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温阳促排卵汤【方名】温阳者,温经助阳也,促排卵者,促发排卵也,此方药是我们近年来为治疗寒瘀内阻,影响或阻碍排卵者而摸索来的验方经过温阳活血,达到促排卵的目的,故谓之温阳促排卵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秘法 不孕不育证的证治体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不孕不育症的治疗秘法 不孕不育证的证治体会

不孕不育症的治疗秘法 不孕不育证的证治体会

4、温阳促排卵汤

【方名】温阳者,温经助阳也,促排卵者,促发排卵也,此方药是我们近年来为治疗寒瘀内阻,影响或阻碍排卵者而摸索来的验方。经过温阳活血,达到促排卵的目的,故谓之温阳促排卵汤。

【组成】炒当归、赤白芍、熟地黄、丹皮、茯苓各10g,川桂枝9~12g,川续断10~15g,红花6~10g,五灵脂10g,鹿角片(先煎)10g,制苍术9g,山楂10g。

【服法】经间排卵期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温阳化瘀,促发排卵。

【适应证】寒瘀内阻性排卵功能障碍,以致痛经量少,不孕不育证,一般可见经行后期,经量偏少、色紫黑有大血块,小腹冷痛,肢节酸痛,腰腿酸软,平时带多色白质黏腻,脉象细弦,舌苔白腻等证。

【方解】阳虚瘀阻,或者寒瘀交阻,从而影响排卵,故应运用本方药。本方药实际是《金匮》温经汤,含《妇人大全良方》的红花当归散及桂枝桃仁汤加减而来的,因为《金匮》温经汤,是为虚寒瘀阻而设,《妇人大全良方》的红花当归散、桂枝桃仁汤,着重在活血通络,调理月经,推动气血的显著活动,从而促发排卵,两方药作用,目的不同,意义也不一致,有着虚实的分别,但组合起来,虚实兼用,温经活血,所以本方药重用桂枝、鹿角片以温经助阳,促动排卵,亦为排卵后阳长服务。之所以要加入红花、五灵脂、山楂等活血化瘀,乃排卵汤之意也,有利于血行之显著活动,亦即是加强絪緼状活动,同时又加入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再加入赤白芍、熟地、当归之四物汤以养血滋阴,各方面均照顾之,才能达到真正的排卵要求。

【临床应用】

(1)寒瘀性痛经:月经周期正常,或有后期,经行量或多或少,色紫黑,有较大血块,经行第一天小腹疼痛剧烈,或形体作寒,或行经时小腹疼痛,脉细苔白,应用本方药时,需加入延胡索12g,广木香6~9g。

(2) 子宫腺肌病:月经先期,或先后无定期,经行量多,色红,有大血块,腹痛剧烈,腰酸,小腹有冷感,并伴有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头昏头疼,脉弦细带数,舌质偏红,苔黄腻,应用本方药时,需要加入广木香9g,石打穿15g,地鳖虫6g。

【加减】若胃脘不舒,纳欠苔腻者,本方去熟地,加入广陈皮6g,佛手片5g,省头草10g;若腹胀矢气,大便溏泻者,本方药去当归、熟地,加入煨木香9g,砂仁(后下)5g,六曲10g;若胸闷烦躁,头昏头痛者,加入钩藤15g,广郁金9g,荆芥5g;若腰酸腰痛,小便较频者,加入杜仲、菟丝子各10g,制狗脊9;若周身关节酸痛,形体作寒者,加入炒防风6g,川独活9g,北细辛3g。

【临床体会】

本方药以温阳活血为主,因为适用于阳虚瘀阻而影响排卵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阳虚血瘀见之行经期者,颇为多见,就宋代·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的“调经学说”而论,该书强调“风冷致病",把众多月经病归诸外在的风冷,我们认为此可能是受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的影响。他的红花当归散,药用当归、红花、桂枝、紫葳、牛膝、甘草、苏木、白芷、芍药、刘寄奴治疗经候不行,腰胯重痛,小腹坚硬。桂枝桃仁汤,药用桂枝、甘草、芍药、桃仁、地黄治疗经脉顿然不行,腹中作痛等病证,均在于温通。

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其中所载的温经汤,药用吴茱萸、桂枝、生姜、当归、川芎、丹皮、白芍、阿胶、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着重在虚寒。本方虚实兼理,把用于行经期者,转用到经间排卵期。因为行经期与经间排卵期均属于转化期,均为气血活动的时期,气血活动,推动转化,转化顺利,才能达到排卵、排经的顺利。

本方药中的活血化瘀,有时并非因为有血瘀的原因,有瘀则可化瘀,无瘀则推动或加速血行,以促发排卵为目的,但在本方药使用于经间排卵期时,务必要注意到有无锦丝状带下,有时可用本方,无则不可妄用,否则不仅不能收到较好效果,相反导致阴长的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