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临空经济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统筹大昌北。从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推进大昌北融合,以昌北三区合一为契机,全面整合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点”上壮大龙头,“线”上完善链条,“面”上建设品牌,“体”上创新机制,做强大昌北开放平台。

南昌昌南片区规划(昌北三区将合一)(1)

2016年全市开放性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年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29.77亿美元,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1098亿元,增长8%,其中利用省外资金754亿元,增长12%;外贸出口87.66亿美元,增长2%。

今年,我市将以第四届世界低碳大会为牵引,积极参加赣港、赣台等13场省级大型招商活动;组织企业赴英参加“中英地方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联委会及相关活动;以京津冀、长珠闽为重点,举办好新能源、电子信息、“互联网 ”等产业招商活动;以欧洲、美加等地为重点,大力开展境外招商,力争在高端装备、精密器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机电等产业集群和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上有新突破。

“三区合一”推进大昌北融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开区、临空经济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统筹大昌北,实现跨越发展的起步年

据悉,将制定大昌北地区产业规划,突出经开和临空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主导产业,打造南昌光谷和新能源汽车城。

2016年,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力争新能源车北斗应用项目、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卡耐电池、维科电池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

建设桑海新药谷

此外,将重新评审桑海产业园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突出医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打造桑海新药谷。聚焦综保区建设,依托综保区,规划设计江西国际商务中心,打造一流的跨境商务服务平台,形成全省跨境物品集散中心。

南昌综合保税区明年建成

据了解,南昌综合保税区今年内将基本形成框架,明年将建成。南昌将力争南昌综合保税区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城市”两个平台早日获批,为我市在贸易通关、体制创新、投资政策等方面争取更多的红利;并用好“中英地方联合工作组”平台,多渠道积极寻找与英方在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

同时,借助即将获批的综保区的政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全省首个“一干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落户,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区内建设,推进南昌驻邮办在区内设立,搭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园内通关一体化,提高综合保税区贸易总量。

力争实现首条欧洲航线通航

南昌昌南片区规划(昌北三区将合一)(2)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口岸建设,主动对接、借鉴复制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试点经验,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融入长江大通关体系,为申报建设自贸区创造条件;加快完善港口、码头、铁路等口岸功能,大力支持南昌铁路口岸作业区建设,力争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同时,完善航空货运扶持促进政策,新开或加密一批重点航班航线,力争实现首条欧洲航线通航

引导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

顺应当前“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我市将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加快研究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加大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引进力度,助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我市将着力稳定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创品牌、上研发、搞技改,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一批拥有品牌、知识产权、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型企业,全力推动外贸出口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同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和开拓工程市场,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工程物资等出口,力争出口区域有所突破。

推动企业境外投资向发达国家扩展

我市将大力推进对外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更大范围地走出去,重点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境外投资资源、农业、建材、房地产、研发及贸易等领域,由传统的亚非、南美逐步向美加、澳洲、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拓展。

同时,引导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风,积极承揽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鼓励支持江联国际、久盛国际、南昌对外工程总公司等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承揽高端项目,延伸对外承包工程产业链。

南昌昌南片区规划(昌北三区将合一)(3)

大昌北融合发展,南昌新格局正铺开!点ZAN!

第一时间获取南昌权威资讯

欢迎关注南昌发布微信号(nc_fa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