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哥发现,这几年最流行的词就是“跨界导演”。
演员当导演,歌手当导演,主持人当导演,就连作家都想要当导演。
去年,有一个综艺叫《导演请指教》,请来了圈内大小导演和知名艺人,从歌手到演员,从当红到过气,每个人都端起碗筷想分一把“导演的羹”。
导演的门槛越来越低,踏过这道门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在这浩浩荡荡的跨界队伍中,不排除的确有成功的人。
诸如香港的尔冬升、周星驰都是不满足演员的表现空间,从而进发导演大获成功。
而内地的陈冲、姜文也都是演员跨界的成功案例,陈思诚、大鹏、徐峥等人也小有成就。
吴京和贾玲虽然在口碑上两极分化,但却创造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绩不可谓不显著。
但话说回来,跨界失败的仍然占了大多数。
何炅的《栀子花开》、王宝强的《大闹天竺》、小沈阳的《猛虫过江》、黄磊的《麻烦家族》、包贝尔的《胖子行动队》 《阳光姐妹淘》等等....
这些都是跨界导演们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以至于提起“跨界导演”这四个字,那真能引起观众的PTSD。
为什么这几年跨界导演的人这么多呢?
得哥在此前的几篇文章中深度分析过,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域混久了,有些人是遇到瓶颈甚至是快走到尽头——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整合了身边一切能用到的资源,用“跨界导演”这个形式捞一把钱,正好还能换个赛道尝试一下。
火了就火了,没火就当挣了笔外快。
所以,跨界导演的很多作品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里面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那部2016年上映,由作家张嘉佳导演的《摆渡人》。
金城武 梁朝伟的顶级搭配,甚至连王家卫都亲自下场站台支持,从阵容上来看完全是有前无后的梦幻班底。
至于成片效果,那真是烂成一坨浆糊,书粉、演员粉闭着眼都吹不下去。
这不,话音还没落,又一位跨界导演挑战自我。
这一次又换成了我们的童年偶像——释小龙。
《 逃 学 神 探 》
DETECTIVE CHEN
电影《逃学神探》是释小龙的导演处女作。
如今再听到“释小龙”这三个字,我竟都有些陌生了。
作为看港片、台片长大的人,在记忆中无数个银幕形象里,都会有一个戴着眼镜一脸憨笑的小胖子,和一个嘬着奶嘴、眉毛蹙起的小和尚。
那个时候,释小龙刚刚4岁,而今年,1988年生人的释小龙已经到了34岁。
从4到34,释小龙用30年时间,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
为了导演处女作的名号,释小龙还请来了老搭档郝劭文、最强反派邹兆龙、金牌绿叶徐少强等老牌明星,在情怀上下足了猛料。
但看完成片效果,我一言难尽。
说不清是释小龙想带我们回到港片时代,还是说这位童年巨星,到现在还活在过去的荣光里。
《逃学神探》故事背景在民国,男主是一名上海政府警察,名叫“陈虎”。
某天,深夜小巷里发生了一件“黄包车杀人案”。
一位高官子弟在坐黄包车路经小巷时被刺,车夫是警方卧底没有嫌疑,唯一的线索便是死者手中紧握的一颗校服纽扣。
为了查出凶手,陈虎伪装成学生潜入贵族学校,而全校唯一丢了纽扣的人是一名校霸。
校霸处处刁难新生陈虎,陈虎因任务在身也与校霸频频产生摩擦。
在查案的过程中,陈虎又遇到多年前的老对头,上海滩黑帮巨头“师爷”(徐少强饰)。
双方多次交锋,导致校霸也卷入其中,而后两人一致对外,发展成了好朋友。
后来,陈虎发现校霸遗失的纽扣是他人所为,通过将调查过程中的信息整理,陈虎推理出这场凶杀案是女同学被侵犯后的复仇。
但结局又突然反转,女同学虽然参与复仇,但元凶另有其人。
而所有的矛头又指向在学校担任教官的退伍军人“李金虎”(邹兆龙饰).....
剧情情节大致如此,至于细节就不细致描述了,毕竟剧情后半段连续反转,看得出释小龙在文本结构上下了功夫,并不想止步于套路化的模板,这一点可圈可点。
可问题是,本片的“致敬”浓度太高了。
片名叫《逃学神探》,不用我说,大家也会自然想起周星驰的《逃学威龙》。
释小龙只改了两个名字,看似是要蹭热度,没成想,他竟然把全片都蹭了个遍。
剧情主线:
“卧底学生”,一模一样。
配角设置:
搭档伪装成校方员工,一模一样。
感情线:
主角爱上老师,一模一样。
就连主角和校霸发生冲突,而后通过激化外部矛盾促成内部战线统一的发展都一模一样。
看完这部《逃学神探》,不少人都表示:
“这不就是民国版《逃学威龙》?”
而释小龙对港片的“致敬”不止于此。
比如李连杰的《黑侠》。
电影中,释小龙的角色不仅是普通警察,还是一名夜行侠客,每当制服不能伸张正义时,他就会戴上黑面具以暴制暴。
这人设、背景、包括整体造型都让人似曾相识。
比如成龙的《A计划》。
邹兆龙的角色是一名学校教官,当学生们上室外课时排成一队后,光看镜头我就感觉熟悉。
下一个桥段,教官让学生主动请缨出来对练,学生们集体退后一步,让释小龙被迫出席,我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A计划》?
再有甄子丹的《导火线》。
电影最后,按照惯例结局大战肯定是要留给两位动作演员。
释小龙VS邹兆龙,两个人隔代对对拼,本是一场贯穿记忆的情怀大战。
但我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释小龙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在模仿甄子丹,甚至有一场地面锁技的戏是完全照搬的。(锁的都是邹兆龙,常威实惨。)
当然,模仿不是不可以,但后者原创MMA综合格斗动作体系,形象、演技、动作都自成一体,让人大呼过瘾,不寒而栗。
可释小龙的装凶斗狠,却像极了误穿爸爸西服的孩子,对着镜子照猫画虎。
怎么说呢,没有凶狠,只能说有点可爱。
咱完全不适合这种路线啊。
而这些“致敬”只是九牛一毛,片中充斥着各种让人似曾相识的画面。
如果你是港片迷,那我强烈推荐你去观摩本片,权当一次临时考核,看看你能找出多少与之对照的原片。
诚然,作为一部网大,一部不要钱的网大,我不应该吹毛求疵。
平心而论,《逃学神探》的槽点并不多,或者说不明显,电影并没有逻辑硬伤与“张翰式”的价值观崩塌,通篇情节都是曾搬上过银幕无数次的搜罗合集。
但释小龙犯了所有新导演几乎都会犯的毛病:
“既要还要”
不会做减法,是新导演的通病。
在没有成熟的导演能力前提下,他一股脑把所有能想到的元素共冶一炉,可惜造出的不是新元素,而是一锅不知所云的大杂烩。
实在是太乱了。
电影上一秒悬疑,下一秒喜剧,上一秒苦大仇深,下一秒又轻松诙谐,完全没有情绪惯性可言。
更别提整体性,看完电影很难界定这是一部什么风格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还有郝劭文饰演的角色。
整部电影他只有几场戏份,还基本都集中在校园,即便去除了他也对主线毫无影响。
完全就是个贩卖情怀的纯工具人。
在硬件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Q弹的刀具、嘎嘣脆的护栏、完全违背动作逻辑,在对打过程中故意挡住脸的替身(连发型都变了).....
电影大可以当成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看看外包人员到底骗了释小龙多少。
而在动作表现上。
只能说是一声叹息,配得上一部“网大”。
从周星驰到李连杰,再到成龙、甄子丹,可以看出港片对释小龙的影响很大。
而那张黑色面具更是贯穿了李小龙的《青蜂侠》、李连杰的《黑侠》、甄子丹的《精武风云》。
黑面具已经成为华语动作巨星的符号,释小龙也很想拿到一张这样的“黑面具”。
可问题是他搞错了因果关系。
不是黑面具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黑面具。
作品不过关,任凭角色再炫酷也没用,反而让这张黑面具的意义被稀释。
《逃学神探》目前上线三天,成绩不错,自上线起就空降第一。
这其中除了阵容豪华之外,观众对释小龙 郝劭文的情怀滤镜不容小觑,足以证明“情怀”二字对当代观众的杀伤力。
但在口碑表现上和我想的差不多:
褒贬不一,两极分化。
夸的,基本上都是情怀粉,对释小龙施以鼓励。
贬的,也基本是能看出电影的“致敬”,对文戏的表现略失望。
不过还好,作为跨界导演的处女作,该片的表现还算是中规中矩,在跨界队伍中更是位列前茅,甩了那些玩票混子一大把。
希望释小龙能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情怀粉的支持。
结语看到释小龙的“复出”,我想起了2011年那一期的《超级访问》。
节目组以“童年功夫明星”为题,请来了释小龙、曹骏、谢苗三位童星,三位演员年少成名,更代表了新一代动作演员。
因为是在弹幕网回看,也能即时捕捉到观众对演员的喜爱度。
每当镜头给到释小龙时,弹幕就会爆出一片
“奶龙!”“好帅!”“好可爱!”
每当镜头给到曹骏时,弹幕也会滑出一片:
“好腼腆!”“好帅!”“好活泼!”
可唯独谢苗出现时,弹幕骤然冷清。
大家都避开谢苗的颜值,讨论起武术功底,甚至在仅存的几条“迷妹弹幕”中,还是夸赞镜头角落的释小龙。
当时来看,谢苗应该是人气最低的人吧?
可现如今,谢苗《辛弃疾1162》、《东北警察故事》、《目中无人》几部电影叫好又叫座。
不仅产量高,热度高,连口碑都居高不下,俨然成为网大一哥。
反观人气最高的释小龙,如今倒成了新人,破釜沉舟进入网大圈。
而曹骏早就泯然众人,近几年终于靠一档演技类综艺重回银幕,在配角的漫漫长河中沉浮。
这证明了一件事:
动作演员,颜值不重要,能打能抗才能走到最后!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