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介绍一下主人公吧: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名叫柳宜,曾仕南唐,官至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入宋为沂州费县令,官职最高做到工部侍郎所以柳永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自幼聪颖好学,文采出众,尤其擅长诗词。与哥哥柳三复、柳三接一起,并称“柳氏三绝”。

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的一个冬天,襄阳城,满城白雪。天上大雪纷飞,呈现一片肃杀之气!

柳永的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1)

在这一天,襄阳城内大大小小的高档的低档的青楼妓馆,都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很多老少爷们不禁问了:这是怎么了?怎么不开业了!

对于襄阳城娱乐圈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宋著名词人、婉约词派杰出代表、金牌词作者柳永先生今日出殡。

在三天前,著名词人柳永在湖北襄阳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柳永死了,身无分文,这里不是他的家乡,也没有他的亲人,只有粉丝和崇拜者!

各大青楼里的代表们聚在一起,商量柳永的后事!柳永大半辈子混迹在各大青楼,,平时没少照顾青楼的生意,一辈子的钱都花在青楼了,说什么也不能不管,不能忘恩负义!

仗义每多屠狗辈,情乐场里有真情!人间也有爱,此时襄阳城各大青楼的姐妹们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硬是把柳永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柳永出殡这天,襄阳城内各大青楼妓馆闭馆默哀,全部停业。据明代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众名妓春风吊柳七》中描绘说:“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不到,哀声震地。”数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冒着大雪为柳永送行,场面很是壮观。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发问,一个写词的人,混娱乐圈的!出个殡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阵仗,死后受到整个行业的悼念和推崇?

那你肯定听过这首词: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2)

秋天蝉的叫声凄凉⽽又急促,傍晚时分,⾯对着长亭,骤⾬刚刚停下。在京都郊外设帐饯⾏,却没有畅饮的⼼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已催着出发。握着对⽅的⼿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去路途遥远,千⾥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阔,不知尽头。

  ⾃古以来,多情的⼈总是为离别⽽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了。这⼀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再同谁去诉说呢??

这是柳永写给他的恋人虫虫的,事业受挫,不得不离开京城,南下漂泊。恋人又不得不分开,在这个深秋雨后的傍晚知了在寒风中凄凉的鸣叫,十里长亭渡口,我与虫虫手拉着手,一时千言万语竟说不出口,只能望着对方,泪眼相对!

柳永一生参加了五次科举,没有一次成功,当然了,如果成功了,那就又是另外的故事了!第一次科举考试时,信心满满,哥们这次必中,因为咱有人!柳永19岁时路过杭州,写了一首《望海潮·东南形胜》,来打动杭州太守孙何,这首词很美很美,但在当时却是“辞藻浮夸”那类文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他的这首词受到了孙何的高度赞扬,也让他产生了自己可以“定然魁甲登高第”的感觉。

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在他25岁时这一年的科举上,皇帝宋真宗赵恒不仅不欣赏他,反而觉得他“属辞浮糜”,直接刷掉了他。

愤怒、失望,是他得知情况时的反应,于是,柳七变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愤懑失意的柳永回去就写了一首牢骚满腹的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道出了广大落榜考生的心声,可谓直击痛点,所以很快在坊间流行开来。柳永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只顾逞一时口舌之快,正是这首词,断送了他一生的仕途。

其中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现在看来这就是怀才不遇的考生牢骚一句,只是这首词却为他后来悲惨的考试经历埋下了伏笔。

柳永的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3)

皇天不负有心人,第四次科举考试他通过了,这一年,他正好40岁。前面提过,他写过一首《鹤冲天》,宋仁宗在确定最终名单时,突然想起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来。宋仁宗是越想越气,既然你不想当官为国家服务,那还参加考试干啥?想要弃了浮名?这还不简单,朕成全你!宋仁宗便愤而划掉了柳永的名字,并批注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填词去吧!”

宋仁宗的批示,就这样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从此,柳永不再追求仕途功名,以青楼为家,流连青楼各大娱乐会所,想要找他不在青楼就在去青楼的路上,以作词为生!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的词点唱率和知名度太高了,只要唱了他写的词,一夜成名是没问题了,著名娱乐圈作词,炙手可热!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柳永的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4)

这是在柳永失恋苦闷时写下的一首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广大恋爱宝典名句!

景祐元年,宋仁宗为彰显朝廷宽厚爱才之心,柳永闻讯,从外地星夜赶往京师应试,为保险起见,吸取以往教训,特地将自己的名字柳三变更名为柳永。这一次,柳永终于登上了进士榜,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之职,从八品。这一年,柳永已经整整五十岁了。所以,什么无心仕途,什么淡泊名利,什么视功名如粪土,都是没办法才那么说的,真给你个当官的机会,没几个人愿意放弃。这之后,柳永才算进入体制,有了正经工作。柒柳永一生流连青楼,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动力。宋词是可以用来唱的,所谓词牌,既是文字的格式,也是旋律曲调,都是固定的,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有宋一朝,一共诞生了八百八十多个词牌,柳永一个人就原创了一百多个,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人。

柳永的奉旨填词(奉旨填词柳三变)(5)

提及诗歌

百科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宋词三百首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