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2)

西双版纳是云南老牌的旅游地,因放开旅游较早、景色旖旎、风情异域,积累了很大的名气。

但在盛名之下,不少问题被忽视,外界对于西双版纳发展的认识有些模糊,现实的西双版纳是“两面并存”的(参见《西双版纳知道“急”了》)。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3)

玉磨铁路(中老铁路国内段)修到西双版纳

中老铁路开通在即,新格局将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对照过去当下、州内州外,想建好建成“一城两区”,西双版纳该怎么办?

贸易之便,如梦一场

由于山高路绝,元代前中原王朝没能控制这里,元军在征中南半岛时,无意中发现这热带丛林中的小王国,称之为“彻里”,而后断断续续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它即西双版纳前身,明清为车里宣慰司,而傣语一直自称为“勐泐”,20世纪之前,车里宣慰使司即勐泐一直是特别的存在。

究其原委,主要是内地与之交通不便、“瘴疠毒恶,汉人难居”(《西南夷风土记》)、对地缘认知不足,但只要经略得当,它就能在地理价值上发挥应有作用。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4)

茶马古道(仅为大致路线)

这里山丘绵延、丛林茂密、河流纵横,坝子中鱼米丰饶,山丘上茶地散布,顺澜沧江-湄公河直抵老缅泰,沿“茶马古道”连接内地,在古代也天然具备在国际河流中扮演水运中转港角色的可能性,明代《西南夷风土记》才说“鱼盐之利,贸易之便,莫如车里、摆古、缅甸”。

内地商人、马帮把铜、铁制品等输入西双版纳,换取当地的茶叶、樟脑、蔗糖及棉花贩往内地,这一切建立在小农经济与古代小商道的基础上,当周边陆续进入工业时代,西双版纳却迟迟未动,“贸易之便”如梦一场,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衰落到了极点。

地理禀赋与资源依赖

1950年代,西双版纳以一穷二白的面貌进入社会主义,与全国多数地方没什么不同,改革开放前也同全国多数地方一样按部就班,靠地理禀赋吃饭。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5)

山水田园,日子还不错

地理条件的优越,使它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号称“滇南粮仓”、“滇南糖仓”,是普洱茶重要产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此外,地理环境还带来很好的旅游资源,加上民族风情,较早放开旅游,成为旅游胜地。

作为农业州、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成绩斐然的,但其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一些忧虑。仅仅以农业、旅游业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对于在经济上甘于平庸、无所欲求、靠“输血”发展的地州来说也许够了,可西双版纳偏偏想在沿边经济中承担重任,成为沿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6)

景洪市区澜沧江畔

这样一来,只有农业、旅游业是远远不够的,州内一些朝野或已意识到:单纯的农业,附加值较低,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要求不高,以农业作为现代物流的补充产业基础也稍显不足;仅靠旅游延伸的服务业,大抵不出餐饮、住宿、小商业、生活服务行业,抛开“可利用法则”或“首因效应”,旅游业很受局限。

农业、旅游业分别依赖土地资源、景点资源游客接待量,即资源依赖,所以西双版纳的政府经济实力是极其疲软的(参见《西双版纳知道“急”了》),农业、旅游业应定位于区域辅助产业或扶贫手段而扶持产业。

产业认知偏差

地理条件、区位优势还未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或许与数十年来对产业形态的认知产生了偏差有关。

地理禀赋好,开发农业立竿见影,工业方面一开始就没有储备;八十年代,旅游业放开后迅速成长;第二产业零星出现,如糖厂、胶厂、茶厂,以及水电供应,耳听工业地区的环境问题,自己的少数工厂也存在,于是把工业视为生态环境的“洪水猛兽”,所以西双版纳错过一次次工业化契机,既想拥有自主的工业品又不想要工业,成了矛盾的心态。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7)

关累港,顺河而下可达清盛港

外向型经济伴随开放深入而繁荣,西双版纳虽接连老缅,水路可达泰国清盛港,后来还有昆曼大通道加持,但苦于工业基础薄弱,没有自产的、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出口工业品几乎来源于昆明及滇中地区,甚至连出口的蔬菜、鲜花产品,真正产于西双版纳的寥寥无几,过货贸易或转口贸易占主导,出口对经济拉动不明显。

只寄希望于农业、旅游业或房地产业,对“沿边开放示范区”是远远不够的,该对工业有全新认知,一些工业地区为何仍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依赖农业、旅游的西双版纳为何也出现天然林减少、空气污染,恐怕并非所有的工业都是生态环境的“洪水猛兽”。

发达大都市不好复制

由于松江区的对口帮扶,西双版纳总想克隆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但收效不理想,总找不到抓手,原因在于上海发展到今天,该经历的产业阶段一个不差,路一步步走,产业相当成熟,而西双版纳总想一步跨越工业阶段而发展现代服务业。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8)

对口帮扶西双版纳,松江区一隅

殊不知,工业制造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是数字化主战场、高精尖技术的主阵地,工业制造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将长期发挥支撑、带动、保证作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才有发展根基,这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外部基础条件,是大多数小城市和县城所缺乏的。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9)

景洪小都市,高楼越来越多了

西双版纳的高楼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景洪市,原始风貌变化很大,市区给人以地方风貌、泰北风格、内地都市相杂糅的混合感,表面已是小都市,但服务业还停留在基础阶段,构成三产的是传统的餐饮、零售、小商业、生活服务等业态,引进或培育的现代服务业停留在小弱散状态,很难进阶到以信息、金融、咨询、研究设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一定的基础工业制造业)。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0)

就是这样的杂糅混合感

此时可深入了解国家产业发展大局、产业未来发展动态,认识本州在其中的位置,分清本州具备哪项比较优势:原材料优势?劳动力优势?交通枢纽优势?靠近市场优势?周边地区产业生态链集中优势?

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在盯着发达大城市的同时,更要了解兄弟市州的经验与教训,也可借鉴临近的境外地区,如历史过程、气候、资源、地理条件相近的清迈,看看它在如此条件下取得哪些经济或产业成就,为何出现在亚洲百强城市中。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1)

以开放的胸襟接受他者的建言与批评,既为成绩欢呼,又正视差距,才能在不同层面、多方位认识自己,深知自己所处位置,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或构建产业链会更精准。

发达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不好复制,经济进程、产业阶段、发展条件不一样,西双版纳既远离大都市,腹地又极为狭小,人口体量、市场规模小,产业水平不高,发达地区的很多东西,西双版纳学不来。

自主“补工业化”

纵观经济发达的县域,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是打造工业的细分产业集群,以实体经济为主导,一个县域有一两个工业的细分产业支柱,即可成为全国百强县,而一座地级市,拥有几大工业制造业的细分产业集群,即可成为经济大市,辅之以现代服务业,即可成为全国百强城市。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2)

云南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安宁市一隅

目前,在西双版纳羸弱的600亿GDP盘子里,二产占比只有25.1%,比一产高不了多少,25%里面还有一半为建筑相关,于是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只有不到72亿,但应看到,2020年第三产业受冲击下增加值出现负增长,而第二产业却逆势增长,增加值有两位数的增速。

勐海、勐腊还是典型的基础消费性县城形态,缺乏工业基础或支撑,勐海、勐腊的县域城镇化是脆弱的,而城镇化进入后半段的景洪市,仅仅依靠旅游业、传统服务业及房地产业支撑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也是不可能的。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3)

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坝

在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中,应摆脱“资源依赖”,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绿色高效的“补工业化”之路,不同于既往的“工业化”,西双版纳已不能过度地大兴土木,“补工业化”关键在“补”,补农业产品附加值和旅游业局限,杜绝难以治理污染的产业、高耗能产业、与生态有冲突产业,选择适合西双版纳基础条件与位置的产业,两三个工业细分行业即可,如热带农产品工业、橡胶进阶工业、小商品出口加工业,或其他行业。

西双版纳地接老缅,临近泰国,处于大西南与中南半岛之间,航空方面已有储备,具备水路、公路,中老铁路也即将开通,区位优势明显;西双版纳已布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浙商产业园等,目前还有土地成本优势;西双版纳“60%的户籍人口居住在农村,60%的就业人口由第一产业吸纳,60%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农产品经营性收入”,也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4)

基础条件、地理区位不错

“补工业化”有助于农产品在精深加工方向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也有助于旅游业同实体产业连接,利于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对外贸易的水平,面向州内外的商贸物流可借此活跃起来。

西双版纳第二产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深耕两三个工业的细分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农产品工业、橡胶工业、出口加工业或其他工业细分产业集群,可以发挥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土地、劳动力、对外物流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也有助于形成品牌,扩展国内外市场。

走向“一城两区”

今年,云南省给西双版纳州定了今后的目标:“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简称“一城两区”,其中最老火的是“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5)

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发展30多年已有一定基础,但多少与周边地区同质化、州内同类型景点同质化,现代旅游追求差异化,跟别人相似就没有了差异化,资源、产品与境外地区雷同化,在国内或许有空间,放到世界上吸引力就低了,西双版纳接待的欧美游客远低于清迈、琅勃拉邦,很大原因就在于此。

站在当下的节点,西双版纳有必要摒弃“旅游地产化开发”的想法,逐步消解“旅游地产化”阵痛,把导向转移到“康养旅居服务”上来,这就要求在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医疗方面有充足的投入。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6)

勐泐历史人物景观化

对于深层次历史文化含量较低的痛点,除了着眼于南传上座部文化,更要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近800年的景洪金殿、600多年的车里宣慰司,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别地抢不走的遗产,差异化更多出自于此,目前有待深入挖掘,并转化为可视的景观,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并重,保留、延续热带雨林韵味、地方风土人情,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准则。

“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要求西双版纳对旅游进行重新评估,不是强调拥有什么,而是清醒认识这些旅游资源,哪些有国际性价值、哪些有全国性价值、哪些有地方性价值,据此采用不同的运营策略。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7)

磨憨口岸的国门

“沿边开放示范区”的抓手,应是“补工业化”,注重实体产业,深耕两三个适合本州基础的工业细分产业集群,才能拥有自产的、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才能把地理禀赋、区位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西双版纳不是海南,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西双版纳不是大都市,没有多余的财力,做不到一步跨越产业阶段,现代经济体系、产业阶段是复杂的过程,路得一步步走,饭得一口口吃,州内上层亲自造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工业实力强省,大部分原因或在于此。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8)

有些东西得适合而止

原生态不是原始生活,不等同于落后不发展,若心中真正有诗,都市区郊外、背街小巷就有原生态和人间烟火;留住地方特色与风貌,不是重回古代,不等于封闭不学习、反城镇化;现代经济体系与之不冲突,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任何阻碍不过螳臂当车。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19)

现代设施齐备的传统村落,仍有原生态

实体产业是经济根本,是发展的支撑与保证,农业、旅游业、工业细分产业并驾齐驱,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实体产业链的构建,农、旅、工、商可活跃起来,助力商贸物流、对外经济的提档升级,百姓收入也能进一步提高,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到时,西双版纳的地理禀赋、区位优势有机会实现价值最大化,建好建成“一城两区”将不是问题。


参考资料: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黄映玲. 西双版纳发展论[C].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05

3.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桥头堡建设·西双版纳的思索[A].云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西双版纳论坛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西双版纳哪些事必须做(西双版纳该怎么办)(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