站在那里把手中的风筝一点一点放飞起来,最后在整片蓝天里一枝独秀地翱翔,我在一旁羡慕不已。果然,他压根就没有跑,把我的智商硬生生给碾压了一遍。

于是,我也站在他旁边照着他的方法做,却没有开口请教,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领悟就能偷师成功,结果证明我的领悟能力没有杨过的水平,估计顶多是大武小武的水平,所以无论我怎样努力模仿都无济于事,风筝始终不听使唤,照样飞撑不过10秒。

几次失败之后,我都要丧失信心了放弃了,这时候旁边一位大妈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告诉我:“放风筝,不能着急,当感觉到风筝在拉你的时候,你要放线,一旦它要松了,你就要赶紧收线,你一定要让你的手感觉到线在拉着你。”她边说边给我示范,果然,风筝在她手上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飞得更顺畅。

一看是位高手,便如实告诉她:“大妈,看来您是高手啊,我还一次都没有把风筝放飞起来过呢!”

大妈听到我这话,显得有些惊讶:“一次都没有飞起来过啊,小伙子,不会吧?我在老家时就经常放。”

遇到这么热心的大妈,我正准备好好请教几招呢,这时候她的小孙子跑远了,她便告诉我按她说地做,便去追她孙子去了。

她一放手,风筝就好像跟我示威似的,立马就掉了下来。这一示威也点燃了我的激情,我还非得把你飞起来不可。

高手大妈走后,我便根据她的提点,反复试验着,因为风一阵一阵的不太稳定,我还是一遍一遍的失败着,有几次飞得已经有两层楼高了,可还是掉下来了,但是风筝的示威,让我拒绝放弃......仍然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直到最后感觉手上的线一直在拉着我,我不得不把线放得越来越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真的飞起来了!

终于把风筝放飞起来了(终于把风筝放飞起来了)(2)

第一次把风筝放得这么高

这简直就是我人生中的里程碑事件,这项新技能总算是get到了。

高兴的我也准备学着风筝达人大爷们那样停下来悠闲地欣赏一会儿,自己的首次成功的果实。

兴奋之余也拿出了手机录了一段视频留个纪念。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风筝还跟我杠上了,还没录一会儿呢,线盘就突然停止了转动,再一看,风筝拉着一根光秃秃的线飞走了,原来是线已经到头了。说时迟那时快,见状,我来不及多想,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了上去,所幸风不是很大,风筝没有往高处飞,而是一直往远处飞,所以风筝线一直有一部分在地面上被拖着走,才为我保留了追上的希望。

这个时候,平时坚持跑步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不一会儿我就追上了地上被快速拖着走的线,一个箭步踩了上去,风筝便再一次掌控在了我的手里,看来这只调皮的风筝还真是大有不把我整倒势不罢休的气势啊。

可这小样显然太小看了我,让你不往高了飞,最后还不是逃不过我的五指山嘛!

盘线的人显然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的玩具风筝,居然还有人能把它放到底,连线这头都没有做好固定。

不过,虽然费了这么老半天劲,但是,我感觉我已经喜欢上了放风筝这项运动!

我是用文字记录美好生活的大钟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