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乐豆育儿课堂(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家长们转载分享)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脾气特别的倔,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他就是别不过来那个理,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劝,他就认他想的那样。而且这样的孩子和同伴相处也不是特别的顺畅,因为他们不会变通,做事情只要不顺着他的意思,他就不会配合别人。

小迪的儿子7岁了,儿子长得一表人才,保准是那种人见人爱型的,可是一旦和儿子有接触,就会发现儿子哪哪都好,唯独一点就是特别“倔”,就像咱们常说的:只要倔起来,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1)

上次儿子和同学一起去参加夏令营,出去的时候儿子是很开心,可是回来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儿子情绪不对,肯定有事情发生,要不然不会是这个样子。

于是小迪就问儿子,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事情,谁知小迪刚开口,儿子就收不住了,对着小迪就是一顿吐槽,起因竟然是因为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忘了叫他一起,就因为这一点小事,儿子整个活动都闷闷不乐,一直纠结小朋友不重视自己,即使活动都结束了,儿子还一直耿耿于怀。

生活中这样的小朋友还是挺多的,就像大人常说的:人不大,脾气还挺倔。还不忘加上一句给你爹一个样,这爸爸真是躺着也中枪。其实孩子脾气倔还真的跟孩子的爸爸没有关系,家长真是冤枉孩子爸爸了。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2)

一、孩子太“倔”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太“倔”跟孩子的认知灵活度有关。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给保护着,一直不舍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孩子的经验也有限,孩子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等到下次孩子遇见依然也不会处理。

其实孩子的认知和孩子的经验有关,家长从小就没给孩子机会,导致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做事情想法单一,再加上当孩子出现情况的时候家长又不会引导孩子,所以孩子就一直以自己的想法处理问题,所以慢慢的孩子就成了家长眼中的“倔”孩子。

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倔”都是家长一手培养的,比如小时候孩子在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到处去探索,遇到困难就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遇到障碍爬不过去的时候,要么绕过去,要么不断地尝试,要么就放弃。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3)

孩子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自己的方式,家长要是不让孩子爬行,孩子怎么能探索出这么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呢!

家长都不喜欢自己家孩子倔,因为这样的孩子确实太难带,而且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吃亏在这个“倔”上面。快来看看孩子太“倔”有哪些弊端吧!

二、孩子太“倔”有哪些弊端?

1.不会灵活变通

一般比较倔的孩子,遇到事情容易认死理,不会灵活变通。

明明这件事情换一个方式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他非得按照他的方法一直不放弃,哪怕头破血流也不回头。一般这样的孩子有韧劲,但是缺乏头脑,这种孩子即使以后工作了也只能冲锋陷阵的人,没办法当将军或是指挥者。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4)

2.影响孩子社交

一般太倔的孩子周围没有好朋友,因为自己太倔往往容易得罪人。而且这样的孩子不容易融入集体活动,不容易懂得配合别人。所以这样的人别人一般也不愿意和他相处。

3.思想单一,固守

一般比较倔的孩子思想比较单一,说好听了叫单一,单纯,说白就是傻。这样的人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一般这样的孩子不太适合学习理科,尤其像数理化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学科,如果家长硬让家长学习不仅孩子痛苦,老师也痛苦。

那面对这样的孩子,也不是无药可救,只要家长抓住合适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引导,孩子也是可以改变的。

三、孩子太“倔”,生活中家长该如何引导?

1.多和孩子玩游戏

游戏是最能开发人的思维,平时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游戏,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比如没事可以多带孩子一起打打乒乓球,打打羽毛球,像这样的亲子游戏既能锻炼孩子体能,还能练孩子反应,孩子反应能力快了,遇到事情也就不会那么倔了,脑子能够转过来弯。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5)

2.多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

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时候要多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比如家长问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都是固定答案,要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多动脑筋去思考,去发散,孩子想的多了,脑子自然也活泛,只要脑子够灵活,做事情就不会一根筋。

3.多带孩子体验新鲜事物

前面也说了,孩子遇到事情之所以比较倔,是因为孩子从来就没有体验过,在孩子的认知里面,事情就应该是这样。所以家长没事要多带孩子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接受一些新鲜的刺激,只有经历过体验过孩子才能有认知,认知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又决定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连锁反应。

孩子比较倔怎么办(孩子太倔怎么办)(6)

孩子的认知能力从小就要开始培养了,家长不要等到孩子认识能力有限的时候再去给孩子培养,等到买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就已经形成,家长再去改变也不容易。

教育从娃娃抓起,小时候就让孩子多听、多摸、多玩、多探索、而且有些时候孩子的认识灵活度不用家长刻板的去教给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得到锻炼。希望家长不要再让自己的刻板再去影响孩子。

今日话题:您身边也有比较“倔”的孩子吗?面对比较倔的孩子,家长都是怎么做的呢?欢迎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