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之流变 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最深层、最根本的是文化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对史籍史料的研究,梳理总结其中那些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强化每个中华儿女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文化的认同,是新时代文史哲研究的重要历史使命。古代文学研究学者王兆鹏教授主编的“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高等教育出版社)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与实践。该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编年系地谱”从学术理念到操作范式,都与传统的年谱有显著不同。丛刊标举“系地”概念,坚持编年与系地并重的理念,创造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活动) 作品”五要素范式,将作家活动和作品写作的时间、地点信息一并考实。丛刊通过大规模考订前人未有年谱之作,或已有年谱但未重视系地的唐宋文人的生活、创作及其交游情况,将唐宋文学的实证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学术层级,既有利于全景式呈现唐宋文学的发展历程、空间变化,也有利于深度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坛风尚、作家互动过程和文学影响,从而深化唐宋文学变化动因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在文学研究中将空间与时间结合起来,通过系地和编年共同形成类似经纬交织的立体结构,将丛刊中各编年系地谱的谱主定位于其中,使得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的古代文学和作家有了与当下勾连的通道,借由空间的维度沟通古今。读者不仅能靠古代文人留下的作品品味历史,还可以依据编年系地谱考订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遥想古代文人当时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并通过这种联想,产生与古代文人的共情,从而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悟。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效果。

  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及中华大地,这从他们留下的山水诗、边塞诗、贬谪文学乃至诸多名胜古迹的石刻、题壁诗中可见一斑。文人习惯于用纸笔记录见闻感受,这些文字流传下来,便是关于这些景物、事件、人物的历史记录。无数这样的记录,书写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丛刊中就有很多关于文人游历或与少数民族交游所见所感的作品的考证和辑录。这些文字材料可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虽然历经劫难,但始终赓续不断,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与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文化密不可分,而文学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固然不可或缺,但文人文学在传统文学中占据着更为显著的部分,因此文人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行走在路上”的生活给文人提供了灵感,促使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千百年之后,当一个中国人面对壮阔河山时,刻在记忆中的诗句可能会脱口而出。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心灵的纽带,是民族成员互相认同的根基之一。而这正是“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推动文学研究深入背后的终极文化价值。

作者:孙璐(高等教育出版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