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深入学习研讨。原课标“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古诗文作为新课标重点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情怀。

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在今日头条大会上分享如何欣赏古诗词时表示:诗词是古人表达个人情怀的一种方式,我们在面对古诗词时,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通读一遍,就能大概了解它想表达的大概意思了。

一、先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

盛唐时期,边塞战争和田园山水题材的诗词比较多,有“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高适,也有“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的王维,更有“诗仙”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到了晚唐时期,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浓郁感伤情绪的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杜牧。因此,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要求我们对历史也要有清晰的了解。

二、通读诗歌并体会作者感受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也是汉语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华。在拿到一篇陌生的古诗词后,通读一遍,认真体会才能明白其语言中表达的深意。“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似写景色,在通读完全篇后,也可看出作者是在表达内心的孤独;“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这是李贺的《北中寒》,通过对北国冬日的景致描写,道出酷寒难耐的感受。

三、多读古诗词,培养自身的文化涵养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要求学生对72篇古诗词会背诵,学霸天下君整理好这些需要背诵的古诗词,家里有学生的家长,建议打印下来。

文末有完整版获取方式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1)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2)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3)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4)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5)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6)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7)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8)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9)


武大戴教授讲古诗(网红教授戴建业)(10)

完整版获取方式:

关注头条号:学霸天下君,并转发本文

留言转发领取,即可获取word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