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1)

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巅峰之作,其人物形象的塑造首屈一指,王熙凤便是《红楼梦》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曹公把贾门女霸王熙凤的艺术形象的独特性、复杂性、丰富性等鲜活生动的跃然纸上,让人见之忘俗、万分惊艳。

《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评语非常多,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即母老虎。王昆仑《论凤姐》道"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恐怕是每一位红迷们都会有的感受。

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于大家而言,褒贬不一,爱恨交织,这是曹公塑造人物形象的厉害高明之处,笔丰墨满、个性鲜明,不象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更似绵远意悠的铁观音,浓馥持久。人都是多面性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于人物的喜好褒贬,我们应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对王熙凤,或许褒多贬少,或许褒少贬多,这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2)

图片来自网络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人生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人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是随着实践、角度的变化,在逐步的被深刻化的。我们看王熙凤,角度不同,理解不同,认知便不相同。而今我看王熙凤,看到的却是益于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加强自我能力,提升自我情商。学习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四处周旋,果敢决断。

王熙凤作为贾府高管、权力中心,其为人处事及工作能力是贾府上下皆认可的,聪明能干,杀伐决断,非寻常男子能匹敌。

1、强势霸气出场,奠定巾帼形象。

初识凤姐,源于少年。曹公对其出场浓墨重彩,从黛玉角度,用先声夺人的方式来描写的,未闻其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一下子就把在场者的三魂六魄给震慑了。《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凤姐的先声夺人的霸气出场,疑惑了黛玉。我也在老师的讲解中,被深深吸引。随后见到凤姐的形:

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怒,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公对凤姐的外貌描写太精彩,年少的我对《红楼梦》的喜爱,不置可否是从凤姐开始的,曹公虚实结合的把凤姐华贵艳丽的贵族少妇形象展露无遗。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3)

红楼梦剧照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能在那样的场合放诞无礼、肆无忌惮呢?凤姐的聪明、能干、漂亮,是她掌管贾府的基本条件,试想一个过于平庸的人怎么能立足几百号人的贾府,四处斡旋,如鱼得水呢?

2、天时地利人和,奠定发挥平台。

在贾府当家管事,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包括上三层公婆,中间兄弟姐妹叔嫂妯娌婢妾姨娘,下层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在这样的平台,既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又满足了自己的权利欲望。所以条件具备,找准发挥平台很重要。王熙凤有娘家"金陵王"的强势背景,她有权力上层贾母的靠山,有邢王二夫人矛盾的牵制,当然还有她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所有这些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使得她在贾府人事复杂的平台上脱颖而出,

王熙凤得贾母和王夫人两助力。贾政与王夫人是贾母的次子、次子媳,但贾政、王夫人与贾母住正房,可见贾政与母亲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娘家的亲姑母,又是婶婆,王夫人自然喜欢王熙凤。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利者,二房已主事管家,大房自会有所不满,让大房能干的子媳王熙凤管家,也是制约和平衡了两房权势,这是贾母的精明之处。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4)

红楼梦剧照

3、有胆识有主见,女性学习楷模。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权者,一人之下,千人之上,虽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但她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八面玲珑,这些远非寻常男子所能及。在男权社会里,她已颠覆了中国女性人格中深入骨髓的从属意识,她能与男性相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她还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这一切无疑是向男权社会宣战、示威,让女性们痛快酣畅、扬眉吐气。因此,女性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欣赏她的。

当初品读王熙凤,被吸引的是她的为人处事、圆融通达,做事果敢有魅力,虽然后期残忍狠毒,但她的办事才能仍是为人称道的,主持偌大荣国府已属不易,还协理成功整顿宁国府。《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王熙凤具备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4、善于察言观色,善于辨风测向。

立足人事关系复杂的贾府,不具备较高的情商,怎么能在贾府站稳脚跟?王熙凤的情商在贾府显露无遗。能曲意奉承贾母,能讨贾母欢心,能喝贾母冷酒,也能资助姐妹诗社。如黛玉出场,夸赞"标致"真可谓一箭双雕: 既夸赞了黛玉的标致,也让贾母非常受用,顺手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试泪,以此来讨贾母欢心,等到贾母责备不该说这些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主事人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下人做事。王熙凤这里的见风施舵虽太过明显,但不过否认,一是她在老祖宗面前有高情商,二是她在老祖宗面前的"敬孝"。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5)

红楼梦剧照

大观园诗社,探春让凤姐做"监社御史",刚出口,王熙凤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50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李纨说:"你直是水晶心肝玻璃人",王熙凤真是通体透亮、聪明、情商高,你真会认为她是心理学专家的。

二、提升职场能力,加强管理之道。学习王熙凤的当家管事能力,针对职场弊端,提出整顿措施。

王熙凤的女中豪杰形象,还体现在她协理宁国府的管理之道上。她受宁国府贾珍相邀,又接贾母、王夫人授意,得了尚方宝剑,故能协理宁国府事家。

1、了解宁国府各种情况,提出存在的管理弊端,这是整顿的首要条件。

王熙凤对宁国府的治理,虽治标不治本,舍本逐末,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有实效的。她知己知彼,收集信息,熟悉管理对象,深入了解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宁国府管理上存在的五大弊端:一是人员混杂、东西易失;二是责任不明、临期推委;三是滥支冒领、成本浪费;四是责无大小、奖罚不明;五是家人豪纵、管束不当。

2、针对弊端,提出相应的整顿措施,对于我们职场有很深的启示。

(1)建立新规,打击违纪,惩罚主犯。王熙凤到宁国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的规则"即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一例现清白处理",先礼后兵。王熙凤的管理对企业的启示: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若有违反,均有处罚。

(2)重新定岗,划定责任,奖罚明确。王熙凤管理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对于部门管理来说,把管人和管事结合起来,把责任和实效结合起来,误事要罚,丢物要赔。管理中设有一定的弹性,做为奖励。比较突出的是将大观园的树木、蔬菜承包给婆子们管理。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6)

红楼梦剧照

(3)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恩威并施。新规既定,严格执行,严格管理,强抓纪律,树立典型,建立管理威信。管理企业莫不是如此,制定管理规范体系,不跟进落地实施,那么规则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三、势不可用尽,理不可夺尽。一个人的权势、地位等总是有限的,无限制的攫取滥用,终会一败涂地,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贾母年老不能持家,王夫人精力有限,王熙凤成了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她高踞贾府几百号人的管理宝座,口才与威势了得,霸道强势,聪明能干,但有时过于心狠手辣、做事决绝、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1、毒设相思局,报复太残忍。

王熙凤从一出场就透着让你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她美艳动人,含威夹媚,不似宝钗的"冷"和黛玉的"病",更容易激起世俗男人的愿望,她是真实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美人。所以能令贾瑞垂涎三尺,王熙凤给予他诱饵,设下圈套,引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这个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凤姐恰似毒药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让人不寒而栗、心惊胆顫。可能贾瑞当时并不知,美色头上一把刀啊,他终在凤姐的导演下走上绝路,凤姐其实真用不着对她的崇拜者如此狠毒的。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7)

红楼梦剧照

2、赚取尤二姐,逼迫其吞金。

王熙凤对付尤二姐是相当有策略的。贾琏是拈花惹草的主,除了通房丫头平儿,还有多姑娘、鲍二家的等,最后还在贾蓉的引荐下偷娶了尤二姐,令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不能容忍,因为这不仅损害到了她的尊严,还危及到她的地位,她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隐忍的人,这时她的心机谋略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杀伐决断是她的阳而威的一面,那么心机谋略则是她阴而狠的另面。按说古代三妻四妾也是正常不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熙凤未能生下一男半子,贾琏纳妾也属正常,但一向强势的她,怎么忍得下贾琏背着她偷娶?

因此,王熙凤便策划了系列计划,第一步,洗涮妒名,构建贤良假象:主动登门,引荐贾母,以致二姐欣悦、长辈欣慰、众人称奇;第二步,调动一切手段,揭发二姐老底,置于名教罪人,咬定悔婚再嫁,一女竟事二夫;第三步,假借秋桐之手,凭借舆论机制,成功扳倒二姐。其间,尤二姐腹中孩子也被她设计害死;唆使尤二姐原未婚夫张华状告贾琏贾珍贾蓉,后又指使旺儿杀张华灭口,但未遂。其操纵运筹的精明熟练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达到了置人于死地而不用承担任何法律和道义的责任。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8)

红楼梦剧照

3、弄权铁槛寺,触角伸太长。

王熙凤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她受铁槛寺老尼之托,假贾琏之名,干预张金哥、守备之子与李衙内的婚姻纠纷,逼迫守备退婚,导致张金哥和守备之子的相继自杀身亡。王熙凤的触角伸得可谓长,玩弄权术,府内府外,勾结官府,倚仗权势,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四、利不可占尽,福不可享尽。若一个人占尽利享尽福,而没有积德行善,那么祸必来。

王熙凤是实际的当权派,弄权是她的主要特点,除了一手抓权,还一手抓钱,赤裸裸的权欲和贪欲。贾府被抄,还从她屋子里搜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权。

1、收受贾芸贵重物。

贾芸是贾家的旁系,但家境贫寒,他找凤姐讨差事做,并主动送冰片、麝香等贵重物品给她,凤姐就吃这套,利用权势之便,让也负责大观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工作。可以说任何有利益相关的,凤姐都会考虑实施。

2、收受铁槛寺贿赂。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磁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为窃积财富,收受贿赂,不惜任何道义和代价。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9)

红楼梦剧照

3、放债月例钱敛财。

她还通过迟发月例钱放债印子钱敛取钱财,连贾母太太们的也同样迟发,我想如果贾母过问起来,她必如是说:贾府开支大,若不开源赚钱,势必入不敷出。

王熙凤结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再有才干也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再加之操劳钻营、穷心竭力,必命不长矣。《红楼梦》第五回判词如此铺垫"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的才干是末世的,她的退场象征贾府的衰亡。一从二令三人木,揭示王熙凤的婚姻状态,最初从属夫君,然后号令夫君,最后被夫休弃。

对于王熙凤的死因,文中未着太多笔墨,后世一说因坏事做多,被贾琏休弃。二说短命病亡。文中有提及小产操劳少休、下红不止等。三说因坏事做绝被捕入狱神庙,后病死狱中。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10)

红楼梦剧照

其实,对于王熙凤的退场,87版《红楼梦》处理得很好,也最符合原著。王熙凤入狱后被休弃,随后身体支持不住而亡,死后仅一张破草席裹身,被衙役倒拖而行,仍于荒郊野外,耳边想起的是《聪明累》的歌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叹人世,终难定!"王熙凤"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的黯淡退场,与她生前"先声夺人光芒四射"的出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愈加的悲凉。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11)

图片来自网络

结束语。

世人认为王熙凤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女曹操",必有其一定的道理。能也好,奸也好,褒多贬少也好,褒少贬多也好,爱恨交强也好,这都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可否认,曹公对王熙凤浓墨重彩的成功塑造,留给后世太多的惊艳,太多的遐想,太多的哲理。她的强项是我们学习的积极标杆,她的不足是留给后世的反面教材,值得借鉴和引以为戒。

红楼梦王熙凤的主要经历(从红楼梦女强人王熙凤身上)(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