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

MIS(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服务于管理目的的系统。

MIS概念元素

1.管理 2.信息 3.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

MIS发展史

1.20世纪30年代(国外)----柏德-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标志管理信息系统的萌芽。

2.20世纪50年代(国外)----西蒙--管理依赖信息和决策的概念;代维纳--《控制论与管理》

3.20世纪6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4.1970年(国外)--首现“管理信息系统”一词----瓦尔特.肯尼万首下定义;中国出现时间为80年代初。

5.20世纪80年代(1985年,国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之一:美国 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给出完整定义。

6.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热潮。

7.1985年--日本--无人制造系统-制造减速器和冷冻机零件的无人工厂。

8.20世纪90年代--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政府报告--嫌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基础设施的热潮。

9.21世纪--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知识工程解决决策支持的高潮。

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区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3)

管理信息系统诗歌社会-技术系统,也属于社会系统,因为他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4)

MIS总体概念图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计算机软件包括业务信息系统、知识工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支持系统。

注:信息只有集中统一,才能成为企业的资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5)

MIS总体概念结构图

MIS的四大部件:

1.信息源:信息产生地。

2.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

3.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

4.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6)

MIS开环结构

开环结构又称无反馈结构,系统在执行一个决策的过程中不收集外部信息,并不根据信息情况改变决策,直至产生本次决策的结果,事后的评价只供以后的决策作参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7)

MIS闭环结构

闭环结构是在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送给决策者,不断调整决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8)

注:

信息系统结构:开环结构--无反馈结构--例如:计算机批处理系统 ; 闭环结构--反馈结构--例如:计算机的实时处理的系统,较长决策过程的批处理系统等。

MIS金字塔结构

一般组织管理分为3层: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

每层又可以根据职能分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9)

特点:

下层的系统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

MIS矩阵结构

一般横向综合--按层划分子系统。

一般纵向综合--按条划分子系统。

MIS的功能结构

一个目标,多种功能。可分子系统、二级系统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0)

功能-过程结构:职能的完成往往是通过“过程”来完成,过程是逻辑上相关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流程的展开总是 自左向右展开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1)

MIS软件结构

1.一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可用一个功能/层次矩阵表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2)

注:

  • 每一行表示:一个管理层次
  • 每一列表示:一种管理功能
  • 行列交叉表示:每一种职能子系统。

2.软件结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3)

注:

  • 每个方块是一段程序或一个文件。
  • 每一个纵列是支持某一管理领域的软件系统。
  • 整个系统有为全系统所共享的数据和程序,包括公用数据文件、公用程序、公用模型库及数据管理系统等。
  • 每块均可再用一个树结构表示,每个树的叶子均表示一个小的程序模块。
MIS硬件结构

MIS硬件结构要说明硬件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还要说明硬件所能达到的功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4)

微机网硬件结构

微机网一般应用于 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应用。 网络形式包括星型、环型和母线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5)

MIS开发步骤

1.系统开发的三个成功要素: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和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2.美国开发经验:主要管理者(领导参与)应该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3.系统开发步骤: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系统评价

4.系统生命周期:一般不管系统运行好坏,每隔3-5年也要进行新一轮的开发或修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6)

系统规划主要内容:

企业目标的确定、达到目标方式的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及可行性研究等。

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等。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的设计、文件涉及、数据库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现的主要内容:

机器的购买、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

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7)

系统开发各阶段人力和财力需求情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8)

注:

  1. 开发系统不应该把买机器放在第一位。
  2. 程序的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弄清楚干什么怎么干之后)。
BPR-企业过程再工程开发流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19)

管理科学发展的5个阶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0)

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应用的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1)

  • EDI:电子数据交换
  • EMS:电子会议系统
  • E-com:电子商务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SCM:供应链管理
  • CRM:客户关系管理
  • P to P:点对点网络
  • Intranet:企业内联网
  • Extranet:企业外联网
  • Infrastructure : 信息基础设施、
数学科学和系统科学与MIS的联系

数学:关于数和形的科学。

科学:对事物进行明其理、控其行的学术。

注:

严格来说,任何事物只有能用数学表达,才算真正做到了科学。

管理科学中的数学

统计学和运筹学。

计算科学应用中的数学

离散数学、线性代数、和群论、微分和差分方程、概率和模糊数学等

MIS老三论
  1. 信息论
  2. 控制论
  3. 系统论
MIS新三论
  • 1.突变论
  • 2.耗散结构论
  • 3.协同论
影响MIS的理论
  1. 模糊数学-1965年,创始人: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ch)--70年代高潮--隶属度
  2. 新三论--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分叉图”)、协同论(synergetic--“自组织现象”)
  3. 非线性科学--分形(fraction)、分维、混沌理论(chaos) 、奇异吸引子--20世纪80年代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3)

突变论研究的突变在4个控制变量下,有7种基本突变:

折叠型、尖顶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型、椭圆型和抛物型。

分维--相似维度计算公式

分维--相似分维、相关分维、复分维、模糊维数等

D=(-1)*(lnN/lnb)

注:

N--总体所含局部的个数 ;

b--局部和整体的相似比 。

例:科契雪花-科氏曲线分维: D=ln4/ln3 = 1.26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总结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大全(24)

分形

1.自然分形<几何分形、信息分形、功能分形、能量分形>

2.时间分形

3.社会分形

4.思维分形

混沌学

混沌不是无序,而是一种非周期的有序。混沌现象背后,隐藏着具有无穷嵌套的自相似性的几何结构,并具有吸引子。

混沌的三个特征:

1.内随机性,产生混沌的根源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

2.分维性质,构成分形结构--奇异吸引子。

3.有序的无序,普适性。

吸引子

吸引子是系统行为的归宿或系统行为被吸引到的地方。混沌吸引子是系统总体稳定和局部不稳定共同作用的产物。

重整化群理论

用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至书籍,如有错误,敬请指正,如有疑问,可留言讨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