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会忘记退却的潮水,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在革命时期,延安是人民的灯塔;

在改革年代,深圳是人们的灯塔;

沧海桑田,时代在变,碧桂园也在变化。

对于身处职场的碧桂园人,哪里会是灯塔?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种个人与组织的联系和纽带,亦或是承诺与依恋,称之为“灯塔”。

川东北区域总裁缪驰,则经常把“回总部就像回娘家”挂在嘴边,他说:

“每次回总部,就是感觉整个人很放松,心情很愉快;就是回到了一个我很熟悉、很信任的地方,能够见到很多熟悉的人,什么都可以讲,没有必要隐藏自己的想法。

——这里既讲道理,又能解决问题,在这里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01

没什么不能讲

像在“家”里一样

1、BOSS杨的故事

—“听真话,讲道理”

集团一直以来很强调精装修的标准化,原则上精装修交付的产品不允许做豪装。

三年前,我任职成都海昌天澜项目总,因当时成都市的一些特殊规定,项目若不做豪装就没有溢价。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我向集团报了不一样的精装修标准。对此,整个区域,尤其项目的同事都特别担心BOSS杨不会批准,甚至担心会因为突破集团要求而被批评。

但我认为,站在公司角度,必须要把这件事向BOSS杨汇报清楚。于是,我就拉着项目上的同事一起,拟了一版成都市较主流的豪装交付标准,做完详细的分析后,赶到总部汇报。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1)

▲ BOSS杨

我们详细地对成本、收入、利润做了对比分析,BOSS杨很快就签批了,签完字他抬头,笑着对我说:

“你看,我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吓人吧?”

那一瞬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只要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没什么不能跟BOSS杨说的。他是一个特别愿意听真话,讲道理,特别真性情的人。

2、CEO莫的故事

—“手把手,点对点”

我在总裁办轮岗学习的时候,CEO莫每个月都会找一个时间跟我们进行交流,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指导我们如何去理解公司的各项管理要求,尤其是高管会的精神。同时,CEO莫也非常鼓励我们就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讲自己的想法,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讲真话。

我深刻的感受到集团上下,尤其是CEO莫,都非常用心地在培养我们这批年轻人,手把手、点对点地教我们。所以,在这个平台工作,我们充满了感恩。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2)

▲ CEO莫

3、集团的故事

—“实事求是,大大方方”

还有一个事让我印象深刻:

我在项目上遇到困难时去集团汇报时,令人惊讶的是,各业务线条领导对一线的情况非常清楚。全国有这么多项目,这么多事情,他们竟然还能关注到项目这么多具体情况。

所以我觉得一回到总部,项目问题都是可以大大方方、彻彻底底、清清楚楚地讲出来,哪怕我们提出来的方案,和集团现有的制度、规定略有所不同,但是实事求是把问题向集团讲出来,仍然能够得到理解和妥善解决。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3)

▲ 碧桂园集团业务分布广泛

02

为“家”添砖加瓦

唯有努力进步

随着“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出,公司围绕地产主业,开拓了许多新兴业务并快速发展。

我第一次到总部的时候是2013年11月,总部的人并不多,裙楼都坐不满,办公区基本也都是地产的业务。

现在回总部,主楼都已经快坐不下了,非常多的新兴业务部门都在一起办公。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4)

▲ 碧桂园总部

虽然最近回总部的频率不高了,但是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惊喜:

新装的样板房

新投入使用的建筑机器人

新开店的机器人餐厅

甚至新开张的小面馆……

当地产主业的发展迈向行稳致远,全竞提升的赛道,新业务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态势,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平台。

这种仿似对“家”的依恋,是因为相信公司为我们所带来的共同目标、愿景和使命,根植于我对组织所做出的承诺。从毕业就加入公司,一直深知:唯有全力以赴,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设定更宏伟的目标,才可能跟上公司的发展,配得上这样广阔的平台!

03

文化落地传承

找到“家”的感觉

加拿大学者迈耶和艾伦在“三因素模型”中将组织承诺定义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深刻洞察了员工和组织之间的良性心理状态,揭示了组织与员工动力、生产力的关系。

家是心之所向,如何让区域全体同事像我一样,对总部、对区域有“家”的感觉,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第一,区域总裁要以身作则的去做好集团文化在区域的落地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就百年基业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认同,内心才会驱动。碧桂园的企业文化非常简单、阳光,具有普世价值,文化在区域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区域总裁,必须要以身作则。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领导者真心认可、倡导、推动的,并不断地、不厌其烦地经常在不同场合念念不忘,用具体行动向各级管理者、全体员工示范,做好团队表率。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5)

▲ 区域企业文化课

第二,要鼓励大家说真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要在区域的交流沟通中设置层级,只有大家充分地参与,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才会有成就感,才会有获得感,才会有凝聚力。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6)

▲ 总裁面对面活动

第三,区域平台人员要不断地贴近一线

领导支持和凝聚力的增强将进一步丰富组织承诺。我要求区域各职能负责人,包括我本人,都要和项目保持非常高频率的沟通,主动电话沟通或者去现场实地交流——这样,才能让项目团队感到有组织的支撑,沉浸于协作和团队合作中。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7)

▲ 项目巡盘

第四,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在行政后勤上,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员工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员工食堂、团队建设活动等,都要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形式体现出来,促进团队的士气和生产力。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8)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9)

▲ 团建活动合影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10)

▲ 川东北区域团队合影

结语

以适应性或敏捷性的组织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但“企止于人”,保持组织的竞争力本质上离不开每一位员工对组织所构建的承诺

——那种由内而外、生生不息的驱动力与活力。

如果,总部是区域的灯塔,

那区域能不能成为项目的灯塔?

区域总裁能不能成为区域全体员工的灯塔?

如果能!我相信这个组织一定是优秀的,是创造业绩的,是跨越时间横流的,是基业长青的,是那种: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

碧桂园组织架构建设(碧桂园区域总裁)(11)

作者介绍:缪驰,现任川东北区域总裁。通过“未来领袖”计划加入碧桂园,先后任四川成都海昌天澜项目项目总经理、河北固安商贸城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集团总裁助理,切实把“三个回归”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