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边检站完成液化天然气进口第600船接卸监护,自2003年累计接卸近3700万吨液化天燃气。 吴志 摄
中新网莆田8月25日电 (吴志)作为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福建省莆田市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红利,已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个港口实现通航,昔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如今接续跨越千年的“海丝”梦想。
疫情下,莆田边检站民警昼夜守护港区。 吴志 摄
“海铁联运”构筑“山海通道”
8月25日清晨,记者随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负责人姚瑶驱车直奔莆田港东吴港区国投9号泊位,巡查在港卸载6万多吨煤炭的巴拿马籍“和帆”号。据统计,今年来莆田港东吴港区进口煤炭已突破100万吨。
姚瑶介绍,莆田市东吴港开港于宋代,与台湾鹿港齐名相对,都是古代的著名港口。目前,东吴港区东1东2号两个深水泊位总投资22亿多元(人民币下同)年设计吞吐量逾1000万吨,为沿海地区快速增长的大宗散货原材料需求提供服务。2017年莆田市八方港口启用了福建省首个港口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
码头前沿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正在崛起。该港口是东南沿海最大的铁矿码头,作为国际大宗散货枢纽港和国际混矿中心,能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船舶“常态化”接卸,上半年港口铁矿石吞吐量突破660万吨。
目前,东吴港区是向莆铁路联结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的最近出海口,随着“海铁联运”常态化运作,有力构筑了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的“山海大通道”。当天,一趟列车正从莆田市东吴港区驶出,装载2000余吨铁矿发往内陆城市。
7月21日下午,满载10530吨萤石粉的巴拿马籍“权力”轮驶离莆田莆头港前往土耳其。 吴志 摄
“一带一路”带动共赢
莆田市人民政府出台推行《莆田口岸边防检查限定区域分级管理办法》已有7年,这是福建省首次以地方政府行政规章形式,对出入境口岸限定区域管理进行规范,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已初见成效。
2021年莆田港口年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重点民生能源液化天然气吞吐量近40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如今,莆田港周边中国内地第一个自主引进、建设和管理的总投资近300亿元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国内最大硫酸出口基地、中央粮库等重大项目企业呈星罗棋布之势。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当下,莆田边检站执勤二队民警严防疫情输入,推行船舶查验“一船一策”精细化保障,全力畅通海上通道。
7月21日下午,装载10530吨萤石粉的巴拿马籍“权力”轮,在莆田边检站执勤二队监护下,顺利驶离莆田市莆头港前往土耳其。
莆田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经理卓金云说,莆田港承载着“海丝”记忆,在边检、海事、海关等口岸部门全力护航下,“海丝”沿线航运越来越有盼头。上半年,莆田市秀屿港口木材、大豆、硫酸铵、沥青等外贸货物装卸量同比增长99.61%。
莆田边检站民警展示文化创意产品。 吴志 摄
“海丝文化”薪火相传
7月13日上午,满载近9万根原木的马绍尔群岛籍“繁荣”轮,正在莆田市莆头港紧张卸载作业。在现场,冒着酷热监护外轮的移民管理警察,将执勤图片、短视频等素材,传回莆田边检站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口岸快速复苏动态。
上半年,该站融媒体中心独立策划、自主拍摄,317篇图文、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融媒宣传作品,被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和平台矩阵即时分发,抖音政务号“国门警花红”点击热度超过180万人次。
“Q版妈祖”海报、警察公仔笔筒、女警卡通挂件、特色中国结……近年来,该站在承担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的同时,辅之以各种新元素、新养料,不断推出文化创意产品“借海出行”,逢年过节赠送给外轮船员。莆田边检站办公室主任张鸿建感慨说:“守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移民管理警察即是国门守护者,更是海丝之路的文化使者。”
今年,莆田市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规则,与东盟、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实现15%以上同比高速增长。1月至7月,莆田市转口贸易同比增长124%,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1.5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