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叶欣赏(叶子礼赞)(1)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喜欢上了叶子!

也许是在那个秋天,满山枯叶的时候。我们行走在黑龙江松嫩平面油汪汪地黑土地上,几位老师,蹲下身去,很快切出来了一个黑土地断面,然后我知道了,这里的黑土地有110多厘米深,而每一厘米的黑土地,形成的时间超过100万年,是叶子腐烂而成的。这让我意外、惊愕,黑土地的主要成分竟然是叶子,就是今天这样满山的让人们甚感多余的枯叶,顿时,我对叶子增了几分敬意!

我最初对叶子的印象来自于秋天拾柴禾。黑龙江农村,尤其是黑土地的的腹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叶子是农家柴禾的重要补充。那个时候我刚刚上小学,哥姐很多,养得我甚是懒惰。但每到秋天总是要去拾点柴禾。最好的柴禾是树枝、蒿草,我这样的懒孩子是没有办法拾得到的,退而求其次就是收拾枯叶,主要是树叶。松叶最好,可是平原里难得一见,柳叶也不错,只是太稀少了些,所以我拾到的最多的是杨树的叶子。它圆又大,和地上的枯草叶茎缠绕在一起,比较容易收敛,不管多少,装在筐里都是显得满满的,想多些就踩实些,想偷懒就少踩一下。不管多少,总可以满载而归,方便我的弄虚作假。

直到上了大学,因为很近,所以每年都会去北京,到长城或香山去看红叶,有时候还会顺手摘下几片,小心翼翼放进书中。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在城里,特别是大城市,枯红的叶子也是一种风景。其实小时候在东北的林区,每到秋天,香山般的红红的叶子是不少见的,甚至是层林尽染,五彩缤纷,仿佛百花盛开,只是因为他们生在深山,看到他们的只有长年相伴的动物、稀少的猎人、个别匆匆忙忙的行者,注定他们无法成为风景,最后只成为黑土地的原料,日积月累成为人类耕种的最优质的土壤。

柳树叶欣赏(叶子礼赞)(2)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最有诗意的叶子。那原野中似有似无的一抹绿色,其实也是叶子的呈现,一些还没有出生的叶子,已经在春光中展示自己带给新一年的希望与信心了。

秋风扫落叶,一直是我读诗读来的关于叶子的信条。当我来到南国,发现这个信条是错的。岭南的秋风是不扫落叶的,更多的是春风收落叶。嫩芽初生顶着枯叶叶柄,春风吹拂下,叶子才落了地,悠闲地、轻柔地、慢慢落下来,未必聚集,甚至不知随着春风去向哪里。观察过几片,多数都进入了池塘中了,很少留下来深入进土地里。这使我明白了黑土地、黄土地与红土地的区别,至少彩色的土地是与叶子无关的。

人老了,可能更加喜欢柔嫩的东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很愿意观察南国春天的嫩叶子,尤其是刚刚冒出来的嫩芽。仿佛就是一滴绿绿的液体,马上就流走了或滴下来了,比婴儿的肌肤更加柔嫩,甚至让我不敢近看,害怕口中的浊气把它吹动了。用手触摸一下,也是柔柔的,嫩嫩的,甚至有些毛茸茸的,简直就是婴儿的小脸儿!

南国的嫩与北方的嫩区别是巨大的,许多东西嫩与不嫩完全是不同的东西,比如笋、香椿芽,嫩的时候是上等的蔬菜,老了就是竹子或树叶子了。最典型的当数茶叶,嫩叶子还得分几等,比如一芽,一芽一叶才是上等的,叶子长大了,就只是叶子了!

观察叶子的仔细中,让我体会到了叶子的美丽,甚至这种美丽超过花。除了初生的嫩娇可人,她有多变形状、有丰富脉胳,甚至还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叶子不是只有绿色,还是淡淡的黄色、紫色、甚至浅浅的红色。就是绿色中,也能够生出近黄色的嫩绿到近黑色的墨绿的若干个层次。其实叶子的美丽还在于她的变化多端,在于她与日月星辰的和谐相处。阴雨与晴朗,春风与秋雨,凡此各种不同的天气,叶子总会有不同的呈现。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许多不同。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中文里花卉一词、两字的含义,有花瓣,也有叶子才是花卉,不由得钦佩古人汉字造得伟大。

也许真的是老了,总是感叹于叶子的生长与生命。每每看到叶子,观察她的丰富多彩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叶子依托的枝干其实也是叶子生长出来的。甚至整个植物都是这样。除了根从土壤中吸取无机物与水分之外,植物所有的一切有机物都是叶子制造出来的。制造结束后,她自己又悄无声息地落下,重回大地,甚至制造出黑土地。

其实,无论是花的美艳,果的收获,都是叶子的奉献。

所以相对于花,我更加喜欢叶子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