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文化——临渭区 民间社火
关中东部渭南临渭区民间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颇受群众喜闻乐见。民间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盛唐,行于宋,到明清时期有了更大规模。以前,民间社火多是在庙会祭祀表演。解放后,广大劳苦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日子越来越富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生活格外幸福快乐。每逢节日过年或大的庆典,农民们自发地或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在城乡搞起社火表演,一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带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进程;四是吸引了外地投资者地兴趣和信心、现介绍渭南一些民间社火的简况,以满足读者。
田市的芯子
临渭区田市的芯子,其特点:高悬、干净、奇巧,引人入胜。不仅结构奇特,层次分明,而且扮相俊美,韵味饶人。古朴、典雅、精巧、最高4层,低的2层,过去是人抬,现今是车载。规模最多有造型不同,内容各异的10多台,少则出演也有5台之多。芯子出来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走村串巷,观众簇拥观赏,热闹非凡。虽人人都知内有“机关”,但多数人难以识破看穿,耐人寻味。50年代,田市芯子曾进省城为西安市广大市民公演,使身居闹市的广大群众不多见的民间芯子亲自饱了眼福,博得群众喝彩叫好。田市芯子不仅为当地群众欢度节日助兴表演,改革开放后,还多次进城区沿街表演,郊区的群众蜂拥进城和市民一起围观享乐,使几十万广大民众从中得到了精神陶冶。
民间高跷
临渭区的高跷有3种形式,分为高、中、底。一般的柳木腿是5尺,最高的有8尺,低的1尺。大王乡的高跷就是8尺高,孝义乡的是1尺(亦称小跷)。内容多是古装和现代戏,表演者身着戏装,配合着锣鼓点节拍,边踩边舞,并在行进中变换着各种队型,别具一番风彩。
临渭区高跷一般有“武跷”和“文跷”2大跷。武跷腿低,表演比较灵活,便于起舞和跳跃,象龙背乡高跷的劈叉,城南保丰村高跷的扑蝶,在方圆表演的都很精彩,令观众刮目相看。文跷表演主要是“踩”和“走”,人数多,跷腿高,场面大,前后左右变化不定,绕着花子,轻巧灵便,潇洒自如,气势恢宏。
八仙鼓
八仙鼓,是民间一种鼓舞形式。流传于田市、辛市、下邽一带。每逢节日、庆典、丰收时,这种鼓舞便在各地敲打舞动起来。有时几个村还竞相开展比赛。表演者均依民间传说中的故事人物,分别扮演八仙,配以大锣大铙,把鼓系在胸前,手推短粗木锤,你敲我打。表演者踢、跳、转、变换各种舞姿。气势磅礴,威武无比。敲打到高潮时,发出震耳的轰鸣,似滚滚的波涛,象阵阵的雷鸣,那刚健、粗犷的击打动作和舞蹈造型,以及表演者激越豪放的情绪,表现出秦人那种纯朴、憨厚的性格和倔强、开朗的气质,真是声情并茂,气浑力厚,激发着人们向上精神和无比愉快欢乐的情趣。
渭南临渭区八仙鼓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给人们节日带来喜悦。1984年曾参加渭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被搬上舞台,博得好评,荣获奖励。陕西省电视台还录了像,向全省人们播放。
血故事
固市镇南师黄家村的“血故事”,约有500年历史了,驰名境内外。内容多以戏曲中带有血的情节编排的各种故事,象《铡美案》、《罗通扫北》、《八件衣》、《斩韩信》、《杀惜》等。原是人抬,现实四轮车拉。每到中心路段或稠人广众处,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分段表演。刹时血花四溅,欢声雷动,人声鼎沸,气氛异常热烈。表演者干净利落娴熟的演技可与魔术大师相媲美,不露破绽。据村“血故事协会”人员讲,为了满足现代观众欣赏需求,请有关科研人员参与,拟把“音、响、电”先进科技引进,提高观赏性,增强艺术效果,使这一民间历史艺术之花,绽放出新的内容,冲出全国,走向世界。渭南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除此而外,常伴随表演的还有耍龙、舞狮、跑走马、划旱船、跑骡车、扭秧歌等。民间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天然地融汇着民族精神、性格和审美情趣等丰厚无比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支撑现代文明的基础。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都是民族在发展过程沉淀、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展示了关中气派、黄土情结、秦东风韵,为群众喜闻乐见,也为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