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1)

白居易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笔下产生非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比如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比如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比如说“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今天,我们就再来看一首白居易十六岁时写的诗,同样是千古名作。

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2)

那一天,白居易拿到了一个限定的诗题,根据命题写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是一首送别主题的唐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紧紧扣住诗题,描写了古原之上,青草繁茂的特点,同时,这些青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茂盛一次。“离离”在这里指的应该是“浓密貌”,形容原上草十分茂密的样子。

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3)

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原上草生命力很顽强的特点,同时,“春风”二字说明了送别的季节是在春天。原上草枯萎之后,一旦到了春风吹拂之时,又会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然而,好友分别之后,却不知何时能够再相聚了。用原上草再生的容易,反衬别离之人再聚的不易,更添离伤。

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4)

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写的是远景。放眼望去,只见无边无尽的青草,绵延在古道两旁,连接着荒凉城阙。“远芳”“晴翠”其实都是代指原上草,远芳更侧重写野草气味芳香和大面积蜿蜒的特点,晴翠则是更侧重写野草在阳光之下绿油油的样子。看到这一联,让读者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就好像亲眼目睹好友顺着古道渐行渐远,好友的身影逐渐远去、变小,只有无边无际的野草依然不变。

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5)

尾联,“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化用了《楚辞》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白居易的诗句中,“王孙”代指即将离去的好友。“萋萋满别情”,则是说,离愁别绪就好像原上之草那么多,无边无际,生生不息。将抽象的离愁别绪,比喻为具体的原上之草,生动形象说明了离愁别绪又多又不容易消灭的特点。

白居易写的最有气势的诗(白居易16岁时根据命题写诗)(6)

这仅仅是白居易写的一次命题作文,不料就成了千古名作。由此可见,没有不好的作文题目,只有才华不够的人。绝世才子,哪怕限定诗题,也定能笔下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