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英国伦敦(回看伦敦的那把火)(1)

1666年9月2日至9月6日,一场巨大的火灾席卷伦敦,把市中心的大部分建筑变成了的废墟。

历史上伦敦被点燃过多次,最著名事件的是在1212年,但在1666年9月,大火造就了一个史诗般的地狱。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像是一个火药桶,街道拥挤不堪,到处是木质结构建筑,其中许多都是用易燃的沥青和焦油建造而成。马厩到处都是堆满干草和稻草,甚至许多地窖和仓库都堆满了易燃材料,如松节油、灯油和煤。更糟糕的是,持续数月的干旱造成了水资源短缺,使得大部分的木质结构建筑都干枯易燃。

9月2日,周日,托马斯·法里纳(Thomas Farriner)在布丁巷(Pudding Lane)的面包房发生了一场大火。那天晚上睡觉前,法里纳对他的面包房做了最后一次检查,把炉子里烧过的煤块扫了一遍。他后来发誓说,当他回到楼上的公寓时,炉子已经灭了,但似乎有一团闷烧的余烬逃了出来,引发了一场火灾。不管是什么原因,凌晨1点左右。法里纳一觉醒来发现他的房子着火了。面包师和他的女儿只能从楼上的窗户爬到邻居家的水沟里。他的男仆也逃脱了,但另一个仆人,一个年轻的女人,被浓烟裹挟着在在火中被烧死了。

1901年英国伦敦(回看伦敦的那把火)(2)

大火前的圣保罗大教堂

当法里纳加入布丁巷里逃离人群时,大火已经烧毁了他房子的大部分。一些邻居组成了一个水桶队,开始往火堆上泼水灭火,但大多数人只是无所事事地站着或冲回家去保护他们的贵重物品。伦敦市长托马斯•布鲁德沃斯爵士(Sir Thomas Bludworth)压根没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动。在到达火场检查后,他把它说得微不足道,以至于"一个女人可能就灭了它",然后回到床上睡觉去了。

在强劲的东风推动下,面包房的火势很快蔓延到布丁巷的其他建筑,然后蔓延到附近的鱼街(Fish Street),烧毁了一家名为Star Inn的旅馆的马厩。当它烧到一艘船的供应商店时,出现了意外,炙热的火焰加热了几桶焦油,然后焦油桶爆炸了,燃烧的碎片像雨一样洒落在附近地区。大火随后向南蔓延至泰晤士河沿岸,烧毁了沿途的所有建筑。圣马格努斯殉道者教堂在大火中焚毁,这是84座教堂中第一批烧毁的教堂之一,河边的几十座市政厅办公房和仓库也是如此。大火还烧毁了伦敦桥上一半的建筑和水车,但当火势蔓延到1633年的一场大火造成的建筑缺口时,火势停止了蔓延。

然而次日日出时分,泰晤士河沿岸的大火却已经失去了控制。公务员兼日记作者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记录了恐慌的伦敦人"他们呆在自己的房子里,直到火烧到他们为止,然后跑到小船上,或者从水边的楼梯爬到另一个楼梯上。"还有一些人干脆把家具和其他物品直接扔进泰晤士河。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继续助长火势,并向西吹过伦敦市中心的住宅、大厅和教堂。佩皮斯描述了绵延一英里的"最可怕、最恶毒、最血腥的火焰"。"看到它让我流泪,"他写道。

1901年英国伦敦(回看伦敦的那把火)(3)

塞缪尔·佩皮斯,最著名的火灾编年史家之一。

这场大火在9月3日变得更加可怕。那时候,风已经把火花和灰烬吹遍整个城市,主火场开始分开燃烧,造成零散的一片片起火点。由于担心整个城市会被烧毁,国王查理二世任命他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斯二世负责灭火工作。公爵组织了消防队,他们用沉重的链条、绳索和铁栅栏推倒房屋,并筑起防火屏障来阻止火海的蔓延。然而,大火蔓延得如此之快,在他们工作的时候火海不断地吞噬着他们。当天晚上,它咆哮着穿过皇家交易所,然后吞没了贝纳德的城堡,一座有几个世纪历史的堡垒就这样化为尘埃。

随着火势的持续蔓延,关于火灾起因的谣言也甚嚣尘上。惊慌失措的伦敦人很快开始推测英格兰是不是卷入了第二次英荷战争,这场大火是不是敌军间谍或天主教恐怖分子纵火造成的。民众自发组织的武装暴徒走上街头,袭击任何有外国口音的人。由于口角之争一个法国人的房子被毁掉,因为一群乌合之众确信他打算放火烧掉它。其他地区,一名男子被一群暴徒误认为他携带的一盒网球是易燃的"火球"而遭到袭击。

1901年英国伦敦(回看伦敦的那把火)(4)

描绘大火的绘画。

当伦敦人在寻找替罪羊的时候,大火继续在伦敦蔓延。9月4日,伦敦市政厅连同齐普赛街(伦敦最富裕的街道之一)上的大部分建筑一起被烧毁。大火肆虐之时,许多人躲进了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 's Cathedral)。这是一座中世纪的教堂,500英尺高的塔尖一直占据着伦敦的天际线。人们认为圣保罗的石头大厦和宽阔的广场会保护它,但在晚上8点左右。大火吞没了教堂,里面的人纷纷逃命。据作家约翰·伊夫林说,大火熔化了教堂的铅屋顶,熔化的金属"如溪流般流落街头","连人行道都烧得通红"。

圣保罗大教堂被证明是这场大火中最后的主要着火建筑。就在那天晚上,助长火势的猛烈东风终于减弱了,约克公爵的部队得以有效推进他们的防火工事。在城市的另一边,伦敦塔的守备部队使用火药来摧毁房屋,并阻止火势蔓延。到9月5日下午,火势已被控制住,并开始逐渐减弱。大多数火苗在第二天被扑灭。

这场大火总共烧毁了13200栋建筑,估计有10万人无家可归。超过400英亩的城市被烧毁,留下一片焦黑的石头和冒烟的木梁。"伦敦之前是伦敦,但现在不是了,"伊夫林哀叹道。与破坏的规模相比,预计的死亡人数微不足道。官方报告中列出的死亡人数只有4人,但许多现代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数字没有包括那些被大火火化的人。"伦敦大火的真实死亡人数不是4人、6人或8人,"作家尼尔·汉森(Neil Hanson)说,"而是几百人,很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几千倍。"

1901年英国伦敦(回看伦敦的那把火)(5)

显示大火所造成损失程度的地图。

尽管后来议会的调查将火灾归咎于"上帝之手,大风和干燥的天气",但许多伦敦人仍然认为这是一名杂种纵火犯所为。在追捕女巫的过程中,一个名叫罗伯特·休伯特(Robert Hubert)的头脑迟钝的法国人承认,他曾向法里纳的面包店投掷燃烧弹。休伯特几乎是无辜的——大火发生时他甚至不在伦敦——但他仍然在1666年10月被绞死。尽管所有证据都与此相悖,但有关火灾是外国或天主教阴谋的谣言仍然持续数十年。

像以前许多次一样,伦敦在大火后重建。建筑师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建筑规划方案,其中一些方案要求仿照法国和意大利的大城市建造林荫大道和广场。然而,到最后,新伦敦看起来和旧伦敦没什么两样,只是有了更宽阔的小巷和更多的砖结构建筑。迄今为止,最大的建筑工程是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设计的新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 's Cathedral),它完工于1711年,建成时距离原建筑在大火中焚毁已过去了45年。重建后的大教堂后来在"伦敦第二大火"中幸存下来并因此而闻名,"伦敦第二大火"是由于二战伦敦闪电战期间发生的一次燃烧弹袭击。

由此看来,当年火烧圆明园并非无的放矢,英国人是有着惨痛教训和丰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